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敏感,记者一生的朋友

2015-01-14 19:12葛立婕
记者摇篮 2015年1期
关键词:瑞芳市民生活

葛立婕

有人说,夫妻是一生的朋友。此话十分贴切。因为“朋友”,又与这样几个词汇相等同——陪伴、帮助、共同成长。那么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就是陪伴其在职业道路上前行一生的“朋友”了。没有了这位“朋友”,记者将无法实现眼光和境界的升华,也就没有了心血和汗水交融后闪光的职业价值。那么,何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从何而来呢?

何为新闻敏感

就像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朋友一样,新闻敏感,注定要伴随记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没有了新闻敏感,新闻报道也就是失去了生命力。而一名优秀的记者,往往能在复杂的事物中敏锐发现最有价值的事实,能透过表面现象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在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及时捕捉到既典型又生动的细节。而这种发现、认识、判断新闻事实的能力,就是新闻敏感。

往往在新闻实践中,不同的记者采写同一题材的新闻事件,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不外乎记者的敏感程度不同。面对同样一个事件、共同关注的主题,记者的视觉差异也许很小,而感觉差异却可以很大,写出来的新闻作品也就天壤之别了。

因此,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新闻敏感从何而来

新闻实践就像一位博学、智慧的老人。他教给我们的永远不是采访、写作的技巧,而是一种境界和眼光。我们有什么样的境界和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而这份境界和眼光就是新闻敏感。

从美学的角度讲,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新闻,缺少的是发现新闻的思维。也就是说,记者看见了,听到了,亲历了,但不等于发现了。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则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从普通中窥见独特,从沙子中发现真金。其实,有了新闻敏感,生活中处处都是新闻。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

1.新闻敏感来自政治敏感

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要善于用政治的视角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尤其是那些为群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记者都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去发现和捕捉。记者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分辨能力就增强了,就能从一般事实看到未来,透过具体的事件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样,记者才能采写出一碰就响的好新闻。

短消息《我替将军看盛会》就是一次新闻敏感与新闻事件的响亮碰撞。2012年11月,记者来到丹东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采访“现代社会养老观念”的话题。当天,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当记者走进一位老人的房间时,看见他把耳朵紧紧贴在电视机音箱旁,听大会直播。那一幕让记者敏感地意识到,老人的身上或许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记者立即将摄像机对准老人,并没有打扰他停下来聊记者初定的话题。而是默默地将他攥紧的双手、坚定的目光,他想听清楚每一个字的努力,拍摄了下来。当大会有掌声时,老人也跟着大声地鼓掌,泪流满面。这些细节都被记者默默地拍摄下来。

直播结束后记者得知,老人名叫韩瑞芳,今年84岁。18岁那年当上了陈赓将军的警卫员。从此,他跟随陈赓将军奔云南、去越南、到丹东、赴朝鲜,转战南北。多年来,收看党代会直播已经成为和平年代里韩瑞芳最为看重的事情。虽然年岁大了需要轮椅辅助才能久坐,但韩瑞芳依然穿戴整齐,将他视如珍宝的毛主席像章和一枚解放奖章别在胸前。韩瑞芳说:“我一定要听仔细了,因为我是在为陈赓将军听,在为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听。”

当这段生动真挚的同期声,被完整地拍录下来之后,一篇并不在采访计划当中的新闻报道,在记者的头脑中构架完成。就这样,《我替将军看盛会》成为当天《丹东新闻》围绕党代会召开的主题报道中,唯一一篇计划之外的新闻。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新闻敏感就这样,让记者发现了好新闻、活新闻。

2.新闻敏感来自社会生活

记者既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更是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新闻敏感看似发生在一瞬间,但这种思想火花的出现,往往来自一个记者多年来于社会生活中的新闻实践。也就是说,要想写出好新闻,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中吸取的经验越丰富,培养出来的新闻敏感就越强。

新闻评论《房交会后的思考》,就产生于一个记者、更是一个社会生活主人翁的思辨。每年,丹东市都会举办房交会。泛泛的报道通常会在参展商数量、市民参与度、成交数字等可以量化出成果的方面做文章。然而采访中,记者从市民的三言两语里却听出了大问题。有的市民说,现场音乐声太大,一家一个曲,乱哄哄的,让人无法现场作决定,而只有现场购房才能享受优惠政策。还有市民说,房交会设立了二手房便民交易区,房屋买卖信息可以直接贴到展板上,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却无从考量。

这些话,就像挖开了冰山一角。记者迅速形成采访思路,直击百姓满意度,唠出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两点。记者一改锦上添花式的报道积习,找出了夸张的形式和缩水的内涵之间的反差,大胆提出“楼市信息要真而不能掺水”和“老百姓会买什么账”等尖锐问题,道出了衡量一届房交会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市民的满意度而非市民参与度的道理。

近年来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和培养新闻敏感的必然举措。浮于表面的采访,记者只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而深入生活的采访,记者才是社会生活的主人翁。

3.新闻敏感来自思想积累

从某种意义讲,新闻敏感的培养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记者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平时在头脑中要装问题,勤思考。思考得越深入、越透彻,越能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一天,记者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电话说,楼上暖气漏水,他家成了水帘洞,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找到楼上邻居。可当记者询问楼上住户信息时,这位市民却一问三不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中隐藏着大新闻。就看记者有没有这样的功力了。这个功力就是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新闻敏感。

为什么楼上楼下住着,却不知道对方的任何信息?早些年的“远亲不如近邻”如今为何变冷了?之前记者也采访过不少邻里闹矛盾的事,有的是为着好心给邻居家小孩衣服,人家却不敢要,有的是为着打听室内温度,人家却愣是不给开门,让隔门对话,等等。这些事情是不是有着某种关联,或者说能够反映出某种共性问题呢?当记者帮助这位市民找到楼上邻居,解决了漏水难题后,又带上这些问题在多个小区展开调查采访,形成系列报道《由楼上漏水说开去》,揭示出,如今邻里间矛盾多温情少关系淡的根源,并不在于高楼大厦、封闭小区的建筑格局,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报道抛现象,抓本质,重解决。记者还专门采访了某些小区在积极改善邻里关系、构建新型和谐邻里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这也为存在“一墙之隔不来往,对门相见不相识”通病的其他小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作者单位:丹东广播电视台)

有人说,夫妻是一生的朋友。此话十分贴切。因为“朋友”,又与这样几个词汇相等同——陪伴、帮助、共同成长。那么于记者而言,新闻敏感就是陪伴其在职业道路上前行一生的“朋友”了。没有了这位“朋友”,记者将无法实现眼光和境界的升华,也就没有了心血和汗水交融后闪光的职业价值。那么,何为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又从何而来呢?

何为新闻敏感

就像生活中人们离不开朋友一样,新闻敏感,注定要伴随记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没有了新闻敏感,新闻报道也就是失去了生命力。而一名优秀的记者,往往能在复杂的事物中敏锐发现最有价值的事实,能透过表面现象迅速抓住事物的本质,能在看似平淡的事件中及时捕捉到既典型又生动的细节。而这种发现、认识、判断新闻事实的能力,就是新闻敏感。

往往在新闻实践中,不同的记者采写同一题材的新闻事件,写出来的新闻作品却不尽相同。究其原因,不外乎记者的敏感程度不同。面对同样一个事件、共同关注的主题,记者的视觉差异也许很小,而感觉差异却可以很大,写出来的新闻作品也就天壤之别了。

因此,新闻敏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境界。

新闻敏感从何而来

新闻实践就像一位博学、智慧的老人。他教给我们的永远不是采访、写作的技巧,而是一种境界和眼光。我们有什么样的境界和眼光,就会有什么样的新闻作品。而这份境界和眼光就是新闻敏感。

从美学的角度讲,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同样,生活中也不缺少新闻,缺少的是发现新闻的思维。也就是说,记者看见了,听到了,亲历了,但不等于发现了。许多“好新闻”与没有新闻敏感的记者擦肩而过。而新闻敏感强的记者,则能从平凡中洞见伟大,从普通中窥见独特,从沙子中发现真金。其实,有了新闻敏感,生活中处处都是新闻。那么,新闻敏感从何而来呢?

1.新闻敏感来自政治敏感

记者的新闻敏感首先是一种政治敏感。要善于用政治的视角观察问题,善于发现事物的政治意义。尤其是那些为群众所关注的重大事件,记者都要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和强烈的责任感去发现和捕捉。记者站得高了,看得远了,分辨能力就增强了,就能从一般事实看到未来,透过具体的事件看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这样,记者才能采写出一碰就响的好新闻。

短消息《我替将军看盛会》就是一次新闻敏感与新闻事件的响亮碰撞。2012年11月,记者来到丹东市第二社会福利院,采访“现代社会养老观念”的话题。当天,正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子。当记者走进一位老人的房间时,看见他把耳朵紧紧贴在电视机音箱旁,听大会直播。那一幕让记者敏感地意识到,老人的身上或许有着非同寻常的故事。记者立即将摄像机对准老人,并没有打扰他停下来聊记者初定的话题。而是默默地将他攥紧的双手、坚定的目光,他想听清楚每一个字的努力,拍摄了下来。当大会有掌声时,老人也跟着大声地鼓掌,泪流满面。这些细节都被记者默默地拍摄下来。

直播结束后记者得知,老人名叫韩瑞芳,今年84岁。18岁那年当上了陈赓将军的警卫员。从此,他跟随陈赓将军奔云南、去越南、到丹东、赴朝鲜,转战南北。多年来,收看党代会直播已经成为和平年代里韩瑞芳最为看重的事情。虽然年岁大了需要轮椅辅助才能久坐,但韩瑞芳依然穿戴整齐,将他视如珍宝的毛主席像章和一枚解放奖章别在胸前。韩瑞芳说:“我一定要听仔细了,因为我是在为陈赓将军听,在为那些牺牲的战友们听。”

当这段生动真挚的同期声,被完整地拍录下来之后,一篇并不在采访计划当中的新闻报道,在记者的头脑中构架完成。就这样,《我替将军看盛会》成为当天《丹东新闻》围绕党代会召开的主题报道中,唯一一篇计划之外的新闻。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强烈。

新闻敏感就这样,让记者发现了好新闻、活新闻。

2.新闻敏感来自社会生活

记者既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更是社会生活的主人翁。新闻敏感看似发生在一瞬间,但这种思想火花的出现,往往来自一个记者多年来于社会生活中的新闻实践。也就是说,要想写出好新闻,就要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中吸取的经验越丰富,培养出来的新闻敏感就越强。

新闻评论《房交会后的思考》,就产生于一个记者、更是一个社会生活主人翁的思辨。每年,丹东市都会举办房交会。泛泛的报道通常会在参展商数量、市民参与度、成交数字等可以量化出成果的方面做文章。然而采访中,记者从市民的三言两语里却听出了大问题。有的市民说,现场音乐声太大,一家一个曲,乱哄哄的,让人无法现场作决定,而只有现场购房才能享受优惠政策。还有市民说,房交会设立了二手房便民交易区,房屋买卖信息可以直接贴到展板上,可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却无从考量。

这些话,就像挖开了冰山一角。记者迅速形成采访思路,直击百姓满意度,唠出来的问题远不止这两点。记者一改锦上添花式的报道积习,找出了夸张的形式和缩水的内涵之间的反差,大胆提出“楼市信息要真而不能掺水”和“老百姓会买什么账”等尖锐问题,道出了衡量一届房交会是否成功的标准应当是市民的满意度而非市民参与度的道理。

近年来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落实“三贴近”,增强新闻宣传吸引力、感染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和培养新闻敏感的必然举措。浮于表面的采访,记者只是新闻事件的报道者;而深入生活的采访,记者才是社会生活的主人翁。

3.新闻敏感来自思想积累

从某种意义讲,新闻敏感的培养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长期积累,偶然得之。记者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平时在头脑中要装问题,勤思考。思考得越深入、越透彻,越能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

一天,记者接到一位市民的求助电话说,楼上暖气漏水,他家成了水帘洞,希望通过我们的节目找到楼上邻居。可当记者询问楼上住户信息时,这位市民却一问三不知。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其中隐藏着大新闻。就看记者有没有这样的功力了。这个功力就是从寻常中发现不寻常的新闻敏感。

为什么楼上楼下住着,却不知道对方的任何信息?早些年的“远亲不如近邻”如今为何变冷了?之前记者也采访过不少邻里闹矛盾的事,有的是为着好心给邻居家小孩衣服,人家却不敢要,有的是为着打听室内温度,人家却愣是不给开门,让隔门对话,等等。这些事情是不是有着某种关联,或者说能够反映出某种共性问题呢?当记者帮助这位市民找到楼上邻居,解决了漏水难题后,又带上这些问题在多个小区展开调查采访,形成系列报道《由楼上漏水说开去》,揭示出,如今邻里间矛盾多温情少关系淡的根源,并不在于高楼大厦、封闭小区的建筑格局,而在于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信任危机。报道抛现象,抓本质,重解决。记者还专门采访了某些小区在积极改善邻里关系、构建新型和谐邻里所进行的探索和尝试,这也为存在“一墙之隔不来往,对门相见不相识”通病的其他小区,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作者单位:丹东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瑞芳市民生活
何家英人物画的愁绪之美
老赵和瑞芳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TheElementaryExplorationofSapir—WhorfHypothesis
崔瑞芳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