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静波(中国教育学会高质量研究中心主任、深圳龙岗教师进修学校校长)
文 / 秦 波(重庆童心小学校长)
文 / 吴 虹(沪江网首席教育官)
文 / 高 翔(重庆荣昌教师进修学校书记)
高质量学习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的学习者,为此我们提出了“五星网状教学模式”,克服线性教学程序的弱点,教学由此变得非常丰富且高质量。
各位同仁,下午好,我研究分享的主题就是高质量学习。刚才张良的实验学校面向的可能是小众、前沿的学习,那么我的研究则企图立足现在,面向广泛的普通学校,找到学校成长变革的路径。
用一个简单的案例给大家看一下。
这是中国前几年发生的一个故事。有一个语文老师,上完《孔融让梨》这一课之后,出题测验学生的学习。“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学生的回答是:我不会让梨。结果老师打了一把叉。
在这个案例里面,这把叉打下去,可能问题就出现了。我们老师都想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礼让谦恭的人,而实际完成学习和考试后孩子得到的是什么呢?因此,我要把教育和学习这两个概念作一个区分。
从这里我们看到,这个孩子实际上学到的,是墨守成规,是追求标准答案,是不允许创造性思考问题。而最大的可能,还学会了说谎话——这就是孩子真正学到的东西。
在我的概念里,学习是一种本能。每个人都是具有学习能力,正如心理学所定义的:学习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相对持久的变化。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回过头来看刚才的案例。这个孩子得到一把叉,他就得到一个经验,什么经验呢,说真话后果很严重。由于有这个经验,他就学到,以后我说话的时候,应该想一想老师需要什么样的答案,我就应付什么样的答案,这样就让孩子们慢慢学会了说谎话。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不管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学习如同吃饭一样,是一种本能,人无时无刻都不断地在学习。有人说也有学生不喜欢学习,实际上这个世界不存在不喜欢学习的人,只是他不喜欢某种学习的方式而已。所以说我们学习,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学习可以分为正式的学习和非正式的学习。张良老师刚才呈现的,好多都是属于非正式学习范畴,而我们多数的课堂教育是一种正式的学习。实际上我们人的品格,或者说现在流行的说法叫情感、态度、价值观,很多都是来自非正式学习。
第三个观点,学生应该成为一名专业的学习者。因为学生的工作就是学习,所以我们要让学习专业化起来。这是我们高质量学习研究中心的一个重点。而我们现有的一些教学的、学习的研究成果,也有助于我们把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专业。比如说我们现在的脑神经科学、认知心理学等等,都能帮助我们把孩子的学习变得更加专业。
但我们如何让学习变得更加专业呢?就需要让我们的孩子掌握一定的学习理论、学习技术、学习工具,特别是学习技术,我觉得这是未来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核心方向。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学习理论,却没有转化为技术,所以说我们的老师、学生不能实践,难以掌握。
第四个方面就是聚焦学习,这才是我们课程改革的方向。我觉得我们的课程改革走了三大阶段,第一阶段聚焦的是课程,我们的教材怎么改革;到第二阶段就是聚焦课堂,比如前几年流行的高效课堂、智慧课堂等等;实际上我们的未来应该聚焦在学生的学习上,这才是我们课程改革或者未来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所以说“教为中心”要向“学为中心”转化,教师的核心价值要转向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第五个方面,虽然我们社会上,包括教育界都已经对学习看得越来越重要,但我认为现在我们的一些学习口号过于斩钉截铁,实际上在误导教学。比如说先学后教、以学定教、高效学习等等,大家都觉得这是真理一样,每个老师琅琅上口。实际上我觉得很多人只是被口号洗了脑,却不明白它的学理价值。
比如大家天天讨论的“先学后教”,我觉得这句话一放大就是有问题的: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值得先学,然后才来教,有的一定要先教才可以后学。比如技能型的学习一定是要先教,才能后学的,特别是体育领域里面更是这样。比如说你自己乱打两三年乒乓球,再请个教练来教你,教练就觉得你已经没办法教了。为什么?因为你已经自己乱学了一些动作,而要修改这些动作就变得很困难。因此我们有的基本性的学习,一开始就应该掌握最标准的动作。比如说英语学习中的单词发音,你不可能自己先自学一通,然后老师再来纠正你,一定是老师一个个音很准确地教你,然后你再学。
再比如,我们已经进入后工业时代,我们还在单纯强调高效,强调快,好像稍微慢一慢就是不对的,这是我们教育界的集体焦虑。实际上,真正的学习可能是慢的,是慢慢在发生的,慢慢在滋润的,孩子是在慢慢成长的。张良老师的那一些做法,实际上就是在强调学习不是一个快的工作,很多时候要慢慢来,要等花开的声音,要有这样的心情来进行教学,不要动不动就进入高效。所以说,虽然有的老师已经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被很多似是而非的口号误导着,我们要理性分析这些东西,才能够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因此我在实际工作中提出了高质量的学习。高质量学习的核心,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专业的学习者,而作为校长和老师则需要关注这四点:高水准的学习环境、高适配的学习方式、高价值的学习过程、高水平的学习结果,如果基本达到这四点,就是高质量学习。
那什么是高水平的学习环境呢?安全的、自主的、信任的、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这样一个学习环境,这是我们要考虑的。第二句话叫高适配的学习方式,这是对现在一些高效课堂的针对性提法。高效课堂是不炖猪肉、牛肉、青菜、萝卜,都是一个煮法,然后给学生吃,这有很大问题。我的理解是,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只有这两者匹配,有效的学习才得以发生。
第三个叫高价值的学习过程,就是刚才张良也说到,“要找到我们的价值链”,如何让教与学的价值链变得非常有质量,今天晚上的分论坛会分享这个问题。
第四个就是高水平的学习结果。我们教学到底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结果,怎么样才能取得高水平的结果,这是我们高质量学习要追求的。
高质量学习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大家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关注:
第一就是理念。我们对于学习、学生、教师等概念要有充分的理解。
第二就是课程,我们追问老师到底应该教什么,学生到底应该学什么,每一个学科它的价值判断与价值呈现到底怎么弄。
第三就是技术。现在很多理论没有办法转化为教师的实践。因此我们的研究就是分析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把这些因素、理论,转化为教师可掌握的技术,来提高我们教师教的质量、学生学的质量。
第四就是课堂。凡有课堂就意味着有边界,我们如何在有边界的课堂里构建一个基本的模型,使老师们能够产生丰富的教学变化,提高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要研究的范畴。
最后就是评价。如何高质量地教与学,需要构建有效的评价。目前我们大概做这些研究,形成的成果已经在全国少数学校展开教师培训。
总的来说,高质量学习理论是一个应用的理论,而不是一个基础的理论,它致力于把我们当今各种理论研究的成果应用起来,它兼顾到教育学、心理学、脑科学建构主义、NLP技术等等,在这些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应用型的一个学科。尽管我自己也是教师和校长出身,已经非常多地考虑实践现场的接受度,但这个体系要讲清楚,还是需要5~10天的时间;如果深入到每一个学科,那就需要蹲在学校里面至少半年辅导才有效果。
再简单讲一下课堂教学模式,叫五星网状教学模式。
这个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元素提炼出来,根据这几种重要的元素,来构建我们的课堂教学。我主要是从学习的角度提出五种元素,用最通俗的词汇表达出来:一个叫启动,一个叫建构,一个叫巩固,一个叫运用,一个叫总结。
实际上我们发现,我们学习的所有东西、所有过程实际上无非就是这五种性质的学习。然后根据这五种性质的学习,我们开发这个五星网状教学模式。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无非就是这五种元素的一种组合。
最基本、最常见的课堂模式就是先启动,建构,然后巩固,运用,总结。当然由于这个模型是网状的,它就克服了线性的弱点,所以我们可以先启动,马上运用,在运用中进行建构,在建构过程中间来巩固。因此我们教学的变化就非常丰富。进行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课型,我们的教学方式、教学的模式可能就是不一样的,我们就建立了这样的一个框架的教学结构,简称五星网状教学模式。
根据这个模式也可以关照我们现在很多的课堂教学,比如说中国最传统的课堂教学,他们做得最多的就是巩固;比如说美国的建构主义教学,你会发现它可能启动、运用,然后建构,它做的最重要的是运用和建构这两件事情,巩固却做得不太够。
所以说根据这个模式,我们可以对当今很多教学做出解释,我觉得还是比较实用的。这是我们高质量学习一个比较核心的支点,就是课堂上的五星网状教学。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我这几年研究的成果,不对之处,请大家多指正,谢谢。
神秘嘉宾
文 / 秦 波(重庆童心小学校长)
尊敬的各位校长大家下午好!刚才听了几位先生的发言,应该说给我很多启迪。我来自重庆童心小学,在这里我想分享的是关于“童心”的追问。
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研究,在实践,作为老师,如何“向儿童学习”,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就在今年9月,我们创办了童心小学。
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觉得儿童时期是人一生中最聚天地自然灵气的年龄。记得我儿子3岁的时候,有一天早上,儿子走到我面前,他说爸爸,我知道蓝色和黄色相调是什么颜色,当时我一下蒙了,一个小学二年级的问题,一个三岁的孩子怎么知道。我就问我儿子什么颜色?他说绿色。怎么知道的?儿子边说边拉着我来到卫生间,他说爸爸你看,马桶里的水是蓝色,我尿的尿是黄色的,尿一到了马桶里就变成了绿色。
所以我们说教育从哪里来,孩子不是教会的,孩子是学会的。在儿童的身上,有很多值得我们产生信息的地方,儿童的率真、诚实、求真、求趣,是我们办学永久的源泉。
在这里我也想到了卢梭,他说大自然希望孩子在成长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秩序,我们只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而且很快会腐败,这样就造成一些有攻击心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的话给了我们很多的信心。
教育是一个继往开来的事业,它要发扬文化,要复制思想,要推动进步,教育有没有止境不好说,但有一条路是走在向儿童学习的路上,有一种幸福是不停地享受儿童带给我们的幸福。我的分享就是如此,谢谢。
文 / 吴 虹(沪江网首席教育官)
大家好!很意外站在这里,我想我应该是整个会场里最特殊的一个人,做了21年教师,当了17年校长,在不做校长之后,才认识了《新校长》杂志的张良老师,才意外获得和各位——我曾经的战友、同事们在一起分享的机会。
先说我为什么不做校长。这两天有一本新书,叫《教育正悄悄地发生一场革命》(一会儿它的作者魏忠老师会站上讲台),教育在革命,革谁的命?
今天上午有一位校长说,教育首先要革教育者自己的命。我们真的有勇气革自己的命吗?我们真正想革命吗?我们真的能革命吗?我做17年的副校长、校长,初中、高中都经历了,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所有的校长,正如昨晚卢志文校长演讲所说,我们要出演很多很多的角色,而这些角色让我们实在做不好校长真正应该做的事。直到今年我决定不做校长的那一刻开始,我才真的知道应该怎样做校长。
这个世界真的很奇妙,当我放下了还有9年即将退休的所谓很舒适的生活时,我认识了一个还拼命地想跳进围墙里的人,那个很傻很傻的人,张良,一个《南风窗》曾经的资深总编,一个写过《汶川大地震168小时》报告文学的资深媒体人,他可以获得非常优雅的媒体人身份,而他跳入了这个深不见底的教育圈子,从两年前句容的那一次启程,他就知道这注定是一个人的旅程,再也停不下来。
他带着他的六个宝贝学生在句容的农村里,一住就是一年。有一天他骑自行车,因为太累了,太困了,一头撞上大坝,好在他倒在大坝的这一侧泥地上,而不是水沟,或者水塘里。不然那一次很可能,在别人不知道时,他从这个地球上消失。
他选择了从记者,到老师,从父亲,到校长,其实他最终给自己定的名字是张教练。如果你看他的微信你会发现,他是一个极其低调的人,他给自己定名为教练。他第一年带了6个孩子,第二年带了18个孩子,现在带了80个孩子,他把自己的女儿也留在自己的泉源学校。
当一个校长、当一个老师、当一个改革者可以把自己的孩子做实验品的时候,我知道他是冒着风险。所以刚才的那个PPT最后一页,大家可以用二维码扫出这篇文章,留在你的手机里,这是他的女儿,叫张芷苧。当我第一次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震撼了,我给所有员工看这篇文章,在中国教育的废墟上有一群人在呐喊,他们要变革,他们希望自己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分子。
当你们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校长你们真的就知道我们应该如何做校长。向各位伟大的校长,向张良老师,向《新校长》的伙伴们致敬,谢谢你们!
文 / 高 翔(重庆荣昌教师进修学校书记)
各位专家,各位同仁,我是从事继续教育研究的,和刘静波校长应该是同行。
我现在在纠结我们的基础教育现状。第一个现状,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很多老师已经把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放弃了;到了初中放弃得更多。我过去曾是一所职业高中的校长,当每一拨学生入校之后,老师根本没法管。他们上课想怎么玩怎么玩,初中都没有人管,现在为什么你要管?事实上经过我的调查,很多职高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厌学了。
第二个现状,现在很多学校花很多时间督促学生学习,但事倍功半,学习效果并不好。
这两个现象都反映出我们的学习上出了问题。根源我觉得还在于学生对老师不信任,对学校不信任,我们的学生不喜欢学校,不喜欢学习,不喜欢老师。
刚才刘静波校长实际上已经阐述到了,现在的教育最根本的东西还是要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学的问题。我们虽然有很多高深的理论,但真正要让学生爱学、学好,还需要一批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的教师,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发现学习的工具,关注学习的科学,体验思维的美妙。
因为我请刘校长去做过报告,我发现他从知识的建构和思维的培养方面做了很深的研究,对我们基层教师有很好的帮助。要让我们的学生真正自信,真正喜欢学习,喜欢校园生活,还需要大量这样的基层教师。
今天上午听了很多校长对教育未来的探讨,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进行了探索,我的信心又多了一些,我们的教育队伍是群星闪耀的,在这些有理想、有智慧的校长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一批帮助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成功的教师。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