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佐军
2010年、2011年中国出口分别增长31.3%、20.3%,2012年、2013年跌到了7.9%,2014年全年出口增长6.1%,应该说较难完成全年预定目标。为了稳增长,出口这驾“马车”不能丢。因为消费短期难有新起色,投资面临效率下降和债务负担过重等问题,改革、转型、创新等供给边的力量要中长期才能逐步发挥作用。因此,稳出口的关键在于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中国出口的传统竞争优势在于“价廉”或低成本竞争优势,低成本竞争优势又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土地、资源能源、环保等生产要素的低成本上。但随着“刘易斯拐点”到来(无限供给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那么多了)、人口老龄化提前到来、新《劳动法》实施、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等,劳动力低成本优势减弱;随着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土地制度改革的推进,土地低成本不再;随着环境污染形势的恶化、更严格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一系列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逐步建立等,环保成本不断上升。因此,中国出口必须尽快告别传统竞争优势,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
出口竞争新优势在哪里?一定是从低成本转到了高附加值那里。而出口产品的高附加值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产品的技术含量更高了,企业的研发投入更多了,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更好了;二是产品的信息化程度更高了,从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销售各个环节都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而降低信息成本、提高附加值;三是产品的服务含量增加了,服务链条更长了,服务增值更多了,“消费者剩余”更多了;四是产品品牌更响了,支撑产品品牌的质量基础更好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降低了;五是“中国制造”的整体形象更佳了,不仅仍然“价廉”,而且真正“物美”,更让消费者放心。
在培育中国出口竞争新优势的过程中,需要企业和政府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
对企业来说,一定要认清新形势,认识到国际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已发生了新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阶段,国内外市场消费结构已开始升级,必须推进产品转型升级、痛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和过时产品;加大研发投入,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开发高附加值产品;跟上信息化时代步伐,推进企业全流程信息化,加强产品的售前售后服务,强化客户关系管理,精心塑造企业和产品品牌。
对政府来说,要加快制定和实施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的政策,推动中国产品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积极推进传统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的转型发展,在其传统比较优势中注入更多的技术、品牌、质量和服务含量;努力培育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能力强的跨国公司,推动企业从数量价格竞争向质量品牌竞争转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创新,为创新者消除后顾之忧;规范“走出去”秩序,为企业提供金融、法律、领事等服务,促进产品出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拓周边国家和新兴国家的新市场。▲
(作者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