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银行流动性压力测试报告

2015-01-15 06:57梁娇耿彦军袁彰常森
金融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流动性

梁娇 耿彦军 袁彰 常森

摘要:流动性是银行合理配置资产和应对债务到期的能力,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关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将流动性风险分为资金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中国银行业监督委员会(CBRC)认为: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有清偿能力却无法获得或以合理成本取得充足资金应对资产增长或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压力测试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风险分析方法,通过某些假定小概率极端不利事件的存在测算商业银行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体系的脆弱性作出适当评价和建议。压力测试本质是预测极端风险信息的工具,流动性压力测试为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好风险预警,使银行及时意识到自身流动性风险管理的不足,做到未雨绸缪。

关键词:流动性;银行风险;压力测试

一、风险因素的选取与情境设计

近几年银行信贷的不断扩张,资金大量流入房地产市场。房市在政策调控的压力下资金大量流出,相应的银行信贷急速收缩,这势必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我国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之一,自2006年来平均每年调节7次,且每次都收放大量流动性,对银行体系作用力强烈。结合2013年我国市场及中国建设银行实际情况,本文将不良贷款率、短期融资成本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选作此次压力测试的风险因素。

根据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第十一条:压力测试情景根据假设程度的不同,一般包括轻度压力、中度压力以及严重压力。三种压力情景按顺序不断增强,轻度压力也比目前实际情况更严峻。本文将不良贷款率、短期融资成本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三个风险因素与不同压力程度结合,设计情景。

二、确定冲击

据中国建设银行2007年二季度至2014年一季度的年报、半年报和季报相关数据,中国建设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值μ=1.47%,标准差σ=5.96%。进一步计算得μ+σ=2.05%,μ+2σ=2.63%,μ+3σ=3.21%,分别作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压力冲击值。

银行短期融资成本以7日上海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表示,同理计算出4.05%、5.08%、6.11%分别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压力。 自2012年5月18日起,我国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准备金率未发生过调动。但前至2003年9月,央行共调整大型金融机构法定存准率39次,其中37次调整幅度为0.5%,2次调整幅度为1%。故将轻度压力设为上调0.5%,中度压力上调1%,重度压力为前两者之和1.5%。

三、模型构建

假定银行在受到风险因素冲击时,短期内能通过同业借款、向央行借款、出售债券等方式融资。以X为风险因素,X1为存款准备金上调比例,X2为集中提取存款占总存款的比例,X3为不良贷款率,F(X1,X2,X3)为资金总流出情况,Y为银行即时融资能力,R为作为流动性指标的融资后备付金率。融资后备付金是指允许银行利用即时融资能力获取的可用于偿还债务的资金,这部分资金与银行存款规模之比为融资后备付金率R。

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模型建立如下:

maxY=现金及中央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项+同业拆借限额+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法定存款准备金

正常情况下即时融资能力的最大使用率为40%~60%。在遭遇风险冲击时,即时融入资金规模一般不超过最大融资能力的25%: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同业拆借管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二款,“中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县级联合社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即

maxY中含同业拆借限额=8%×M

整个模型的含义为当风险因素X1,X2,X3其一或全部发生不利变动时引起银行偿债资金减少,流动性短缺。此时如客户集中大规模取款,银行可能会丧失即时支付能力。为了保证支付,银行可动用流动性较强的资产变现作提存的超额准备金,防止发生挤兑危机。

在不考虑任何预计损失下,据公式计算目前中国建设银行的备付金率如表1:

四、压力测试结果

根据《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第五条,压力测试包括敏感性测试和情景测试等具体方法。本文以2013年年末为测试时点,对中国建设银行在不同风险因素、不同风险情景下进行不同程度的敏感性分析和情景测试。

(一)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又称单一因素分析,分别研究不良贷款率上升、短期融资成本上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单个风险因素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1.不良贷款率敏感性分析

假设不考虑新增贷款,且未来一年内压力情景保持不变。

2. 短期融资成本敏感性分析

假设同业拆入资金为中国建设银行短期融资的唯一方式,即资金缺口仅通过同业拆入进行弥补,且拆入资金平均期限为7日,以单利方式计息,每月不断循环借款,每次拆入金额为最大拆借限额0.08×12055777=964462。根据“拆借利息=拆借金额 拆借利率 (生息天数÷基础天数)”计算如表3:

从表2~表4可看出,不同风险因素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大小不同,其影响随着时间的变化也不同。相对而言,短期融资成本和不良贷款率上升的影响较大,法定存准金率的变动不会对银行流动性带来较大威胁。

(二)情景分析

在实际情况中,仅单一风险因素冲击银行的可能性较小,大多情况是多个风险因素同时作用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考验其资产短期变现和及时补充低成本负债的融资能力大小。根据上文的风险因素和情境进行多因素分析如表5:

关于融资后备付率,监管机构未曾正式提出监管标准,但银监会对商业银行备付率有明确标准。2005年《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将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纳入银行风险评级的流动性风险指标之一,规定5%以上计100分,4%至5%计90分至100分……我们可以参考此规定,设定融资后备付率的正常范围。

根据表5情景测试结果,中国建设银行在轻度和中度压力情景下融资后备付率都大于3%,可认为3%是建行当前流动性压力的警戒线,低于3%时要引起严肃关注。当融资后备付率低于3.1%时做好准备措施,增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水平,满足客户借贷、提存、支付等需求;当融资后备付率在3.2%以上,可认为银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现处于合理水平之上。

五、结论

从外部环境看,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银行派生存款,使存款业务竞争加剧。受贷款增长快、年末客户集中清算等多种因素叠加影响,6月份和12月货币市场利率出现暂时上升和波动。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2013年的年报仍显示其“根据资金情况适时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存款吸收力度,调整相关产品运用额度,流动性水平始终保持在合理范围,保证了正常支付与清算”。 测试结果整体显示,2014年中国建设银行在各流动性压力情况下,流动性风险虽会有所增加,仍会处于可控范围。

猜你喜欢
流动性
美联储缩表、全球流动性与中国资产配置
废玻璃粉对水泥基材料流动性能的影响
2020年二季度投资策略:流动性无忧业绩下杀无解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跨组织网络中的知识流动性与知识专属性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
低钛高炉渣流动性和脱硫能力的试验研究
农村金融机构布局及其流动性解析
煤矸石水泥净浆流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