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
(吉林省榆树市实验小学,吉林 榆树 130400)
小学数学这一学科概括性、抽象性很强,小学生们的思维特点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他们活泼好动,课堂上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教师该如何将多媒体课件恰当、有效地应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启迪学生思维,从而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呢?
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教学就是从教学的实际需要出发,教师恰当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感情色彩的、以生动形象直观为主体的教学场景,激发学生主动求知和探索的兴趣,是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创设学习情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能将有时难以表达甚至根本无法用语言清除准确地表达的数学信息以及一些抽象的理论、复杂的空间结构,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影像配音等各种多媒体手段,使之有机的整合起来,创设出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见其人,仿佛身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中进行着情景交融的学习活动。例如: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将枯燥无味的数融入兔哥哥分萝卜情境中去,兔妈妈叫哥哥拿了萝卜哥俩分着吃。哥哥自己分一个萝卜再分给弟弟一个萝卜,然后再分给自己一个同时分给弟弟一个,手里还剩一个留给了自己,这时兔弟弟大哭起来。老师借机提问:“弟弟为什么哭了呢?”真真切切的生活场景带入课堂,学生犹如置身其中,好奇心、求知欲瞬间被激发,学习兴趣高涨。积极动脑思考,弟弟为什么要哭呢?“因为哥哥分的萝卜多,弟弟气哭了!”一个学生脱口而出。凭借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的经验,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比较谁分的萝卜多的过程中,学会了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再如,学习图形之间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变换关系。用多媒体创设教学的场境,使静态的知识动起来,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而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所学的内容。
小学数学中的部分教学内容,教本上的示意图,由于图太小,无法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分不清楚说不明白。如果用直观学具来观察,老师要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课上教学时间不足,不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的辅导,费时费力,效果不佳。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则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指导学生认识平均分等知识时,如果教师用实物进行示范,可是在教学时,学生们根本感觉不出“平均分”的含义,如果教师进行个别指导每个学生,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如把这一部分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效果让学生们认识分数,理解平均分,学生容易掌握,对所学知识理解的透掌握得快记得牢。又如在教学“二十以内进位加法——9加几”时,如果用实物或小棒演示,要让学生们都能看得清楚是很困难的。如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进行教学,就可先呈现9根小棒,再用小棒展示另一个加数,再用动画效果演示凑十法。枯燥的数字动起来了,这样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多媒体教学还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运用色彩、影像、声音和动画,传递数学信息,解决了由于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重难点,使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直观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大的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在解决“行程问题”的一题时,如“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桥长和车长,火车的行使速度,求通过的时间”时。学生们不但要理解火车所走的路程,又要弄清数量间的关系,理清解题思路和掌握解答问题的方法。由于内容抽象,学生们很难想象。只凭老师在黑板上画和用语言讲解也很难弄明白,此时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帮助学生观察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理解题意。利用动漫效果使火车运动起来,线段随着火车的移动而移动,并添加一些效果使不断增长的线段闪烁,学生能很清晰地感受到运动的整个过程,在此基础上弄清了火车所行驶的全程这一抽象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了火车过桥动态过程,形象直观地把运动过程呈现给学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营造出了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所创的情境之中,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快乐。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达成了教学目标。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做到数与形的结合、音像与形的兼备,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所学数学内容的掌握,把有意识的学习和无意识的学习有效的结合起来,既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学习,具有它独特的优势。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走进我们的课堂,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又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虎添翼。
魅力中国2015年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