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忠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姑山矿业公司)
高承压水软碎断层巷道的施工技术
黄小忠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姑山矿业公司)
在巷道开挖过程中断层及其破碎带是常见的不良地质条件,其断层破碎性、富水性、围岩稳定性等地质条件的确定及支护难度较大。基于TSP、瞬变电磁等物探与工程钻探相结合的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技术,分析了马钢(集团)白象山铁矿-390 m中段巷道F5断层性质,采用地面与工作面预注浆等综合注浆技术,形成注浆堵水帷幕;基于综合物探预报结果与理论分析,并针对后期承载和高抗渗性要求,采用合理的二次支护结构型式与防渗加固措施,较好地解决了断层破碎带处巷道掘进与支护难题,为安全高效通过富水断层提供了保障。
断层破碎带 巷道掘进 综合物探 联合支护
白象山铁矿区位于宁芜断陷盆地南段,白象山铁矿南部、西部为长江冲积一级阶地,地势平坦,地面标高6~7 m,分布有高压线、公路、良田、村庄等。区内地表水系十分发育,东有石臼湖,西有长江,南北有长江支流水阳江与姑溪河。青山河南与水阳江、北与姑溪河相连,由南向北流经区内。青山河位于矿区西部,由南向北流经矿区。
白象山铁矿地质勘探阶段确定了F1~F1010条主要断裂,其中F1~F3为成矿前张性断裂;F4~F7为成矿后张性断裂,破坏矿体但未发生位移;F8~F10为局部平移断层。
自2006年以来,该矿通过断层发生过两次较大的突水事故。第一次过断层时沟通了上部导水层,最大瞬时涌水量超过928 m3/h,水压4.3 MPa;第二次巷道掘进过断层80 m后支护体顶板垮塌,初始涌水量30~40 m3/h,而后水量持续增大,最后超过800 m3/h, 水压4.0 MPa。由此可以看出,白象山铁矿断层富水性及围岩不稳定性极强,断层通过难度大。
为准确探测风井-390 m中段巷道过F5断层前方地层与壁后围岩状况及含水情况,采用TSP、瞬变电磁对风井-390 m中段巷道进行探水[1],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2.1 TSP超前预报
TSP法是利用地震波反射回波测量的原理。采用小药量炸药激发地震波震源,震源点位于巷道右侧,设计24炮布置一直线,实际激发23炮,炮间距为1.5 m。探测起始位置自井筒中心线256 m处,探测范围为0~127 m(沿巷道掘进方向)。
2.1.1 超前探测结果
用TSP win软件对接收到的地震波信号进行处理,得到工作面前方岩体波速、界面及岩体物性参数等成果。
2.1.2 探测结果分析
TSP超前探测结果分析见表1。
表1 TSP超前探测结果分析
2.2 瞬变电磁探测
2.2.1 探测结果
瞬变电磁法是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射一次脉冲磁场,在一次脉冲磁场间歇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的方法。通过测量断电后各个时间段的二次场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得到不同深度的地电特征。
采用瞬变电磁,探测-390 m巷道工作面前方10~100 m F5断层破碎带,其超前探视电阻率断面如图1所示。
图1 瞬变电磁超前探视电阻率断面
2.2.2 结果分析
(1)工作面前方30 m范围内阻值相对较低,推断可能为裂隙发育区,富水性相对较弱,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少量淋水现象。
(2)工作面前方50~80 m视电阻率阻值不连续,推断可能为岩性变化或裂隙发育区,富水性相对较强,巷道在掘进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较大的涌水现象。
2.3 井下钻探
(1)钻探结果。为进一步确定F5断层的位置与含水特征,对TSP超前预报及瞬变电磁探测结果进行验证,对井下工作面现场进行钻探。在巷道周边布设5个探水注浆孔,单孔最大出水量为 186 m3/h,水压4.0 MPa,其中在52,65 m处单孔分别出水达121,186 m3/h,并伴有黏泥涌出。
(2)结果分析:①断层含水量较大,富水性强,围岩破碎程度高,断层裂隙发育;②钻探结果验证了TSP及瞬变电磁超前预测的准确性,三者探断层结果较为统一,F5断层在巷道前方50~70 m。
采用地表预注浆与井下工作面注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施工,以保证注浆效果。
3.1 地表预注浆
共布置地面孔4个,断层右侧布设1#、3#注浆孔,左侧布设2#、4#注浆孔,其中1#孔深446.13 m,2#~4#孔深448.63 m。钻孔平面投影如图2所示。
采用水泥-水玻璃浆液和单液水泥浆。巷道充填以双液浆为主,单液浆为辅,其余均采用单液浆。水泥-水玻璃浆液中食盐和三乙醇胺的加入量分别为水泥量(质量)的5‰和0.5‰。
图2 钻孔平面布置
注浆终压设置为12 MPa,1#孔注浆231 t,2#孔注浆169 t,3#孔注浆266 t,4#孔注浆133 t,注浆量基本满足封堵断层上部含水裂隙的需要。
3.2 井下工作面注浆
地表注浆封堵了大的导水构造后,工作面注浆封堵巷道与断层间围岩内的较小裂隙,在巷道外2~3 m形成一个封闭的堵水帷幕(见图3),避免断层水通过裂隙,沟通巷道。
图3中1#~16#为注浆钻孔,注浆量共计144 t,注浆终压12 MPa,注浆后施工17#、18#检查孔。
3.3 注浆效果分析
为了验证综合注浆效果,注浆结束后向前掘进6 m,在巷道周边打注浆检验孔,孔深8.5~11.5 m(前期注浆推断的断层带)未出现泥质物涌出现象,单孔出水量在1 m3/h 以下,少量孔出现碎石、塌孔卡钻现象,绝大多数钻孔施工正常,表明注浆浆液与破碎岩体胶结较好,堵水效果明显。
图3 风井-390 m水平巷道工作面钻孔布置
4.1 超前预加固处理
首先在巷道迎面布置超前钻孔,对巷道进行喷浆封闭后,在超前钻孔内安装超前导管进行注浆加固,待浆液凝固后进行巷道的扩修、支护[2]。超前导管一般长16 m,可保证进入巷道断层顶板岩层后约8 m。
4.2 掘进与支护方案
4.2.1 掘进方案
采用短掘短支方案,掘进循环进尺控制在800~1 000 mm,以便于支护。距离突水点3 m时采用台阶法施工,上层高度控制在1.5 m,长度2.2 m,宽度2.8 m。在完成小导管施工与注浆加固后,再进行下分层掘进施工,然后对底板进行支护[3]。
4.2.2 第一次支护方案
在完成巷道掘进2~3 m后,采用U29型钢支架与钢筋网(见图4)进行一次支护,并及时喷浆封闭[4];在掘进2~3个循环后,对巷道围岩及工作面进行喷浆封闭,并对前方巷道采取超前导管探水注浆,然后再掘进。直至穿越断层破碎带进入稳定地层为止。
图4 型钢支架与喷网支护结构(单位:mm)
4.2.3 巷道二次防渗加固
为防止发生出水、坍塌等情况,在初次支护的基础上浇灌钢筋混凝土衬砌,各部位配筋量根据受力和结构要求进行调整,巷道底角采用螺纹钢,并在面层铺设钢筋网,整体浇灌混凝土。初次支护和二次支护总厚度为500 mm。混凝土浇灌前预绑扎好注浆管,根据赋水情况布置间排距,保证注浆管孔口外露30 mm以上,确保正常注浆。完成衬砌混凝土整体浇灌后通过预埋的注浆管对衬砌壁再注浆加固,防止出现衬砌结构混凝土充填不密实的问题。
风井巷道过F5断层初次支护与二次防渗结构如图5所示。
图5 风井巷道过F5断层支护结构与配筋(单位:mm)
4.2.4 巷道过断层
巷道实际揭露断层位置在本次巷道向前51~72 m,运用该掘进支护方案后每循环进尺平均0.7 m,每12 h一循环,共计15 d完成断层掘进,后期二次支护31 d,共46 d安全通过断层。
结合白象山铁矿过F5断层的实际,通过综合超前地质探测与分析,确定了巷道掘进前方地层中的断层与含水特性,针对断层赋水情况采用地面与工作面预注浆等综合注浆技术,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堵水帷幕;针对后期巷道承载和抗渗要求,运用二次支护结构型式与防渗加固措施,提出了“初次型钢支架+钢筋混凝土衬砌+二次注浆”的联合支护方案,确保了风井巷道安全、高效的通过了该断层。
[1] 卜万奎,茅献彪.断层倾角对断层活化及底板突水的影响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9,28(2):386-394.
[2] 赵毅鑫,姜耀东,孟 磊,等.超前管棚注浆支护技术在极复杂断层带中的应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3,30(2):262-266.
[3] 勾攀峰,胡有光.断层附近回采巷道顶板岩层运动特征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23(3):285-288.
[4] 刘泉声,张 伟,卢兴利,等.断层破碎带大断面巷道的安全监控与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29(10):1954-1962.
2015-04-14)
黄小忠(1978—),男,工程师,243184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