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年320万人“懒死”

2015-01-14 12:15
青少年日记 2014年12期
关键词:惰性慢性病早餐

有汽车就懒得走路;能坐电梯就不爬楼梯;网上联络代替当面沟通……种种现代生活催生了很多“懒虫”。

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一项近万人的调查显示,86%的人出现了比其实际年龄大4岁才会出现的健康问题。究其原因,懒惰造成的缺乏运动和过度肥胖是罪魁祸首。

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因此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人,且逐年增长。

懒惰就像一种隐形的瘟疫,在全球肆意传播。

中国人也在变懒,最典型的就是“懒得动”。今年6月发布的《2013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指出,2011年北京18~79岁常住居民平均每日静态行为时间为5.7小时。

专家指出,静态行为是指除睡觉外,以坐、靠或躺等姿势进行工作、学习、娱乐等活动,只要每日超过4小时就会影响健康。这一问题在5~17岁青少年中更为突出。

“懒主要分为三种。”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沈政教授告诉记者,一种是心理懒惰,表现为没有目标、不思进取;第二种是思维懒惰,懒得动脑思考,依赖别人的想法;第三种是行为懒惰,明知某件事应该做,却迟迟不做,无法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懒惰不仅让人一事无成,还会使全身健康受拖累。北京朝阳医院沈雁英教授指出,懒惰可间接或直接引起心脑血管病、骨质疏松症、癌症等多种疾病。犯懒形式不同,后果也不一样:

懒得运动,减寿。世卫组织2013年公布,懒得运动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据估算,全球每年因此而死亡的人数高达320万人,且逐年增长。研究表明,缺乏锻炼容易导致肥胖,中度肥胖减寿3年,重度肥胖减寿10年。

懒得做饭,易患慢性病。不少人懒得下厨就去下馆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外一餐摄入的脂肪和钠,就超过全天推荐摄入量,久而久之容易患上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慢性病,甚至是肿瘤。

懒得吃早餐,爱得心脏病。国内调查显示,近四成人懒得吃早餐。然而,不吃早餐,大脑会释放需要高热量的信号,导致摄取垃圾食品的几率大增,容易使“三高”找上门来,导致患心脏病的风险增加27%。

懒得动脑,容易变傻。研究表明,不爱用脑的人,容易过早出现记忆力衰退,老年时可能患上认知障碍。

此外,懒得收拾屋子容易过敏,男士懒得刮胡子加大患癌风险,女士懒得晒太阳容易缺钙,生病懒得去医院加快病情恶化等,都是懒惰的常见危害。

专家表示,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懒惰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但从健康生活的角度来说,懒惰有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努力克服。

①认识危害。行为的懒惰大多来自心理和思维的懒惰,要想不给懒惰留空子,首先应该明白它对健康的危害,还要明白克服懒惰的积极意义。只有向往健康、热爱生活的人才有足够动力克服懒惰。

②制订计划。把每天从早到晚的生活习惯记录下来,对比更健康的生活方式,查找漏洞,并进行完善。比如针对懒得运动的人,可以看一天运动量是否足够,考虑拿出一个固定时段进行锻炼。

③挑战惰性。执行计划过程中,千万不要跳过不喜欢的事,而应先做困难的事,再做稍困难的,这是一种对前面行动的强化,如此继续,可摒弃惰性。

④互相监督。最好和身边的亲朋好友一起建立计划,共同执行,相互鼓励、监督,更利于持之以恒。

(来源:生命时报 央视新闻 2014.9.25)endprint

猜你喜欢
惰性慢性病早餐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离散分布对惰性基弥散燃料传热的影响研究
你怎么过早餐,就怎么过一生
早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列举法的惰性——老师,我怎样学会深度学习(新定义集合篇)
运动多枯燥 惰性需克服
刺破天空的“忍者飞镖”——美军神秘的新型惰性制导武器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