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
每个人都承担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同时也承担着不同的职业角色,主持人就是一个社会学意义上的职业角色。而每一种职业角色都有一定的职业素质要求,以及与其社会地位、责任、权利、义务相对应的行为规范。
经过了三十年的发展,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已经发展到了比较大的规模,与主持人自身素质建设的情况相比,应当属于发展速度过快的类型。数量的激增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随着整个队伍的飞速发展,进入主持人行业的门槛无形中被降低了(如对声音、形象的要求),可是实际工作对主持人素质要求并没有降低,相反,对一个人内涵方面的要求却在不断提升。同时,由于主持人这个崭新的职业角色和社会角色在传播身份、传播关系、业务范畴、工作机制以及归属管理等方面都和以往的职业角色不同,再加上对于职业角色认知及定位的偏差,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开始逐渐显露,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主持人的定位:在广播电视中,主持人是以个体形象出现,代表着群体观念,用有声语言以及与之相配合的副语言来操作和把握节目进程,直接、平等地进行大众传播活动的人。播音员、主持人是党的喉舌、政府的喉舌、人民的喉舌,是新闻工作者,主持人与演艺人员的根本差异点在于主持人以完善节目与自我形象为宗旨,而不是塑造人物形象,主持人的主业就是做好主持工作。但是,随着节目朝着不断丰富多样的方向发展,主持人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大,他们在人们心中的社会地位不断上升,主持人这个概念在人们的心目中开始出现认识不清、理解比较偏颇的地方。
在一些观众的心里,主持人就是演艺明星、青春偶像。因为一部分节目主持人在综艺娱乐节目里往往需要和众多的演艺明星同台竞技。同时,由于他们在节目里具有比明星更大的主动权,掌控着节目的进程,又往往表现得比明星更具光彩。内涵上他们也是以才艺展示而赢得观众的喜爱。在节目中他们个性张扬,在台上嬉笑斗嘴、表情夸张,一些观众便产生了“主持人=演艺明星、青春偶像”的印象。观众对主持人的评价,也往往爱套用评价演艺明星的标准来进行,这样的社会心理并不正常,这是社会对主持人职业角色的认知偏差。
一是忽视了电视传播中节目主持人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文化责任、引导责任和服务责任。
二是缺乏一定的鉴赏力,低估了受众的审美能力。
三是把“流行”当成标准,至于什么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节目格调和节目品位,心中无数。
主持人自身对职业角色也存在认知偏差。在电视节目主持人成长发展的三十多年里,能够自觉地把个人的职业理想和社会的主流价值取向主动结合起来,并踏踏实实落实在主持工作实践中的主持人还不够多,只在一部分主持人身上有所反映。大部分节目主持人只是在口头上承认自己对社会负有传播和引导的责任,而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表现出明星化、时尚化的倾向,工作中也往往对社会问题表现得漠不关心。一些专家学者对一部分主持人将日常工作中的关注焦点集中在个人利益,或大量技术性操作的问题上,而对社会缺少普遍关注,深表担心。
当宏观的环境已经相对开放,社会朝着以人为本方向发展的时候,有些比较有名的主持人仍然没有迅速反应过来,依然在四平八稳地做一些节目,肯定会被一些新的主持人所替代。技术层面的操作是成为一名优秀播音员主持人的基础,但如果要走的更远,一定要解决怎么说,说什么的问题。以新闻播音为例,它是广播电视语言传播中难度最大、要求最高,知识面要广、政策性要强,心理素质需成熟、语言功力需扎实的一种创作。新闻播音创作主体的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应变能力、协调能力、驾驭能力是其他类节目所不可比拟的。特别是在有重大新闻、突发新闻、同步新闻的紧要时刻,都要泰然处之并应付自如,这是对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综合能力的一种检验。而要做到以上几点,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层面的掌握可以做到的,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从百姓的视角出发,提高新闻宣传的效率。这也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最终体现。比如,一些民生新闻类的主持人,在镜头前表现得义愤填膺,但语言总显得很苍白,原因就在于主持人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而没能真正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状态,对社会缺乏真正的关注度,这也是制约播音员主持人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般来说,人们比较认同主持人在栏目中是桥梁、纽带、处在中介位置的定位,也比较接受一个好的主持人应该是栏目的核心灵魂的说法。因此,播音员主持人应以个性为基因,以节目为实体,进行个性认识与个性开发、个性比较与个性显现等一系列工作,在这个基础上,驾驭和掌控整个节目的进程,这样才能真正成为节目的灵魂和主导。事业的发展,媒体的竞争,都需要更多更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努力着。
(作者单位:辽宁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