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文
【摘 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共7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和生长抑素联合药物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汀;生长抑素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65-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胰腺炎,多存在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率高达269%,是急性胰腺炎中病情较严重的类型之一[1]。如何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将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药物疗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的分级和诊断标准作为诊断依据[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观察和上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将7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02±21)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14±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预期结果等保有全面知情权,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抗感染治疗、提供营养支持及体内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型生长抑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53012,规格为3mg/支)单一药物治疗,给药方法为:将250μg生长抑素融于500ml生理盐水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治疗,调整滴注速率为200ml/h,2次/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型乌司他汀(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19990134,规格为10×105U)进行联合治疗,将18×105U乌司他汀融于500ml,7%的葡萄糖溶液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一日1次。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3] 痊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上腹痛感及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有大幅改善;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痛感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室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征及实验室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并注意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皮疹等过敏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中痊愈18例(486%),显效9例(243%),好转8例(217%),无效2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痊愈15例(405%),显效7例(189%),好转6例(163%),无效9例(243%),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恶心感,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中1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例主诉皮肤表面有瘙痒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胰酶含量的大幅上升,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坏死,加剧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综合征[4]。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胰酶分泌,降低炎性反应。生长抑素属环状多肽类物质,是人体内广泛存在、可抑制腺液分泌的常见物质。生长抑素可与胰腺细胞的表面受体良好结合,阻滞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外排过程,进而达到降低胰腺分泌量的目的。同时,生长抑素还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对神经性胰腺分泌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更好地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反应。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可从两方面概括:一方面,乌司他汀能够抑制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多种水解酶活性,降低肿瘤等不利因子的分泌量,有效缓解组织坏死症状;另一方面,乌司他汀还可作用于溶酶体膜,控制患者体内溶酶体酶含量[4],从而有效防止重症SAP所引发的休克、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其治疗效果远优于生长抑素单一药物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P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疗法可有效控制胰液分泌,降低免疫性炎性反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晓兰.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与分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潘学武,龙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C].-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江西省第十一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南昌: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170-172.
[4]张红松.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11):258-259.
[5]关军鹏.4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09-110.
【摘 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共7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和生长抑素联合药物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汀;生长抑素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65-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胰腺炎,多存在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率高达269%,是急性胰腺炎中病情较严重的类型之一[1]。如何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将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药物疗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的分级和诊断标准作为诊断依据[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观察和上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将7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02±21)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14±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预期结果等保有全面知情权,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抗感染治疗、提供营养支持及体内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型生长抑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53012,规格为3mg/支)单一药物治疗,给药方法为:将250μg生长抑素融于500ml生理盐水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治疗,调整滴注速率为200ml/h,2次/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型乌司他汀(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19990134,规格为10×105U)进行联合治疗,将18×105U乌司他汀融于500ml,7%的葡萄糖溶液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一日1次。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3] 痊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上腹痛感及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有大幅改善;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痛感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室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征及实验室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并注意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皮疹等过敏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中痊愈18例(486%),显效9例(243%),好转8例(217%),无效2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痊愈15例(405%),显效7例(189%),好转6例(163%),无效9例(243%),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恶心感,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中1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例主诉皮肤表面有瘙痒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胰酶含量的大幅上升,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坏死,加剧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综合征[4]。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胰酶分泌,降低炎性反应。生长抑素属环状多肽类物质,是人体内广泛存在、可抑制腺液分泌的常见物质。生长抑素可与胰腺细胞的表面受体良好结合,阻滞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外排过程,进而达到降低胰腺分泌量的目的。同时,生长抑素还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对神经性胰腺分泌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更好地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反应。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可从两方面概括:一方面,乌司他汀能够抑制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多种水解酶活性,降低肿瘤等不利因子的分泌量,有效缓解组织坏死症状;另一方面,乌司他汀还可作用于溶酶体膜,控制患者体内溶酶体酶含量[4],从而有效防止重症SAP所引发的休克、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其治疗效果远优于生长抑素单一药物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P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疗法可有效控制胰液分泌,降低免疫性炎性反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晓兰.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与分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潘学武,龙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C].-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江西省第十一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南昌: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170-172.
[4]张红松.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11):258-259.
[5]关军鹏.4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09-110.
【摘 要】 目的:观察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重症患者共74例,将患者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生长抑素单一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汀,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7例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汀和生长抑素联合药物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可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乌司他汀;生长抑素
【中图分类号】R57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065-02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指有持续性器官功能衰竭的急性胰腺炎,多存在局部或全身性并发症,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率高达269%,是急性胰腺炎中病情较严重的类型之一[1]。如何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是临床研究中的重点问题。笔者将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药物疗法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中,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医学会急性胰腺炎的分级和诊断标准作为诊断依据[2],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观察和上腹部CT检查后确诊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将74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7例。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31~67岁,平均年龄(502±21)岁;对照组中男性21例,女性16例,年龄33~69岁,平均年龄(514±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方法、预期结果等保有全面知情权,并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非手术疗法,包括禁食、抗感染治疗、提供营养支持及体内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非手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型生长抑素(成都天台山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20053012,规格为3mg/支)单一药物治疗,给药方法为:将250μg生长抑素融于500ml生理盐水中,以静脉滴注的方式给予治疗,调整滴注速率为200ml/h,2次/h。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型乌司他汀(广东天普生化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国药准字H19990134,规格为10×105U)进行联合治疗,将18×105U乌司他汀融于500ml,7%的葡萄糖溶液并进行静脉滴注治疗,一日1次。治疗15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3] 痊愈:患者接受上述治疗后,上腹痛感及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白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水平有大幅改善;好转:经治疗后患者的呕吐、痛感等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室指标也有一定程度改善;无效:经上述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征及实验室指标等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同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等消化系统反应,并注意患者注射部位是否有皮疹等过敏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有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37例患者中痊愈18例(486%),显效9例(243%),好转8例(217%),无效2例(54%),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痊愈15例(405%),显效7例(189%),好转6例(163%),无效9例(243%),总有效率为757%。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表现出恶心感,1例患者的注射部位出现皮肤发红现象,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对照组中1例有恶心、呕吐症状,1例主诉皮肤表面有瘙痒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为:胰酶含量的大幅上升,引起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发生坏死,加剧自身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全身性的炎性反应综合征[4]。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关键在于抑制胰酶分泌,降低炎性反应。生长抑素属环状多肽类物质,是人体内广泛存在、可抑制腺液分泌的常见物质。生长抑素可与胰腺细胞的表面受体良好结合,阻滞细胞内物质的合成与外排过程,进而达到降低胰腺分泌量的目的。同时,生长抑素还可降低神经兴奋性,对神经性胰腺分泌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更好地缓解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反应。乌司他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机制可从两方面概括:一方面,乌司他汀能够抑制胰蛋白酶、淀粉酶等多种水解酶活性,降低肿瘤等不利因子的分泌量,有效缓解组织坏死症状;另一方面,乌司他汀还可作用于溶酶体膜,控制患者体内溶酶体酶含量[4],从而有效防止重症SAP所引发的休克、器官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将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其治疗效果远优于生长抑素单一药物的疗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SAP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远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乌司他汀与生长抑素联合疗法可有效控制胰液分泌,降低免疫性炎性反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周晓兰.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与分类的临床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6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胰腺疾病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消化杂志,2004,24(3):190-192.
[3]潘学武,龙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0例[C].-首届江西省科协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江西省第十一次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南昌: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170-172.
[4]张红松.乌司他汀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17(11):258-259.
[5]关军鹏.4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