高延杰,苏同生,万兆新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712046;2.陕西省中医医院,西安710000)
阳虚证是常见的中医病证,广泛存在于临床中。长期以来中医对证的辨识主要采取直接定性的方法,使得辨证带有较强的经验性和主观性,临床较难掌握[1]。1997年制定的阳虚证诊断疗效标准(GB/T16751.2-1997)在临床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标准距今时间较长,并且没有结合循证医学的方法,临床研究缺乏客观科学性,因此有必要对判断标准进行修订补充。本研究在整理古今文献并结合临床经验的基础上,选出73个阳虚证的中医症状及体征,制定证候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2],完成专家调查,明确诊断标准,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研究。
1.1 专家选择 本研究选择陕西省内19位从事临床、诊断及科研等领域、工作30年以上的知名专家,涵盖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及针灸科等相关领域。其中包括陕西省名中医5名。
1.2 专家咨询表的制定 首先筛选古今文献出现频次较高的阳虚证证候,再结合临床经验,提出阳虚证的73个症状及体征。参考《中医诊断学》[3]总结阳虚证的症状体征的表述。依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GB/T16751.2-1997)、《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GB/T15657-1995)、《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对各证候的表述进行规范统一。把上述证候的表述进行合并、剔除等处理后,得到阳虚证的症状体征条目池,将条目分属于中医望诊、闻诊、问诊、舌诊及脉诊中,制成《阳虚证中医四诊信息专家咨询调查表》。
调查表数据录入Excel文件管理,根据德尔菲法对问卷各项数据统计的方法,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专家积极系数、均数、满分频率、等级和、很不重要百分比[4-9]、变异系数[10]等进行分析统计。相关计算公式见表1。
表1 相关公式计算表
评价标准: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列入条目或指标的标准为均数(¯x)≥赋分值的均数并且等级和≥满分的50%,满分=该指标赋分的最大值(4分)×答卷份数;删除条目或指标的原则为均数(¯x)≤赋分值的均数并且等级和≤满分的50%。
3.1 专家积极系数 第一轮调查、咨询发出19份专家问卷表,收回19份,19份咨询问卷均符合调查要求,问卷收回率为100%,专家积极系数为100%。
3.2 四诊信息调查结果 调查表按“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5个选项分别赋予“4分”“3分”“2分”“1分”“0分”。
3.2.1 望诊调查结果 表2中精神疲倦、踡卧成团、颜面浮肿等证候均值>2.0(赋分的均值)并且等级和>满分的50%,变异系数<0.4,提示条目重要性较大,专家意见波动性较小,协调程度较高,可信度较大。面色白、面色黯滞等证候均值小、变异系数稍大,提示专家意见相对统一,专家意见波动性相对小,列入下一轮继续咨询和调查。神识不清、表情淡漠、皮肤柔白等证候均值较小,并且等级和<满分的50%,变异系数>0.4,满分频率低、很不重要百分比高,提示专家意见波动性较大,给予删除。
表2 望诊调查结果
3.2.2 闻诊调查结果 表3中语声低怯、气短均值>2.0(赋分的均值)、等级和>满分的50%,变异系数<0.4,提示条目重要性较大,专家意见波动性较小,协调程度较高,可信度较大。呼吸怯弱、咳嗽声低专家意见相对统一,专家意见波动性相对小,列入下一轮继续咨询和调查。声音断续、沉默寡言等不符合标准,给予删除。
表3 闻诊调查结果
3.2.3 问诊调查结果 表4中畏寒肢冷、自汗、动辄汗出等证候均值>2.0(赋分的均值)、等级和>满分的50%,变异系数<0.4,条目重要性较大,专家意见波动性较小,协调程度较高,可信度较大。身重不爽、脚跟腰腿疼痛、小便量少、喜热饮等专家意见相对统一,专家意见波动性相对小,列入下一轮继续咨询和调查。头重昏沉、头晕目眩等证候则给予删除。
表4 问诊调查结果
3.2.4 舌诊及脉诊调查结果 表5中舌淡白湿润、舌体胖嫩、舌淡胖等证候均值>2.0(赋分的均值)、等级和>满分的50%,变异系数<0.4,条目重要性较大,专家意见波动性较小,可信度较大。脉沉、脉迟等列入下一轮继续咨询和调查。脉细不符合标准给予删除。
本研究经过专家调查问卷初筛,删除27条综合评价低的证候条目,筛选出46个中医证候,其中入选望诊的条目是:精神疲倦、踡卧成团、颜面浮肿、目窠微浮、痰白清稀、爪甲苍白、面色白、面色黯滞、口中多涎、呕吐物清稀;闻诊的条目是:语声低怯、气短、呼吸怯弱、咳嗽声低;问诊的条目是:畏寒肢冷、自汗、动辄汗出、冷汗淋漓、腰酸膝软、下肢肿胀、手足发凉、大便溏薄、夜尿频数、小便清长、气短懒言、腹痛喜按、口淡不渴、易疲劳、倦怠乏力、易患感冒、身重不爽、脚跟腰腿疼痛、小便量少、喜热饮;舌诊及脉诊的条目是:舌淡白湿润、舌体胖嫩、舌淡胖、舌边有齿痕、舌苔白、舌苔黑而滑润、舌苔滑、脉沉迟无力、脉沉、脉迟、脉微、脉沉弱。上述46条证候为下一轮专家问卷调查表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表5 舌诊及脉诊调查结果
[1]王克穷,马娟,刘智斌,等.胃癌调查表的初步研制[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26(5):676-678.
[2]平卫伟,谭红专.Delphi法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J].疾病控制杂志,2003,7(3):243-246.
[3]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6-180.
[4]陈广超.膝骨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调查研究[D].昆明:云南中医学院,2013.
[5]乔洁,胡镜清,刘保延.普通感冒不同证候医师报告结局的指标构成及权重的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8(6):597.
[6]孙振球.医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1-13.
[7]丁英钧,李平,王颖辉,等.基于德尔菲法的糖尿病肾病中医辨证专家意见分析[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0):1554-1557.
[8]韩新民,尹东奇,汪受传,等.德尔菲法在中医诊疗指南中的应用[J].中医儿科杂志,2010,6(4):50-51.
[9]毕颖斐,毛静远.Delphi法在中医临床研究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2,10(3):264-270.
[10]孔德昭,吕美君,张哲,等.运用德尔菲法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中医证候计分表》条目筛选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5):841-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