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八木
把述职述廉的评价权交给群众
文/图八木
最近,宜宾县召开的领导干部述职述廉会与往年有了较大的区别,他们把问责带入述职述廉会上,让述职述廉人员在述职的同时能够“脸红出汗”。这种方式很好,但是力度还不够,还应让群众参与并提出问题,把评判权交给群众,才能将述职述廉会开得更具特色。
一名领导干部在一地执政时间一年以上,他的为人处事和工作能力以及廉政与否,相信群众最有发言权。虽然上级领导机关通过检查暗访可能掌握一些问题,但没有群众看得更清楚、更具体。因为上级领导机关可能会照顾到述职述廉者的面子而将尖锐的问题平淡化,减弱了问责的力度,只有让群众来指出问题才更有力度和说服力。
当然,在群众参与的人选上,也不应该由政府部门来定,最好的办法是张贴公告,请群众自愿报名参与。特别是对政府部门意见较大的群众,更应该请来。不要怕有“刺头”的群众,也只有“刺头”的群众才会讲实话、讲真话,才能反映真实情况,更能体现基层党委、政府在解决问题上的能力和水平。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让群众参与点评,不但可以营造出浓厚的述职述廉氛围,还可以让群众知道,基层干部不好好为群众服务,年终时他们还有一个可以提问指责的机会。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只要基层党委、政府真心为群众着想,真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即使损害了一部分人的利益,相信群众也会理解和支持。没有不讲理的群众,只有不会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只要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办,把群众当作亲人来对待,相信个别“难缠”的群众也会被感动。如果群众不满意,只能说明党委、政府的工作没有做到位,在述职述廉时挨批评也是应该的。
只有将评议的权力真正交给群众,才能遏制基层党员干部只顾自己政绩不顾群众利益的扭曲政绩观,也才能把话语权真正交给群众。当基层党委、政府都能把主要心思放在群众身上,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相信群众也会给他们最高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