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珍
当今的幼儿教育,正不断地走向生活,走向可持续性,正愈加注重幼儿的参与,注重培养终身受益的品质。而让幼儿自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将作为最根本的能力之一,其本身也是一种终身受益的品质。老师是“授人于鱼”还是“授人于渔”,是强调幼儿“学会”还是“会学”,是注重“掌握知识”还是“建构知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努力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抓住契机 自主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们经常在不断地发现、惊奇与猜测,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他们的问题没完没了并由此从生活中生成了许多不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往往又是最能体现幼儿的需要,最能反映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水平。例如,幼儿对各种昆虫似乎有着天生的好奇,当他们热忠于捕捉虫虫、观察、谈论虫虫的时候,一个有关于“虫虫”的主题也就产生了。而对于此类生成性的主题,教师更应也更适于顺应幼儿的兴趣,引导他们在好奇心、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围绕主题展开自主学习活动。
(一)、自主准备 相关资料
每一主题总涵概着特定的对象、内容、知识点,在明确了主题之后,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幼儿自主地去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而鉴于幼儿的年龄特征,此类自主学习可以在教师的协作下、家人的帮助下共同完成,但协作与帮助不等同于包办代替,应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以幼儿的自主活动为中心。它的实施途径也是各不相同的,信息可以来源于图片,也可以来源于网络资源、视听音响……例如,在“虫虫”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网络搜集到了蚂蚁、蚱蜢、蟋蟀等的图片,知道了它们各自的名称;通过录象找到了毛毛虫到蝴蝶的演变过程;通过图书、标本熟悉了蜻蜓、蜜蜂、蝉的外形特征……在获取信息、了解信息的同时,他们也产生了更多的疑问,他们想知道还有哪些动物象蚂蚁一样有触角?触角有什么用?他们想知道虫虫们是怎样交谈的?……
由于这一过程完全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在尊重幼儿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幼儿始终都保持着高昂的兴趣,这也就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更积极、更主动。而在自主准备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也渐渐地学会了查询工具书,学会了收集、阅读资料,学会了怎样面对问题,也使他们的潜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发挥,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交流 分享信息
幼儿搜集相关信息的过程,就是其自主学习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他们又产生了新的好奇,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也成为了维系幼儿认知活动的重要前提。而为其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让其在宽松、自主的环境中对各自收集的途径进行交流,以作借鉴;对各自收集的信息进行探讨,实现资源共享,就显得极为必要了。例如,在有关于“虫虫”的“新闻发布会”上,大家兴奋地看着同伴收集的图片;轻轻地触摸着虫虫的标本;热烈地交流着各自的发现。为自己的资料受到大家的关注而自豪着,为同伴提供的信息而惊奇着。于是,在无拘无束的看看、听听、讲讲中更多的幼儿知道了椿象、蝴蝶、螳螂象蚂蚁一样有触角;知道了蝉、蟋蟀、蚱蜢都会“唱歌”;知道蜜蜂跳舞是在通知同伴去采蜜……
幼儿正是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经受着大量相关信息的冲击,自主地选择、建构着想要获取的知识。而在这种自主交流中,他们体验着如何向同伴学习,感受着相互探讨的益处,分享着发现的喜悦,在自主交流中他们的交往能力得以锻炼,表达能力得以提高,思维能力得以培养。
二、因势利导 师幼互动
教师承载着教育的目的性,幼儿显示着发展的可能性,正确处理好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关系,既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可以使幼儿的学习更有价值,使幼儿的发展更有意义。
(一)合理引导 适时推进
自主学习并不等于放任自由,好奇心、探究欲望促使主题的生成与维系,但要让幼儿的认知活动不断展开与深入,要使幼儿更好地建构知识,则还需教师的引导与推进。例如,随着幼儿对虫虫的了解越来越多,“虫虫回家”“虫虫运动会”“找朋友”等一些根据特征、习性进行分类的活动也就在不断深入的提问中产生了。在每一次活动中,幼儿都对“虫虫们喜欢呆在哪里?”“虫虫是怎样移动的?”“哪些虫虫是益虫?哪些是害虫?”等一系列开放性的问题作出积极的响应,他们热烈地讨论着,认真地比较、概括着,就象是一幅拼图在不断的向外拓展。而当幼儿对蚕宝宝的生长变化显示出惊奇时,适时出现的实物又唤起了他们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他们仔细的观察着,认真的记录着,高兴的发现着……
幼儿的活动常常受到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的左右,他们对事物的探索往往缺乏深度,而由于缺乏经验,不能灵活运用已有信息,也致使他们的探索容易停留在表面。教师富有层次的问题、适时出示的材料,无疑是在信息之河上架起的一座座桥梁,它牵引着幼儿向教育目的渐进,而行进的过程则充溢着幼儿的自主探索与建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需要的是点拨,而不是包办代替;是提示,而不是过多的干预;是引导,而不是没有建设性的提议。也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方法在不断完善,他们的自信在不断激起。
(二)多元整合 协调发展
整合是整体形成的环节和过程,在具体的认知活动中,我们不仅需要目标的整合,也需要内容、方法、形式及手段的整合。例如,在“虫虫”这一主题活动中,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又适时地进行了“你唱我也唱”、“虫虫日记”、“虫虫字报”、“我来给你照张像”等活动,活动涵盖艺术、语言、健康等多个领域,促使幼儿积极、自主地动口、动手、动脑、动身体,体验学习的乐趣。
好奇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教师的艺术就在于捕捉幼儿的探究欲望,并抓住这一契机,把活动的主题变为幼儿感兴趣的问题,从而唤起与维系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中让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生活;在师幼互动中激发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目的性与发展的可能性之间寻求平衡点。
作为成人的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潜能,尊重孩子不同的特点,放手让孩子去探究、去合作、去学习,使孩子真正成为学习和活动的主人。
【作者单位:吴江市同里镇中心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