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山宇
“建构式生态课堂”是连云港市教育局在全市推广的一种全新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在“自学质疑、交流展示、互动探究、精讲点拨、矫正反馈、迁移运用”六模块的课堂基础上提升而来的。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定明确、具体、适切的教学目标,灵活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设计合理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师生共同营造的适宜的课堂生态环境中获得知识、能力与情感协同发展的课堂。小学语文学科是基础性、人文性、工具性相统一的学科,在基础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对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理念、教学结构、组织氛围这些相关的教学行为进行研究和反思,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结构量化,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体会。
一、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是否构建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师生之间通过建立平等、民主、自由、宽容、鼓励和帮助的“伙伴”关系,教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在教学中应不断反思:
(1)是否做到了把学生看成是语文生态课堂推进过程中的主体,使语文生态课堂教学定位于平等的对话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积极、主动、平等地参与对话,促使他们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动态之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和权利展示自我,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于个体进步和创新。
(2)是否做到了让教师成为语文生态课堂的服务者、引领者,主动地与学生平等对话,并把学生看成是与自己站在同一战壕中的战友,与学生“亲密接触”,收回“话语霸权”,从而使学生能投入地读、专注地思、主动地学、轻松地得,在读、思、学过程中找到对话的切入口,实现学生与教师、文本的沟通,从而产生个性化的理解。
(3)是否做到了让文本成为语文生态课堂中对话的媒介。不断挖掘、拓展、创新、超越,以满足更深层次对话的需求。使学生在学、思、说的过程中,进入文本世界,超越文本资源,掌握教材以外的更多知识,形成更完善的技能。
二、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是否培养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1)是否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小学生亲身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使教材贴近生活,激发学习动机,激起求索热情,切切实实地去阅读,自学未知的知识,直接感受与吸收课文语言,实现真情体验、真情交流。
(2)是否在日常教学中培养了学生敢问,好问,善问的好习惯。上课时,是否注意了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有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等。
(3)是否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是否注意开展集思广益的合作,集中每个学生的智慧,广泛吸收有益的意见。是否关注了每个学生的特长,让学生取长补短,合作完成学习任务。是否注意了优差搭配合作,使学生相得益彰,优差共进。是否给学生充分展示的机会,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
三、在生态课堂中教师是否对学生进行了多元、多样、自主的评价
对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从多角度进行多样化的评价,能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潜能的形成与释放。
(1)是否将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开展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是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而采用的重要手段。要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和敢于负责、善于欣赏、乐于分享的态度,并教给学生互评的方法,应经常性地开展互评活动。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其评价较为全面,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找到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
(2)是否将阅读、思考、比较、发言评价相结合
阅读的过程是知识积累内化的过程,教材是语言文字训练的“例子”,以“例”导“法”,是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之一,让学生运用边阅读边批注的方法能更有效地读懂课文内容。学贵多思。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展开,思维的训练,效益如何,“导”是关键。“导”始终要落在“思”上,使思考有根据、有方法,体现准确性、科学性、独特性。有比较才有鉴别,也才能有发展。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同一问题多种答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比较中辩优劣,定是非,教师不能“一锤定音”,而应进行比较评价,再做出最后结论。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评价也不可小觑,老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做到及时评价,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积极的激励作用,及时的诊断作用,快捷的调控作用,互动的交流作用。课堂上及时、到位的评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是否将多元性评价和情趣性评价相结合
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这要求教师重视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牢固树立多元解读的理念。情趣性评价要求教师能深入解读,感悟课本,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些理性与机械,多些感性与灵动,少些程序性,多些情趣性,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只有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积极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建构式生态课堂的要求,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通过自评、互评找出自身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大村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