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

2015-01-16 08:07余养华
绿色科技 2015年12期
关键词:株数物候黄精

余养华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林业局,福建 三明 365000)

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

余养华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林业局,福建 三明 365000)

指出了多花黄精是一种喜阴耐寒植物,若采用杉木林下套种的方法,其生长可能会受到林木密度的影响。结合三明市梅列区的气候环境,采用杉木林下套种多花黄精的栽培方式,探究了多花黄精的物候期和受杉木密度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多花黄精产量的提高提供依据。

杉木林;多花黄精;套种试验

1 研究背景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木之一,在南方地区进行了广泛种植,有关统计数据表明,南方杉木人工种植面积已达全国人工杉木林种植面积的四分之一,在林业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由于传统杉木造林初植的密度较大,导致杉木在生长过程中树冠出现交叉、重叠、穿插的现象,最终导致整枝困难,树冠出现不同程度的退缩,阻碍了杉木的正常生长,影响杉木的经济效益,大径材难以长成。从生长环境方面分析,杉木林的密度越高,林下的光照就越差,形成的小气候就更加封闭,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严重不足,影响林下凋落物的分解,长此以往,土壤的肥力下降,阻碍了杉木的可持续发展[1]。

多花黄精是一种药食两用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多花黄精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蛋白质和胡萝卜素,养生效益极佳。多花黄精味甘、性平,有益气润肺功效,现代中医研究表明,多花黄精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在抗衰老、造血、增加动脉流量、降血糖等方面有着重要的药用价值。随着野生多花黄精的大量采挖,可以利用的资源数量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人工栽培多花黄精的过程中,常对森林环境进行充分利用。

有研究表明,第二代杉木人工林的生长量在第一代的基础上降低了10%,第三代杉木人工林的生长量在第一点的基础上降低了40%。为了防止杉木林地肥力的退化,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对林分结构进行改善,以提高生物的多样性。对杉木森林进行合理设计,套种地道药材,现开展了多花黄精的试验研究,以发展多花黄精的药用价值,充分利用林分资源,提高杉木林地的生产力,丰富林地的生态功能。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用地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陈大国有林场28林班9大班4小班,年龄20年,平均胸径16.5 cm,平均树高13.5 m,亩株数1 500株/hm2。该地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兼海洋性季风气候,土地腐殖质层厚度约8 cm,土层厚度80 cm以上,土地较为肥沃,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本地区年平均气温20.3 ℃,无霜期300 d,年平均降水量1 600 mm~1 800 mm,降雨丰沛时期为每年的3~8月,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风速1.7 m/s。具有分明的四季特征,冬季较短,夏季较长。气候终年温和、雨量充沛,为林木的生长提供了有利环境。经专业人员检测后,该地区的空气、水质和土壤条件均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定》的国标。

3 试验材料选取

本研究中的试验材料以多花黄精的根茎为主,根茎采自永安市上坪乡上坪村,植株无任何病害和虫害。根状茎挖取后,将前端幼嫩部分剪成若干段,保证每段有2~3个节,每段的平均重量22 g。材料选取后,待切口自然晾干,再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操作用1%的多菌灵溶液处理。材料在2012年1月18日栽种。

4 试验方法

在试验地选择面积为200 m2的杉木林地,选择时注意坡向一致、土地质量一致,杉木林地共分为12块。研究中通过带状择伐设立三个不同杉木的密度值,即600株/hm2,900株/hm2,1 200株/hm2,并且设置合理的对照,对照组用现有的保留株数1 500株/hm2为对象,随机区组进行设计,重复三次。及时对试验区进行除草,按照当地地形的特点,进行水平带状整地,种植密度为30 cm×30 cm,带状宽度100 cm。

多花黄精出出土后,在5~8月份除草2次,及时对多花黄精进行物候期观察,观察过程中,从杉木林下套种的多花黄精和野生多花黄精进行对比观测,每片选取30株进行定点观测。每年3月份开始观察多花黄精的物候期[2]。重点阶段有种植、出芽、开叶、开花、结果、枯萎,2014年12月份在多花黄精枯萎稻苗后,利用1 m×2 m的小样方对根茎鲜重进行测定,根茎中含有须根。以小样方的检测结果为依据,推算单位面积产量。

5 结果与分析

5.1 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的物候期

对多花黄精全年的生长做好全面的系统跟踪,统计出3年的观察结果,详见表1。

多花黄精的物候期分为6个阶段,出苗期持续10 d,为第一株多花黄精出芽的持续时间;开叶期持续7 d,为第一株多花黄精开叶的开始时间;开花期持续16 d,为第一株多花黄精出现花蕾的开始时间,比开叶期的持续时间更长;结果期一般超过半年,为第一株多花黄精开始结果时间;枯萎期持续30 d,本时期为叶片开始枯萎到茎叶完全枯倒的时间;越冬期为第一年的11月底到次年3月上旬。通过分析可知,多花黄精整个生长期达到230 d左右。

表1 多花黄精的物候期

试验地区每年3月份气温开始回升,多花黄精开始出芽,开叶后伴随着开花。开花期和结果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根茎的生长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出苗和开叶期,植株较为幼嫩,并没有进行除草措施,在植株的开花的中后期开始除草,对生殖生长的营养消耗进行抑制,促进根茎伸张,提高块根产量[3]。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营养物质的追施,野生多花黄精一般生长在毛竹林或山坡的隐蔽处。通过对野生多花黄精进行物候期观测后发现,野生多花黄精的生长期与杉木套种的多花黄精比较接近,在230 d左右。但物候期的不同阶段均有所提前,提前时间为4 d左右,通过多种因素分析发现,可能与上层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性有关,毛竹竹冠狭长,枝叶较为稀疏,毛竹秋冬季节开始换叶,每年4~5月换叶结束,6月份有新的竹芽展出,竹林内的光照强度较高,气温和土壤温度也相对较高,促使多花黄精的出苗、开叶、开花、结果时间都有所提前,但随着气温的逐渐降低,枯萎期也提前停止。对杉木林而言,树冠较大,树叶浓密,林内的光照强度较低,采用人工间伐后,生长空间得到了一定的释放,但林内的气温和土壤温度相对较低。

通过对不同密度条件下多花黄精物候期的观察,杉木保留的密度较小,则物候期也会相应提前,与以上结论相吻合。因此,多花黄精虽然可以在阴湿条件下生长,较为耐寒,但在生长过程中依然需要充足的光照。对上层林木的密度进行合理的调控,为多花黄精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是需要深入分析的[4]。

5.2 杉木的保留株数对多花黄精产量的影响

多花黄精喜阴湿环境,较为耐寒,在生长过程需要一定的阳光,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多花黄精的产量还会受到杉木保留株数的影响。本研究中将杉木的保留密度分为三个等级,并设置了合理的对照,通过统计得出多花黄精根茎产量的结果,详见表2。

通过表2可以看出,杉木保留株数逐渐增加时,根茎鲜重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的比值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600株/hm2,900株/hm2,1 200株/hm2密度下的根茎鲜重分别增加了52.7%、50%、10.9%,试验结果表明:600株/hm2,900株/hm2密度下的多花黄精就有较高的产量,杉木上层密度控制在600~900株/hm2比较合适。

表2 不同杉木保留株数下的根茎鲜重(含须根重)

6 结语

将多花黄精套种于杉木林下,可以保证多花黄精的正常生长,是值得在人工林中推广的。本研究中,通过将野生多花黄精的物候期与杉木套种的物候期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物候期基本一致,杉木林下的多花黄精可以正常生长,只要选择合适的杉木密度,多花黄精的根茎鲜重可以达到1 600 kg/hm2,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林下套种模式。

多花黄精喜阴湿环境,较为耐寒,但是生长过程中仍然需要大量的阳光作为养分,通过光合作用积累营养物质。试验表明,在实际人工林种植中,600株/hm2,900株/hm2密度下的多花黄精就有较高的产量,上层杉木的密度控制在600~900株/hm2较为合适。

将多花黄精套种于杉木林下,在南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先进的林药复合林,提高作物的经济价值,开辟了多花黄精生产的新途径,是值得推广的经营模式,可以积极改善杉木生长环境,采用套种的方式,改变了传统人工林单一纯种的林分结构,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便于两种植物的经营管理,在经营过程中,可以保证大量的多花黄精枯萎物回归到土壤中,从而加速土壤的腐殖化进程。

[1]郑林森.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J].林业勘察设计,2012,22(1):155.

[2]罗奋容.杉木、多花黄精复合经营技术探讨[J].福建农业科技,2015,22(6):25.

[3]郁连红,杨 军,姚青菊,等.杉木林下多花黄精种植试验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3,36(12):25.

[4]周建金.多花黄精套种研究[J].种子,2013,32(1):111.

2015-09-19

余养华(1965—),男,福建霞浦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设计、生态公益林管理、林业规划调查设计工作。

S72

A

1674-9944(2015)12-0065-02

猜你喜欢
株数物候黄精
GEE平台下利用物候特征进行面向对象的水稻种植分布提取
海南橡胶林生态系统净碳交换物候特征
子午岭细裂槭天然分布及其重要性研究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inoleic Acid in Polygonati Rhizoma
气候增暖对3种典型落叶乔木物候的影响1)
——以长白山区为例
黄精、滇黄精、多花黄精物候期差异化研究
气候变化对民和杏发育期影响分析
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感染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不同草种交播对春季冷暖季型草坪草消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