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短篇小说的道德焦虑

2015-01-15 03:33王晓春
经济研究导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美国梦物质

王晓春

摘 要:马克·吐温在小说中表达了对清教道德的不信任,描述了一群被刻板教条异化的人和一个是非颠倒的世界。面临时代的巨变,这实质上是对个人美国梦实现途径的自发探索。吐温将道德堕落和物质成功同时呈现在人们面前,让人反省和深思,也为20世纪美国梦的文学阐释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关键词:清教道德;物质;美国梦;道德困惑

中图分类号:I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4-0307-02

马克·吐温生活的19世纪中后期见证了美国主流社会摆脱清教道德束缚,走向个人物质享受的过程。在金钱的诱惑下,人们一味追求物质成功,为此不择手段,极大挑战着原有的社会秩序。清教道德标准丧失了约束力,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显得苍白无力。马克·吐温作为一个敏锐的现实主义作家,及时表达出对现状的不满,将他对社会道德的焦虑融入到幽默小说当中。

一、扭曲的清教道德

教会主持下的道德说教曾经是社会教育的主流,一度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它集成了早期的清教精神,坚持“个人行为应该合乎应有的规范和道德要求。它强调节制、勤奋、自律和谦恭”[1]。马克·吐温用批判的眼光审视着传统的清教道德,发出时代的声音。在《坏孩子的故事》、《好孩子的故事》和《爱德华·米尔斯与乔治·本顿的故事》等短篇小说中,他记录下好人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矛盾,抨击当时不合时宜的道德教育。

这些作品中,清教道德颠倒是非,完全违背社会的公正与平等。在《坏孩子的故事》中,主人公吉姆借助欺骗和罪恶行径,窃取丰厚的物质财富和社会尊重。他从未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与自责,也从未因此受到惩罚。虔诚的人们以上帝的名义原谅了他所犯下的所有罪恶,为他保驾护航。吉姆的好运恰恰证实了道德手段的苍白无力。而在另一篇小说《好孩子的故事》中,模范孩子雅各布对书本上的道德教条亦步亦趋,却屡屡遭受不应该有的惩罚。人物的不幸证明错误信仰的一文不名,最后他用夸张的死法将整个故事推向高潮,审判他的恰好就是公正化身的市参议员。社会正义成为毁灭一个虔诚信徒的帮凶,这对于虚伪道德无疑是一个尖刻的讽刺。

马克·吐温的早期作品只是描述社会生活中道德约束的失效,并没有探究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十年之后,吐温创作了另一篇道德题材的小说《爱德华·米尔斯与乔治·本顿的故事》,揭露了社会环境对道德堕落的影响。这篇小说讲述一个家庭当中两个孩子截然不同的成长故事。爱德华恪守传统的清教美德——“纯洁,诚实,认真,勤勉,体谅”[2],可是人们并不把他视为楷模,而是冷落一边直到最终遗忘。与之相反,乔治从小自私贪婪,长大以后铤而走险杀人越货,却总能获得善感人士的同情和挽救。社会宁可原谅一个恶贯满盈的坏蛋,也不肯青睐一个诚实的好人,完全颠倒了教会宣扬的善恶标准。在这些小说中,马克·吐温用孩子的视角展示了现实社会道德的虚伪和荒谬。

这样的清教道德违背诚实和公正的基本原则,是个人实现美国梦的障碍。在道德的名义下,勤奋善良的人被剥夺了家庭幸福、事业成功、社会尊重等美好的一切,处处碰壁,最终惨淡退场。雅各布一味追求道德成就,直到为此送命。密尔斯为了挽救不争气的哥哥,不惜放弃自己的大好前程。这些人物的悲剧源自扭曲的道德观,他们没能认清那些道德教条的虚伪,所谓的个人实现和现世报应都是他们一厢情愿臆想出来的幻象。

到了创作的后期,马克·吐温将道德观察的目光放在了人性的弱点上面。在《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中,陌生人紧紧抓住镇民贪婪的心理,用金钱轻而易举地摧毁了该镇长期以来恪守的诚实美德,带来了一场道德危机。故事中19位重要镇民惊人一致的谎言扫荡了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引人深思。面对时代的巨变,马克·吐温道出了虔诚清教徒内心的困惑与焦虑。

二、虚伪道德对人的异化

马克·吐温描写了一个被道德教条奴役,内心困惑且孤立无援的群体。无论是雅克布还是米尔斯,他们的善举非但不能被社会认可,反而加速了个人厄运的来临,使他们沦为被异化的人,可悲可叹。

异化是现代文学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布鲁克说,它表达了“外部‘异化力量决定下的生活体验,并不为人力所控制”[3]。这里谈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尴尬:一个是充满谬误而且无法企及的已知世界,一个是正直可靠的超验世界。以雅克布为例,他在思想上沉湎于道德渲染下的美丽故事,梦想生活在这样的理想世界里面,而现实中却屡屡遭受未名的挫折与灾难而且无法找到出路。他混淆了两个世界的界限,自然成为被异化的对象。马克·吐温通过描写这些人物的道德观,表达出当时社会共同的焦虑。

在马克·吐温的小说中,道德教育首当其冲成为人物异化的重要因素。雅各布对道德的金科玉律深信不疑,为此禁绝了一切娱乐活动。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他不打弹子,不掏鸟窝,儿童的天性在他身上荡然无存。他的雄心壮志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道德典范,被万众敬仰。这样的幻想将他与现实社会隔离开,非但同辈视他为怪人,就连大人也无法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教条泯灭了孩子的天真,成为他的精神羁绊,使他无法做出合乎社会逻辑的判断。他们毫不妥协地坚持所谓的道德真理,丝毫不怀疑其正确性。他们将它视为精神实现的唯一途径,任由道德权威摆布,心甘情愿放弃一切个人自由,忍受任何无谓的牺牲。

马克·吐温作品中被异化的人物有一个共同点,即他们都被所谓的社会真理所困扰。一方面,他们是虔诚的清教徒,在生活中恪守上帝的教导;另一方面,某个来自人性深处的微弱声音总会打破他们内心的平静,使他们痛苦不堪。雅各布渴望做一个好孩子,但是一想到“做好孩子就不会有健康的身体……那比害肺病对身体的损害还要大”[2],他心里就不是滋味。这当然是个人本能对外部异化力量的反抗,尽管这个力量微乎其微。在另一部作品《是天堂?还是地狱?》中,主人公莱斯特姐妹内心自发的人性却战胜了刻板道德教条的控制。她们由于不忍心看到病床上奄奄一息的家人伤心,甘愿承受内心沉重的负罪感,一次又一次违背不撒谎的道德箴言。endprint

这些被道德异化的人物和每况愈下的世风给19世纪的美国梦蒙上了一层阴影。他们坚守着各自神圣的信仰,甚至不惜为此付出生命,从这一点上说,他们不愧为那个时代的英雄。然而不幸的是,他们甘心为之献身的“真理”却屡屡被证明为不实之言,成为酿成他们人生悲剧的主要因素。“纯洁,诚实,认真,勤勉,体谅,为一生成功之保证”,这一格言如魔咒一般跟随着爱德华的一生,直到将他拖入毁灭的深渊。

三、马克·吐温的道德重建

马克·吐温讽刺荒谬的道德世界,丝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这里的人们一面极力鼓吹高尚的道德原则,一面却亲手将善良的践行者送入地狱。那些勤劳、谦逊、诚实的人们被剥夺了公民的基本权利,社会的上升通道将他们拒之门外。而不法分子和无耻之徒乘机得势,成为社会上层人士纷纷感化和庇护的对象。在《爱德华·米尔斯与乔治·本顿的故事》中,戒烟团体、反渎神协会、妇女戒酒保护会、囚犯之友等各色社会组织粉墨登场,对爱德华的善行熟视无睹,却不遗余力地挽救日益堕落的乔治,充当了惩善扬恶的保护伞。这种假借道德欺世盗名的组织机构固然无益于体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于是1881年,吐温在一次演讲中公开向这些组织宣战——“解散这些团体,它们是堕落和腐败的温床,使你们保持着对祖先的盲目崇拜”[4]。

马克·吐温将社会道德的沦落归因于金钱的诱惑,它会勾起人们不切实际的遐想和贪欲。“巨大的财富具有充分的诱惑力,它不可避免地、必然地要破坏那些对财富还不惯于掌握的人的道德结构。”[2]在《三万美元遗产》中,福斯特夫妇意外获得了一笔不小的遗产,却因此失去了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他们幻想着各种投资,使财富急剧膨胀,由三万到十八万,到四十万— 一百万—五百万— 一千万—两千万—三千万—二十四亿。金钱激起了人物内心的贪欲,使他们陷入了疯狂的臆想不能自拔。在虚拟财富增加的同时,福斯特夫妇的道德底线彻底崩溃。两口子幻想着各种奢华的生活,但是现实中的他们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于是就开始偷苹果、蜡烛、肥皂之类的东西,工作中三心二意,生活中毁掉了女儿的婚事。对于福斯特夫妇来说,金钱撑起了一个虚幻而美妙的美国梦,然后很快就破灭了。正如故事结尾所说:“暴发地、以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巨大财富是一个陷阱。它对我们毫无好处,狂热的欢乐是短暂的。可是我们为了这种意外横财,却抛弃了我们的甜蜜而单纯的幸福生活。”[2]

马克·吐温并不是一味地排除金钱,他承认这是个人物质成功的强有力佐证。在《汤姆·索亚历险记》最后,吐温有意安排汤姆和哈克发现一大笔财富,以彰显他们人生经历的辉煌。倘若来路正当,金钱不失为个人美国梦实现的标志。在《百万英镑的钞票》中,一个穷困潦倒的美国人来到异国他乡,财富给他带来了名誉、富足、社会尊重乃至爱情,俨然过上成功人士的体面生活。吐温不禁在《镀金时代》中感叹道:“神通广大的金钱呀!可爱的财神呀!你的法术太高明了!”[5]

马克·吐温试图建立一个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标准。他一面批判金钱对精神的腐蚀,另一面又肯定它是物质成功的标志。他诅咒虚伪的道德说教,规劝人们明智地生活下去,同时又是道德的严格遵守者。他在道德问题上倾向采取更为灵活的处理方式,既恪守道德的基本精神,又摒弃死板的教条。相对莱斯特姐妹对谎言的绝对排斥,吐温显然持有不同的意见。他鼓励人们适时地撒谎,“撒谎是要为了他人的好处,而不是为了私人的利益;撒谎是要给人安慰,显示仁慈、存心忠厚”[6]。他试图消除当时社会对成规的固守,是对旧道德权威最直接的挑战。

马克·吐温表达了人们在追求美国梦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困惑:是实现内在精神的提升,还是追逐物质的现世享乐?对此他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19世纪末物质享乐甚嚣尘上的时候,吐温适时地反思社会思想新动向,为20世纪美国梦的进一步探索投石问路。

参考文献:

[1] Davidson,James West.Nations of Nations:A Concise Narrative of the American Republic[M].McGraw-Hill,Inc.,1996:506.

[2] 唐荫荪.马克·吐温短篇小说选[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4:103-484.

[3] Brooker,Peter.Cultural Theory A Glossary[M].London:Arnold,1999:4.

[4] 王建华.马克·吐温幽默演说集[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55.

[5] 马克·吐温.镀金时代[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6:458.

[6] 叶冬心.马克·吐温幽默小品选[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7:191.

[责任编辑 王晓燕]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梦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宏微结合识物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