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重浪 蔡雪荣
在振兴赣南苏区的春风吹拂下,宁师中学成为宁都县唯一实现“班班通”的学校。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给教学带来的无穷魅力,信息技术的运用也帮助教师们逐渐实现教学思想的两个转变,即从单纯重视“教”,转变为既重视“教”又重视“学”;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既重视知识传授又重视能力培养。但不容忽视的是,教师们在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其中有代表性的问题,提出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效融合的应对策略。
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误区
1. 新技术,旧教法
虽然用上了现代信息技术,但在老区普通高中,教师还是按着“我教你学”的思路来制作课件,对教材的研究较深,至于学生掌握得好与不好,则很少考虑,教学过程完全是由教师来控制的。因此这种教学设计基本上是预设的,有计划的,静态的。甚至每一个教学环节、具体活动内容、什么时间学生发言、教师讲什么都由教师课前做了规定。诚然,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但一味强调预设,实际上扼杀了教学的生命力。课堂是在师生、生生、人机之间的交流中生成的,现时生发的超出教师预设方案的新问题、新情况,蕴藏着丰富的教学价值,在此基础上的生成会令教学产生不期而遇的精彩。如笔者听过一节《夜归鹿门歌》赏析课,前面讲得精彩,学生答得漂亮,可以看出,这节课教师是下足了功夫的,不料有学生突然举手提问:“这个庞德公是不是《三国演义》中的庞德,他不在前方打仗,怎么跑到鹿门隐居起来了?”教师尴尬地顿了顿,最后说:“你提的这个问题与本课无关,希望以后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要打岔!”一个课堂生成的好机会就这样被粗暴地扼杀了。新技术与旧教法的尴尬,如同用飞机拉着牛去耕田一样。
2. 从满堂灌到满堂放
高中传统语文教学重视教法,忽视学法;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重视结果(升学率),忽视过程。有些教师以为使用了多媒体,就达到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整合的目的,认为多媒体作为主要教学手段有利于克服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却走入了另一个极端:从满堂灌变成满堂放,教师成了播放员,学生成了被动的观众,师生被课件左右,被电脑程序牵着走。教师疲于点击鼠标,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受到了剥夺。曾有一次文言虚词复习同课异构活动,两位教师的课件一模一样,一个班对“之”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不好,另一个班则对“者”有些稀里糊涂,但两位教师都将课件从头播到尾,并没有顾及本班学生学情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3. 不恰当地取代学生的文本阅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诵读是一种学语文的好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可是有了多媒体,很多教师上课不读了,即便是适于诵读的诗歌、散文,也听不到朗朗读书声了。少了诵读的语文课,带来的是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退化。
4. 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屏幕限制,不可能在一个画面里同时设计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师们常常把所讲授的知识、概念、关键词分拆在几个画面呈现。但快速闪过的画面造成学生往往并没有看清或熟记学过的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注意到,老区普通高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以为多媒体上什么都有了,上课不重视板书,没有精心设计,随意性大,很少板书甚至没有板书。其实,板书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配合语言、媒体等,运用文字、符号、图表向学生传播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板书设计在课堂教学艺术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了板书,语文教学的魅力会大受影响。
5.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文学理论上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这就是联想和想象的结果。读者也好,学生也好,个体差异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对同一件事物认识上的差别。多媒体课件以直观的形象代替了想象,固然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感知,但过于直观,缺少一个认识过程,从而遏制乃至扼杀了学生的自由发挥,在统一模式面前,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受阻。如我们在鉴赏苏轼作品时,课件中总是出现一个豪情四溢、乐观豁达的形象,以致出现《江城子 · 十年生死两茫茫》之类的思悼词时,学生仍偏执地认为体现了苏轼的乐观豁达,怎么会有绵绵不尽的哀伤和思念之情?
应对策略
1. 由静态教学向动态教学转变
多媒体教学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革新,不仅仅是将简单的技术融合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中去,而且是师生认识论、方法论的变革,以及学习观、课程论上的变化在教育实践中的自然体现。
新课程教学设计是“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始于体现学生学习需求的“教案”,但又不等同于过去的“教案”,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流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多向互动,始终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发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循环中进行。正因为这样,教学设计不应是对课堂情景进行面面俱到的预设,它只能是描述大体的轮廓,而要给学生留有更多的空间,让他们在流动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一堂课的完成,也就是教学设计暂时的终结。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新课程下的教学方案是动态的、多样的、灵活的和粗线条的,而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这种教学设计应如何去操作和实践呢?我们可以根据课标的要求灵活地掌握教学目标,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课堂上,学生的思路就是我们教学的“线索”,我们只是引导学生前进。过去以传授知识与技能为主,现在我们以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己任;过去我们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今天我们陪着学生走向知识;过去我们把教科书作为学生的世界,今天我们让世界成为学生的教科书。
2. 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不能丢
以古诗文为例,其特有的节奏和音韵,即在表达上所造成的一唱三叹、回环婉转、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等,使它具有无限的语言张力。《采薇》运用朗读、吟咏与讨论的方法,在内容上通过反复可以更加深刻地表达战士戍边远离家室、历久不归的凄苦心情。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流逝,时序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音节。在结构上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效果,再加上叠音词,一唱三叹,音节和谐,体现了诗歌的音乐美,写了战车、战马、象弭、鱼服等细节,又用了“四牧业业”、“四牧骙骙”、“四牧翼翼”等叠音词,用賦的手法,写战马之强壮、步伐之整齐、装备之精良,传达出主人公强烈的自豪感、高昂的斗志、必胜的信念和饱满的爱国热情。这样采用诵读法,比单纯的展示讲授,效果要好得多。
又如板书,虽有多媒体课件的主体板书,但传统板书丢不得。教师清晰、工整、格式规范的板书永远是课堂教学的常青树。教师的板书能对复杂的课文内容进行形象化的高度概括,能把繁杂课文的内部关系和逻辑关系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来。对学生而言,易于理解课文内容,便于梳理结构层次,学习如何归纳要点,学习教师认真规范的书写习惯。
3. 与时俱进,积极改变高中语文的教法与学法
由于世界观、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等不同,每个人心目中再现出的作品形象是不同的。在运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应始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能过多地追求直观教学,生硬地把自己心中创造的形象灌输给学生,扼杀学生的创造力,而应将其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完美地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教师的职责是辅导、引导和开导,使高中学生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优秀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视听材料的能力。因人制宜、因文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学资源中的人文精神宝藏,这对中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总之,在遵循学科自身特点、教育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发挥优势,走出误区,信息技术与老区普通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融合必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作者单位:江西宁都县宁师中学 江西赣州市电化教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