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的三个现实需要

2015-01-17 10:52江思容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2期
关键词:洪山改革学校

江思容

课改,既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而是一种踏实的行动。但是,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力都是阻力。教师要参与到课改的实践之中,应该明白为什么要课改,即课改的三个现实需要。

课改促进办学提格,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改首先是改课,研究并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课堂高质,课外轻负,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办学提格”的目标。

半个世纪的岁月沉淀,50多个年头的风雨沧桑,在濡养了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初中和高中的分离,撼动了学校发展的根基。特别是近年来,城市结构功能的调整,新兴的居民社区集中外迁,学生就近入学的需要,导致学校的区位优势消失殆尽。目前,学校的基础设施设备落后,教师队伍结构失衡,生源质量大幅下降。2012年8月,在洪山区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为了展示两年课改成果,洪山中学的青年教师讲了汇报课。“课改经验水土不服,洪山中学消化不良”……如此评价,犹如迎面而来的巨浪,课改之舟摇摇晃晃。洪山中学的课改何去何从,考量着广大教师的胆识和智慧。

学校要持续发展,必须要改革创新。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创新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课改成为洪山中学实现办学提格的必然选择。

课改促进质量提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自留地,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教育改革的核心领域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堂改革。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吉诺特曾经这样说道:“在经历了若干年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了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我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起着决定性因素。作为一名教师,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我拥有让一个孩子生活是痛苦还是幸福的权力。我可以是一个实施惩罚的刑具,也可以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可以伤害一个心灵,也可以治愈一个灵魂,学生心理危机的增加或减缓,孩子长大后是仁慈还是残忍,都是受我言行的影响。”

发展人格、唤醒人性、遵循人道、成就人生,是教育最核心最崇高的使命。中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曾说:君子之学以美其身。我们给予学生的不仅是一个智慧的头脑,更应为学生塑造一个美丽的心灵。也许我们不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一个满意的分数,但一定能让学生获得一个健全的人格。毕竟,学生现有的成绩不能决定他们未来的发展状况。具有掌握新的概念、适应新的环境、研究新的问题、开拓新的领域的能力,才是他们成功的最重要资本。

传统课堂的种种弊端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我们到底应该坚持怎样的人才观、质量观?中国的创造型人才在哪里?钱学森之问振聋发聩。作为教育工作者,课堂是我们的主阵地,我们唯有改革课堂,让教育找到合适的方向,学生才能健康成长。因此,课改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课改促进教师提能,是教师终身发展的需要。区域教育质量的提高,既需要精英教师的引领,更需要普通教师的作为。

然而,在旧的教育模式里,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教师所从事的劳动不是教育的创造,而是知识板块的复制和迁移。“我们不创造知识,我们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这种简单的重复的操作方式,让教师逐渐蜕化成为一个机械的脑力操作者。教育一旦失去了思考与创造的本质特性,从事教育的教师,伴随着职业智能的萎缩、专业素养的蜕化,同时出现的便是教师职业精神的倦怠。

新课改强调的是,“新学校、新教师、新课堂、新学生”。学校新课程强调的是教师的专业成长,教育改革要求教师从经验型向科研型、学者型、专家型转变。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加入到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行动中来,不仅有助于先进的教学思想的传播,科学的教学方法的推广,而且也有助于教师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洪山改革学校
百年洪山香 幽幽复异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学校推介
改革创新(二)
邯郸市紫山-洪山区域地下水中高硅成因分析
浅谈洪山菜薹的发展
瞧,那些改革推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