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渊
从红土地里走出的好后生
——记身残志高的老区青年志愿者万相荣
陈祖渊
编者按:这是一篇发生在红土地上非常感人的故事,建议一读。
在闽东这块老苏区土地上,当年许多革命“五老”及广大人民群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在这块热土中,也涌现出了不少继承老区人民好传统、好作风的好后生。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虎贝乡身残志高、自学成才的青年志愿者万相荣就是其中一位突出的优秀代表。
万相荣
现年39岁的万相荣出生于虎贝乡新亭村,父母世代务农,家里兄弟姐妹四个,他排行第三。两岁那年他得了小儿麻痹症,从此生活无法自理,在念小学的几年里都是由老师、哥哥、同学背着上下学。13岁那年,从小懂事乖巧的万相荣看到父母为他的治疗花去家中大部分积蓄时,励志一定要让自己站起来,走出山村,做个自食其力的人。大胆的他终于提笔给时任宁德市市长池颂光去信,请求在治疗费用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个月后,市长终于回复了,市里同意给予大力支持。于是在家人陪伴下,他先后在福州、南京、上海等各大医院做过6次大手术,病情大有好转。而后在家中休养的三年间,万相荣自学了法律、心理学、行政管理等多门学科,最终被厦门大学法律系及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录取,并获得多门学位。在身体得到全面康复后,从1995年开始,他分别就职于宁德地区罐头厂、宁德市残联、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宁德新闻援助频道等单位。
在刚工作的第二年,当看到有类似遭遇的同龄人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经验时,启发着万相荣回报社会的念头,于是他与伙伴们一起走上了公益慈善之路。为回报社会给予他的关爱,万相荣以病残之躯凭借顽强不屈、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精神,创建并率领宁德与爱同行志愿者服务队,从2000年至今一直坚持开展助残济困、社区服务等公益慈善活动。虽然在奉献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他自己的生活还依然贫困,但他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他说:“我的身体虽然残疾了,但我一定要竭尽全力使自己的人生价值在爱的奉献中得到升华,让我的心灵得到完善!不论今后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坎坷,我都会坚定地信守我用生命许下的承诺——奉献一生的情怀,永远不会改变!”“永远把帮助别人放在第一位。”这是他的座右铭。15年来,万相荣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警铭,为许许多多需要帮助的人服务着。
首先,当他看到大部分残疾人生活无法自理,不能自行出门,便和同事一起走访有关部门,争取到了56部残疾人助力车,发放现场热闹空前影响极大。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摆在万相荣面前:那就是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想当初万相荣为找到一份工作,在他大学毕业后短短两个月里,磨破了两双皮鞋,尽管他的知识和谈吐可以折服用人单位,但他一旦站起来,工作就泡汤了……2002年4月9日,在《海峡都市报》帮助下,以“今日社会”版面刊登了题为《我就找不到工作吗》的新闻报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后连续51天在省城各大报纸刊登了76篇相关报道,促进全省有300多名残疾人分别找到了适当的工作岗位。
2004年,一对可爱的双胞胎降临在偏僻的人口不足百人的畲族小山村罗源县飞竹镇蛤蟆石村兰进贵家。这对双胞胎名叫兰宇煊、兰宇煌,全村人都为之高兴。然而,上天注定给这个家庭更多的不是“垂青”而是“磨难”!2岁时,小宇煊已经可以走路了,可是哥哥宇煌却连头都抬不起来。兰进贵一家心急如焚,想方设法把宇煌带到大医院检查,得知患了脑瘫。这对世代务农的兰进贵一家犹如晴天霹雳。一家人开始了四处奔波求医问药的艰难征程。高昂的治疗费用,使兰进贵一家度日维艰,怎一个“难”字可以形容?!虽然每天起早贪黑、费尽全力,背负一身巨债,幸运之神却始终没有眷顾。
8年来,宇煌只能坐在那张板椅上羡慕着同龄伙伴们蹦蹦跳跳高高兴兴地上学去,因为治病,没有更多的玩具、玩耍;因为治病,没有更多同龄小朋友的良好生活环境;更可怕的是,因为生病,无处上学,没有一起玩耍的伙伴……
当初,每月一万多元的康复治疗费用,像山一样压着兰进贵一家。2011年9月,在一次和朋友聊天中,万相荣得知该事后,便和志愿者驱车几十里山路前往宇煌家中看望和询问其病情,随后到当地村委会了解实际情况,回来后为其整理资料并书写倡议书通过福州、罗源等相关媒体进行报道。
不理解的妻子总是唠叨道:“你天天早出晚归,东奔西跑难道你不累吗?你冷了热了我不担心吗?你看脚都磨出了茧。”万相荣笑笑地对妻子说:“帮助了别人,我自己也得到了快乐,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当别人把爱给予我的时候,我觉得在心灵上非常温暖,这种爱是每个人都期盼的,我觉得很幸福。”
十几天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在福建省民族与宗教事务厅、福州市红十字会、罗源县残联、罗源县慈善总会等爱心单位和范宏泽等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共筹得善款20多万元。2011年10月,兰宇煌驻进福州空军476医院脑病康复中心,经过8个多月的精心治疗,病情终于有了明显好转,他终于可以站起来走路了,宇煌高兴极了,对妈妈说:”我可以跟弟弟一起去上学了……”。
宇煌的康复,万相荣全家都为之高兴。电视采访播出的那天,他们全家都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当银幕前出现万相荣助人为乐的身影时,妻子特有感触,从不理解到大力支持,毅然决定也加入到慈善事业中。现在万相荣和妻子、女儿也都是慈善志愿队伍中的一员了。
万相荣是如何多方为需要帮助的人筹集善款,这里就给大家说说他为虎贝乡下洋后坪的白血病患者张继续筹集善款的过程。2014年5月,在古田县鹤塘石材加工厂打工的张继续脸色总显得苍白,持续高烧,吃药吊瓶都不见效,后被诊断为“急性细胞性白血病”。这一消息令张继续一家痛苦不已。张继续的家境在村里是出了名的贫穷,家中有年迈的奶奶,父亲肺炎丧失劳动能力,姐姐患脑膜炎生活无法自理,还有未满月的儿子和坐月子的妻子,他是家中唯一的顶梁柱,这该怎么办呢?
自张继续被确诊为白血病入院以来,已经花了10来万元的医药费,这些钱都是向亲戚、朋友们借来的。张继续的亲戚朋友又为此四处奔波,在向有关部门求助时,被万相荣带领的蕉城区慈善总会旗下的“与爱同行”志愿者服务队员撞见。志愿者立马向万相荣反映了此事,万相荣当即决定带领志愿者前往张继续住处一探究竟。在行进途中,万相荣屡屡摔倒,不得不在志愿者的搀扶下继续前进。站在张继续家门口的万相荣,被眼前看到的这一切震惊了,下定决心帮助这一家人,将身上仅有800元钱塞给了张妈妈,并鼓励他们好好照顾张继续,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病魔。万相荣回来后,立即为张继续写了几千字的倡议书,并带领着志愿者在宁德各个单位、企业间奔走,希望为张继续多筹得一份救命钱。这时医院传来了好消息,张继续与其姐姐骨髓配型十分成功。万相荣下定决心,不论多艰苦都一定要帮助张继续,随后便召集100多位志愿者为张继续上街募捐并在宁德、古田等地多次举办募捐晚会,在场的观众不仅被张继续的故事感动,更是被这么一个身残志坚的特殊志愿者——万相荣所感动,当晚就为张继续募得28362.5元。这还不够,万相荣又马不停蹄地联系到了张继续工作地古田县鹤塘镇的相关单位,凌晨4时带领志愿者们从宁德出发前往鹤塘。他们在大街小巷、沿街店面穿行募捐,晚上又轰轰烈烈的办了场募捐晚会,得到善款39889元。当张继续妻子余恵金手捧着这些善款时,声泪俱下。截至今年3月,万相荣已为张继续筹得善款260368.99元。他还恳请社会各界爱心单位、爱心人士继续为张继续慷慨解囊奉献爱心,爱心热线:0593-2922116。
行走15年,坚持15年,在万相荣的影响下,如今这支慈善队伍已发展到100多名志愿者。他们纷纷投入到各项慈善公益活动中,积极开展“阳光助学”、“慈善一元捐”、“扶贫济困”、“情暖万家慈善慰问”、“关爱农村妇女儿童”等活动,特别是在蕉城区委书记王世雄的关爱下为金涵乡尿毒症陈惠希三姐弟募集善款130多万元并及时换肾移植;为飞鸾镇先天性胆道闭锁幼儿郑铭宇募集近20万元资金并及时实现肝移植;为宁德十中乙脑患者薛卓宁募集资金10多万元后,使其病愈重生……15年来万相荣共筹得善款近500万元,帮助了600多名需要帮助的人。
如今,万相荣分别担任中华正能量公益平台宁德站站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东南网宁德新闻援助频道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及蕉城区慈善总会与爱同行慈善志愿者队队长。10多年来的无私奉献,他的大爱精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近年,他荣获“中华正能量公益平台最佳爱心传播大使”及“感动闽东2013年度十大人物候选人”,他带领的“与爱同行慈善志愿者队”荣获“蕉城区2013-2014年度优秀慈善志愿者服务队”称号。
当问起今后慈善公益活动远景时,胸怀大爱的万相荣说,将继续呼吁更多爱心单位、爱心人士加入慈善志愿者队伍,用博爱的精神带领他们,给弱者开启美丽的梦想,让强者伸出关爱的臂膀,大家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单位:宁德市蕉城区老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