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双双
〔摘要〕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整个世界迎来了快速消费时代,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艺术与审美作为制造非理性消费欲望的工具便顺理成章地纳入到了消费社会的经济体系,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合流成了一种体制性的东西,批量化、粗糙的设计产品受到利益驱使而被投入市场,受到技术的限制、成本的挤压。这些产品在形态上只能流于简单和秩序化,于当代设计艺术无益,且普遍存在着神性审美缺失,重建社会审美体系在设计教育中因而尤为重要。
〔关键词〕神性审美缺失、艺术设计教育、复兴
一、当代审美思潮缺乏神性尺度
(一)消费时代的审美思潮
当代设计已然行进在一条成熟而宽敞的审美之路上,这条路建造于二十世纪的后半叶,即我们熟悉和生活在其间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但是,这条路却问题重重。曾经的设计先驱者们尝试设想过多种未来图景,然而他们没有预见到,庞大的时代机器在制造出新生活的同时,也具备足以毁灭它的力量。工业化社会带来物质富足,同时也培育了人类贪婪的欲望。造福于人类的机器也能造出降灾于人的机器,那就是现代化的战争。“那种源于机器、源于一个新世纪太平盛世转折点的乐观主义,却为另一类机器所挫伤。……它(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我们的文化带入那个成批生产、工业化的,死亡的时代。”①遭到战争洗劫的世界,正义被践踏、审美被歪曲。质疑和反抗跟随经过战争淘洗的大众,同时也影响和伤害了艺术家和设计师们,世界的面貌被强大的机器重创后,失去了本真。二战结束后,生活重压下的人们处于一种悲观化的、缺乏安全感的心态中,转向疯狂拜物的潮流,拜物主义引发了经济膨胀的热潮,挤压刚刚具有雏形的现代主义设计,使之变了模样。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整个世界迎来了快速消费时代。在以“过剩经济”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社会,“非理性的消费”不再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而是带动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杠杆,大量的过剩产品必须尽快“摧毁、用光、浪费、耗尽”,即尽快地消费,生产的持续才有可能。正是在这一历史条件下,艺术与审美作为制造非理性消费欲望的工具便顺理成章地纳入了消费社会的经济体系,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合流成了一种体制性的东西。②由于过分仰赖市场经济的选择,依靠物质力拉动精神需求,导致在设计行业中,“功能主义”、“实用主义”等审美法则纷纷呈现。这种设计风格席卷世界各国,商业传播的成功背后隐匿着审美空洞,艺术设计的从业者们既不再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引导,也不再通过反思和推敲去建立审美法则,而是依靠技术和经济的力量拉动自己的设计之思。
(二)带有先天缺陷的当代设计审美体系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革新迷惑了人类的心灵,道德和宗教在几千年里建立的神性审美体系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快速消费时代的人类变得虚妄自大,践踏一切曾经深信不疑的东西。人对于自我以外的世界的态度与古代相比,出现了极大的改变,开始将自己“主体”化而将一切外物“客体”化,从而粗暴的划分“有用”和“无用”;在这样混乱的思潮牵引中,人类对世界开始无度的索取和滥用,而不思考和审度自身。跟随这种虚妄,以及战争所带来的阴影、剧烈的经济膨胀,致使曾经的设计师们经历了重重思考和自我审视才艰难建立的审美平衡被轻易打破,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功能性和规格化则成为了主流。批量化、粗糙的设计产品受到利益驱使而被投入市场,受到技术的限制、成本的挤压,这些产品在形态上只能流于简单和秩序化。我们真的只需要“实用功能”?其实,毋宁说,社会审美在这个阶段,其实是受到了技术和经济的潜在压迫,设计产业因此流于世俗化的审美品位,只注重表层的基本需求,而忽略了位于那一切之上的,隐然不露的尺度。由于缺失神性审美精神的引导,受众的审美态度亦被僵化而变得盲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当代设计审美体系,带有先天缺陷。
二、当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
(一)盲从化的审美思潮
艺术设计教育学科包含的范畴很广,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视觉传达、环境艺术设计、工业造型设计、染织设计、服装设计、陶瓷设计、装饰设计、动画、数字媒体、多媒体等。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在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政策的引导下,在制造业迅速发展后对设计人才需求的就业市场驱动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迅速扩张,中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大国。以下是2011年的一组统计数据:中国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本科及专科院校已经达到1400多所,每年毕业生数量约10多万,艺术设计专业目前已经成为继计算机和英语专业后中国的第三大高等院校专业。艺术与设计专业的报考人数也多得惊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学习艺术设计的学生每年约有上百万,仅山东一省,2012年艺考生的数量就将近9万人。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盖尔哈特·马蒂亚斯(Prof. Gerhard Mathias)对中国设计教育的现状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的艺术和设计院系已经蜕变为一家家营利企业,其产品就是一批又一批从有缺陷的教育流水线上培训出来的次品毕业生,每年达数十万人,可是这些被称之为“设计蚂蚁”的设计学生,刚出校门就已无法适应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对现代设计人员的要求,更遑论去担当设计教学之重任。在他看来,中国的当代设计教育是一个绝无仅有的巨大泡沫③。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个复杂的时代。从时间上讲,我们处在二十一世纪的起点,是新一轮思想轰炸的关口;但在审美意识成熟度上,却像一个未成熟的孩子,处在对外来文化的普遍接受状态里。“民族性”更像是一个口号而缺乏实质性的内容,大众仍然盲动的跟随着欧洲或是东亚的消费文化和审美意识。在这种文化入侵的大环境下,本国的传统审美体系被渐渐淡化掉了。
当代中国的艺术设计教育也介入了盲从的审美潮流,在教学中只教学生做“最合适的”而不是“最好的”。符合接收对象的视觉愉悦,满足消费者,这就是“合适”。
(二)艺术设计教育在功能化与形式化的两极之间摇摆
二十世纪的艺术风格经过一番解体与重构的工作之后,显露出“万国旗”式的格局。多元化的艺术形式引导社会的审美思潮,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对生活对设计对艺术的态度。《艺术与设计》杂志将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一一列出,它们分别是:
“表现主义、纯粹派、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至上主义、风格派、结构主义、抽象表现主义、动态艺术、波普艺术、光效应艺术、极少主义、概念艺术、后现代主义及与身份特征相关的艺术。”④
从这个列表里面我们看到的是什么?我想,不是马上反应出各个流派的精神、艺术作品与视觉图示,而是反映出一个复杂的综合艺术意向。在快速消费时代,做一切事都讲究快、速达,讲究效率;当学校教授学生使用某种艺术图示的时候,是否会同时解读它的精神内核?说它们影响了世界画坛,当然,不可避免的,当代设计风格也从它们之中来。它们都是现成的,可以被信手拈来的艺术形式,作为教育者和使用者,从中汲取了很多灵感和设计图示之后,还不明白它们的审美核心在哪里。当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只是“拿来主义”,拿来就用,没有意象上的契合,只有形式上的套用。如果能进一步的了解它们的内涵,学生或许能够为引导受众审美做得更多;可惜,仅仅形式上的套用就已经解决了一切:图示相当成熟,大众接受起来容易。
(三)艺术低于技术的教育现状
二十一世纪来临,数字技术对机械技术进行了新一轮的革新,就“还原”设计师意图的能力来讲,当代数字技术已经完全可以还原甚至超越设计师的设计本意。艺术与技术间的落差已经显现,在强大的技术力量面前,我们所习惯的信息传达方式相较技术而言,凸现出了弱势感。数字技术花样翻新,设计类软件不断升级,功能越来越多,对硬件要求越来越高,使用方法也越来越复杂,而教学单位所教授的设计图示却没有如此快的更新,作为接受者的学生也不需要如此快的更新。学校需要时时购买新的软件,教师和学生都在学习新的功能,甚至为软件而不得不更新硬件设备。但是对于教育来说,真的需要吗?诚然,日益强大的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软件的更新并没有起到改良设计思想、改进设计图示的功能。而学生和教师,也并没有因为使用更新的软件而改善自己的艺术修养。
设计教育中这种明显的“艺低于技”的落差现在正在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明显。在物质力过强带来的虚妄自大中,人类的精神又将被引向何方呢?设计教育者实际上肩负着引导人类审美的责任。如果只是依赖数字技术,粗蛮的使用数字技术,充当着把技术的“新奇果实”介绍给社会的角色,似乎真是有些畸形和偏颇了。
三、尝试在教育体系中复兴神性审美思潮
《增广贤文》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作为大众审美导向的设计师们都自动放弃了探索的乐趣和创造的可能性,仅依赖市场的简单选择就决定了设计基调,那设计作品的“灵晕”何在?当我们回转头去看那些努力探索的二十世纪初的设计先驱们的时候,是不是感觉,他们为重建社会审美体系所做出的努力和自动肩负的责任,到了我们肩上却成了一片空白?或许我们应该踏着他们的足迹走下去,他们已经将我们引向那“未有人涉足的,未被踏折的完整茂密之林木的所在”,我们这些后辈者,真的应该奋力用自己的双脚双手开出一条新路,而不是继续徜徉在先辈大师们走过的“林中路”上啊。
弃绝形式上的“拿来主义”,追求设计中“灵与肉”的并驾齐驱,恐怕是重建当代中国设计教育审美体系至关的重要一环。
当代中国的设计教育审美体系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合乎社会经济体制中商业传播的法则。为了快速轻易的达到经济目标,中国的设计教育成果似乎显得比世界上其他国家更为粗糙,因为我们多有跟风,而少有创造。虽然“复兴”本国文化的旗帜越举越高,却难以在教育上起到直接的效果,仅仅将造型元素进行堆积是没有意义的,设计师和设计作品所需要体现的是民族文化的慧根而不是形态复制。这种慧根从哪里寻求?或许作为本国设计师的我们也应该掉转头,发掘民族文化中的哲思,来求取另一种“神性尺度”的解决之道。
(责任编辑:晓芳)
注释:
①[美]罗伯特·休斯著、刘萍君、汪晴、张禾译:《新艺术的震撼》,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第47页
②余虹著:《审美主义的三大类型》,原载《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③盖尔哈特·马蒂亚斯. 1990-2005年的中国设计教育[J].中国设计在线,2005年8月
④艺术与设计:《影像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2006年
参考文献
[1]余虹.艺术与归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杜维明.儒教[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3]弗兰克·惠特福德.包豪斯[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4]罗伯特·休斯.新艺术的震撼[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5]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6]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7]钱竹.影响世界画坛的十五个流派[J].北京:艺术与设计杂志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