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速写
茹清平,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中学语文教研员。他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新课程、新教材培训专家,广东省中语会理事,广东省特级教师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广东省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班主任讲师团成员,广东省特级教师、中学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深圳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主讲教师。
茹老师爱读书,爱旅游,爱写诗。有论著、教辅用书、论文200余万字,课例《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由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曾在全国10多个省市举办讲座30余场,上观摩课50余节;其2012年诗歌作品获全国首届“教师文学奖”。在一首诗中他这样描述:……在古今中外文学的大花园驻足/品味肝肠寸断的凄苦/感受超脱凡世的清远/酝酿春暖花开的向往/汲取五千年中华文化的琼浆/思想在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碰撞中成熟/语言在积累、玩味、比较、运用中个性飞扬/诗意在领略艺术情感中孕育/诗意的人生之旅在语文课堂中起航……
茹老师将“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视若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教近30年,曾经获得过“全国优秀语文教师”,省“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南粤优秀教师”,市“十大杰出青年”、“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区“十大杰出教师”等三十余项荣誉称号。在课堂上,茹老师营造广阔的阅读背景,自由的写作氛围,追寻语文教学的诗意,培养出一个个具有诗书气质的学生。在学生眼里,茹老师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他的脑中似乎装着“百科全书”。他,就是这样一位散发着浓重诗书气息的教育者,醉心于诗意语文,享受一种诗意生活。
解读诗意语文
每个学科都有其特色。如果说,数学注重逻辑性,理化生强调知识性,那么,语文的突出特点就是诗意。上海师范大学刘士林教授在《中国诗性文化》一书中强调,中国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国学大师辜鸿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观点:“汉语是一种心灵的语言、一种诗的语言,它具有诗意和韵味,这便是为什么即使是古代的中国人的一封散文体短信,读起来也像一首诗的缘故。”(《中国人的精神》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6页)
何谓“诗意”?《现代汉语词典》的注释为“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意境”。何谓“诗意语文”?曹明海在《语文陶冶性教学论》一书中这样诠释:“在语文教学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以师生的共同合作、创造为基础的美学追求、生命精神追求,并以此引导整个教学活动向着师生完美的心灵塑造与健康人格培养的方向发展,使师生在其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中获得智慧上的满足和生命成长的欣悦。”(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31页。)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则认为,诗意语文是一个动词,一个过程,你不可能得到她、拥有她,你只能在行进的过程中不断体验她、观照她。在这样一个即时即是的过程中,你发现了自己灵魂深处的一些感动、一些悲悯、一些纯真、一些美好。于是,你在成就诗意语文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诗意人生。
我对诗意语文的理解是:以文本言语为中介,以学生语言学习、语言实践为重点,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多维互动,平等交流,真诚沟通,互相启迪,放飞浪漫诗情,充实睿智感悟,激发豪迈胸襟,领悟语言的魅力,发掘潜藏在语言中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浓郁的诗意,促进学生生命自由活泼地生长的语文学习过程。其要义有二:一是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品味、享受诗意;二是语文学习中习得、熏陶过程中获得的生命感动和生命美感。
诗意语文,强调引领学生走进积淀了五千年民族精魂的中华文化,主张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让其投入情感,细细品味,从不经意的一个汉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中,读出民族文化的印记,获得审美愉悦,对汉语言文学生出一种敬重、一种亲近、一种珍爱、一种惊叹,进而丰润、升格、温暖、快乐自己的人生。
“诗意”是语文之魂,语文之根。少了诗意,语文素养的发展、丰厚语感的提升、人生智慧的开发就无从谈起。
涵养诗书气质
清代陈其元在《庸闲斋笔记·蒋振生书法论》中说:“学者苟能立品以端其本,复济以经史,则字里行间,纵横跌宕,盎然有书卷气。”所谓的“书卷气”即诗书气质。诗书气质不是包装出来的,而是一种表里如一的气韵美、书香味,是饱读诗书后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高雅气质。
如何涵养学生的诗书气质呢?我主张在熏陶、积累、迁移上下功夫。
熏陶,是指引領学生在浩瀚无际的书的海洋里徜徉,熏染古人逸飞的豪情、横溢的才华、博大的胸怀、独特的人格魅力。一个语文老师的诗书气质往往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涵养诗书气质也要在“积累”上下功夫。我所强调的积累,不是“知”的积累,不是机械分割后的穷究,而是“感”的积淀,重在整体的体味和领悟。如何积累?我主张美文勤背诵,时文勤抄写,好句(段)勤模仿,经典日日读,心得多交流,生活勤观察。学生要备齐“读书笔记本”、“美文剪贴本”、“观察日记”、“错题集”,老师经常督促检查,以期养成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迁移”也是涵养诗书气质的好方法。茅盾提倡“穷本溯源”,华罗庚力求“厚书薄读”,钱钟书主张“取长补短”,冯友兰所谓“知音解味”,在我看来,都是强调在读书活动中通过“迁移”来融会贯通,学贯中西,博古通今。“迁移”有哪些方法呢?一是由“读”向“说”迁移。如每节语文课安排“三分钟读书演讲”,或以“我喜爱的一本书或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个场景”为题,转述书的内容;或以“我欣赏(反对)的一个观点或一个哲理、一句名言、一个理论”为题,论证自己的观点;或以“我看宋词流派”、“我看鲁迅杂文”等为题,进行对比分析。二是由“读”向“写”迁移。让学生写读后感,文学短评,将散文(诗)改写成诗(散文),用文言文改写现代文,续写结尾,改写开头,等等。三是由课内学习向课外活动迁移。如演课本剧,围绕某一作家或作品进行专题研究等。四是由书本学习向生活实践、社会交际活动迁移。如,设计南头古城导游解说词;调查街头广告语、店面招牌不规范汉字、客家族习俗等,写出专题调查报告。
信息技术手段为涵养诗书气质搭建了有效平台,利用这个平台,我建立读书QQ群,注册博客,和学生一道推介好书,交流读书心得,发表读书随笔,学生读书的兴趣更浓,收效更显著。我还坚持转录读书类电视节目,如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读书》(原《子午书简》)、北京电视台青年频道《书香北京》、河北卫视《读书》、 上海卫视《今晚我们读书》、上海第一财经频道《速读时代》、凤凰卫视《开卷8分钟》,我精选转录的节目,制作成“读书节目速递”系列,通过QQ群推荐给学生观看。此外,中央电视台组织的一年一度的新年新诗会,我不仅组织学生收看,而且还和学生一块诵读部分诗歌。最近几年,我还尝试通过“微课”向学生介绍读书方法,推荐优秀读物,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营造诗意课堂
有人说,语文课堂应充满浓浓的诗意:涌动诗的灵性,洋溢诗的浪漫,弥漫诗的芳香,勃发诗的激情,流淌诗的旋律,演绎诗的精彩。这一观点“于我心有戚戚焉”。
如何营造诗意课堂呢?
其一,深入文本。要善于发现文章的精妙处,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变文本的“此情此景”为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或喜、或忧、或伤、或愤……从而获得诗意享受。
下面以我《再别康桥》的教学为例来谈谈深入文本对营造诗意课堂的必要性。
课前预习时,大多数同学觉得这首诗很简单,无非是写徐志摩与母校告别时依依不舍之情。为了让学生深入文本,我组织同学们到学校电子阅览室,查阅与《再别康桥》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徐志摩写作本诗时的生活状态,徐志摩的诗歌主张,徐志摩的康桥情结等。学生做了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后,当我追问“徐志摩是否仅仅是在与母校告别”时,同学们做出了诗意的解读:
第一层:告别母校。(生活层面)
第二层:告别甜美的爱情:爱情幻灭的挽歌。(生活层面)
第三层:告别集爱、美、自由于一体的人生理想。(人生层面)
第四层:告别集平等、博爱、自由于一体的社会理想。(社会层面)
第五层:告别的是“精神依恋之乡”。(文化层面)
第五层:告别的是美:美丽的人生境界。(美学层面)
第六层:告别的是“真我”。(哲学层面)
其二,学习语言。
诗意语文立足点是“语言”,强调在语言学习、语言运用过程中品味、享受诗意。因为语言是精神建构的土壤,只有当精神的建构扎根于丰厚的语言土壤时,才能使精神在学生生命中生根、发芽,否则,精神便成了符号,成了空洞的说教。
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引导学生细品慢嚼,在特定情境中,领悟作者用词的精妙,开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题和文化传承,感受母语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母语的热爱,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滋润言语,培育心智。日积月累,学生的言语就传神了、丰满了、美丽了。
如,孙犁的《荷花淀》一文,写水生报名参军,回家向妻子辞行时,水生嫂说了这么一句话:“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教学中,我这样设计:如果把中间的句号改成逗号,该怎样读?请试一试。通过品读、讨论,学生领悟到标点符号的妙用。此处用句号,语义切分为两层,第一层刻画出一个在党的教育下成长起来的深明大义的先进妇女的形象。第二层,刻画出水生嫂的另一面,丈夫要离开自己了,自己的不舍,以及在丈夫面前的示弱,撒娇。一个句号的妙用,让人物形象更丰满。
一个标点符号尚且蕴含如此丰富的意义,一篇文章的词、句、篇可供品味的地方就更多了。如果能关注字词句篇背后的情字(情感,情操,情怀等),就找到了语文的根,就找到了生命的根,就可寻觅到语文教学的诗意。
其三,诗意表达。一方面老师要自觉锤炼课堂语言,力求准确生动、流畅优美,具有诗一般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为学生诗意地表达创设机会。如我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曾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将课文内容归纳一下。
生一:第一段写秦国和晋国围攻郑国,第二段写烛之武接受任务,第三段写烛之武劝退秦师,第四段写晋国撤走军队。
师:基本把握了课文内容,但语言不够简洁,有谁能用四字句概括每段内容吗?
生二:第一段写秦晋围郑,第二段写临危受命,第三段写智退秦师,第四段写晋国撤围。
师:这样概括简洁多了。我们再来挑战一下自己,为每段拟写一副对联,要求:能准确概括每段内容,符合对联要求。
学生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后归结:第一段写“大兵压境,小国告急”;第二段写“郑文公诚心悔前过,烛之武大义赴敌营”;第三段写“勇士闯虎穴,巧言退秦师”;第四段写“秦穆公度势盟郑,晋文侯审时班师”。
其四,适度拓展。一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一定的张力,能够把学生的视野由课内引向课外,由阅读引向写作。
如,教学杜甫《蜀相》的一个教学环节。
师:学习诗歌,我们应养成摘抄、点评的好习惯。我们可以就所学的某首诗歌进行赏析,写评点或随笔。如:乐景衬哀,倍增其哀——谈“空”“自”的表达效果;寻找“对接点”——借古抒怀诗探微;因“寻”生悲,悲由“寻”来——“寻”之妙用管窥。还可以通过其他一些方式与作者对话。如:为诗人拟对联、拟颁奖辞;选取一个角度,进行专题研究;多角度了解作者及其作品,写散文、诗歌等。下面是老师读了《蜀相》之后写的一首诗《倾听杜甫》,请同学们读一读,体会老师是如何解读杜甫的。(投影)
其五,张扬个性。创设平等开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用心灵去感悟作者的精神世界,用自己的语言去品评鉴赏,鼓励学生在文本内部的空白处、未定点,做出独特的语义填充。倡导个性化写作,自由写作,以我手写我心,在学做人中学作文。
著名詞人蒋捷有这样一首词《虞美人·少年听雨歌楼上》:“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学过这首词后,学生赵越模仿其意境,创作出新的作品《少年听雨》:“红烛。红帐。红光 /映红了。少年的遐想/烟雨楼台的惆怅 /在歌声、笑声中飞扬/江南。江北。江水 /冲刷壮年的脊梁 /航之雁穿过低云的迷茫/唱着秋风不懂的空旷/禅房。禅境。禅心/呼唤着暮年的安详 /是谁赐予的白发 /是情。是怨。或是时光/不记得有几夜的思念/只记得。恍惚中。雨/已伴谁 /走完了梦乡/走到了天亮……”
在我的课堂,吟诗作对者有之,填词作赋者有之,写小说编戏剧者有之,写武打小说、文言文系列作品者有之。广阔的阅读背景,自由的写作氛围,培养出一个个具有诗书气质的学生,不少学生出版个人的诗歌、散文作品,涌现出不少校园诗人、作家,有不少人因文学特长而被高校录取。
享受诗意生活
从教近30年,被我视为精神财富的不仅包括“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之类的荣誉,大大小小的一些论文、论著,厚厚的数十本教学随笔,还包括那些抒发个人情感的数百首小诗。但沿着这一页页的诗阶,我却清晰地看到了自己初上讲台的青涩,风华正茂的傲骨,人到中年的沉稳。这些诗歌让我贫瘠的日子多了一些温暖、快乐,让我平凡的教育教学多了几分诗情、诗意。
我用诗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如2012年5月1日,是我与妻子银婚纪念日,一帮朋友前来祝贺,觥筹交错,好不热闹。与妻子相濡以沫、互敬互爱的往事历历在目,我百感交集,作一首《银婚纪念日有感》送给妻子:“沐雨经风廿五秋,粗茶淡饭乐悠悠。人情冷暖同体察,世事浮沉共戚休。侣燕垒巢情契合,鸳鸯交颈气相投。夫妻执手并肩老,夕照辉煌眼底收。”
用诗和学生交流对话。记得一个端午节,我与学生共同表演自创的诗歌,用“吟诗会”的形式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我的诗歌很简单,题为《端午节偶感》:“玉粽几粒桌上摆,龙舟千艘水中游。时人尽夸蒲酒美,谁解屈子汨罗忧?”而我的学生的诗作却精彩纷呈,特别是赵越的《寄屈原》,形式、内容均令人啧啧称奇——
江
水逝,神伤
忠魂怨,楚天苍
玉粽含泪,龙舟赴汤
离骚路漫漫,天问夜茫茫
日月飞梭有恨,春秋代序无常
一片丹心终迟暮,两袖清风入骨凉
“惟楚有才”豪放,“惟我独醒”痴狂
屈身乱世间,原属汨罗浪
空留华夏,世代兴亡
月断肠,泻寒光
求索,归乡
伤
诗意何止在语文课堂?学生家长会,我在黑板上拟写一副对联:“茹苦含辛无怨无悔只为孩兒成龙成凤,呕心沥血有酸有甜但求弟子立德立功。”并让学生也给自己拟写一副。高三了,有位学生不思进取,常常不交作业,屡屡受训却无悔过之意,我请来学生家长,与我一道和这名学生交心谈心,这位学生痛改前非,学习成绩提升很快,我于是写成一首小诗送给他:“莫怨为师嗓门高,龙门之跃实难熬。年年应聘艰辛路,多少男儿泪如涛。”这位学生至今珍藏。学生的毕业合影,我为之配诗:“三年书声催朝阳,千日灯火逐星斗。诗意校园桃李壮,如花岁月歌声悠。离人何用多情泪,携手同登诺亚舟。一笑嫣然老树下,且拥师长倩影留。”
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成立历届“茹家弟子”群,把他们语文学习的经验、教训,传递给学弟学妹们。我的一些诗歌常为弟子而作,因而,弟子们常常是我的诗歌的第一读者。当然,弟子们也频频诗文相赠,虽多有溢美之词,我也权当是对我的一种奖励。遇到教学中的困惑,生活中的烦恼,读一读学生的诗,困惑、烦恼便远遁他处,不知所踪了。从学生的诗作中,不难看出学生对老师的那份敬重与感激。记得一年教师节,我收到一首题为《老师,我想对您说》的诗:“若不聆听您的讲述/思想或许还是一片荒芜/那平凡的话语/如同曼妙的音符……”
这些平凡的小诗,给我带来快乐,也带来欣喜。2012年,我选取几首小诗参加全国首届教师文学大赛,参赛者高手云集,我的诗居然忝列获奖者之列,颁奖会上,《诗刊》编委、《诗探索》主编,著名诗人林莽亲自为我颁发了获奖证书、奖品、奖金,并用“立足生活,情感真挚,典雅蕴藉”这十二个字高度评价了我的作品。
教师的生活也许枯燥、单调,但“坚守诗歌,悠悠唱响水之高歌,思想可爱的家乡,记录我生活、居住、工作、学习中所发生的喜怒哀乐,熔亲情、友情、爱情于一炉,仍然是我的选择”(诗人大卫语),我很享受我的诗意生活。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南山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