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红 刘春
[板块一] 开门见山,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第24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生读课题)
师:诗题比较长,共有九个字,要读好它,停顿很重要,请再读一遍。
生: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师: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
生:这首诗是写早上走出净慈寺送别林子方的事。
师:你从哪儿知道了这是在早上发生的事呢?
生:晓就是早上的意思。
师:理解非常准确,那么是谁走出净慈寺呢?
生:是作者杨万里。
师:这点非常重要,把它补充进去,这样意思才完整。题目我们明白了,请大家再读诗题,把它的意思明明白白地表达出来。(生读)
【评析】朱老师开门见山,从诗题入手指导学生读好题目,理解题旨,不绕弯子不啰唆,从学习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了“让学”的教学理念。
[板块二] 诵读诗歌,理解诗意
师:同学们,我们读古诗和读一般的课文不一样,古诗有它自己的节奏和韵味,在古代,人们将第一声、第二声的字称为平声字,老师用“—”来表示;将第三声、第四声的字称为仄声字,老师用“|”来表示。为了帮助大家,我把每一个诗节中的平仄标注了出来。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我的手势读出诗的快慢起伏。(课件出示)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练习朗读,并根据课件提示自己边打手势边读。)
师:下面我们合作来读。同学们读诗句,老师来和每句诗的最后三个字。
生:毕竟西湖六月中。
师:六月中——
生:风光不与四时同。
师:四时同——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无穷碧。
生:映日荷花别样红。
师:别样红——
师:有没有注意到老师读的和你有什么不同?
生:老师把“中”“同”“红”这三个字读得特别长。
师:你听得非常认真,你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样读吗?
生:因为这三个字押韵。
师:说得对!这三个字是这首诗的韵脚,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以把声音拉长,把音节读清楚、读完整。下面咱们换过来,老师来读诗句,你们来帮我和每句的最后三个字。(播放背景音乐《望江南》,师生合作诵读。)
【评析】“课标”第三学段要求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其中的语调、韵律和节奏都属于“诵读”的要点。高年级学生基本都能达到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但是朱老师的教学并未止步于此,而是从古诗的停顿、平仄与韵脚入手,用形象生动的方式,带领学生层层深入地学习诵读,感受诗歌形式上独特的美。
师:我们在课堂上学习诗歌,除了诵读,还要理解它的意思。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过了,现在请你把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词、句的意思说给同桌听,有不理解的就向同学请教,如果小组内两个同学都不懂,就拿出来全班交流。
生:我不理解“四时”的意思。
师:有谁可以帮助他吗?
生:“四时”就是“四季”的意思,在这里指除了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生:我不理解荷叶怎么能“接天”呢?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荷叶是长在水面上的,它怎么能够“接天”呢?
生:我认为是因为荷叶面积大,远远望去仿佛与天相接。
师:是啊!正是因为西湖荷叶面积大、范围广,所以远远望去仿佛与天相接。
生:“映日”是什么意思?
生:在阳光的照耀下。
师:这是什么时候的太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是早晨的太阳,从题目中的“晓”字就可以知道。
师: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方法可以经常运用。下面同学们带着你对诗歌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首诗,相信你的感觉一定又不一样了。(生诵读全诗)
【评析】这首诗平白如话、浅显易懂,朱老师没有对诗句进行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而是先让学生自行理解、同学交流、提出疑问,教师再有重点指导,将重点词语提取出来着重理解,在理解的时候还注意将词语放到整体诗歌中去,把握在具体语境中的形象意义,保持了意脉上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不仅符合“课标”“领悟诗文大意”的要求,也尊重古诗特有的言语形式和美学特质。
[板块三] 想象情境,体会情感
师:这首诗同学们已经反反复复读了几遍了,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我觉得西湖很美。
生:我感觉作者很喜欢西湖。
师:(出示前两句诗)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情感?
生:作者特别喜欢六月的西湖。
生:在作者心目中,六月的西湖是最美的,最与众不同的。
师:(板书:不同)你们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这种感觉的?
生:从“毕竟”和“风光不与四时同”,作者说“到底是六月的西湖,风光和其他时候的西湖都不一样,”能看出特别喜欢六月的西湖。
师:(播放西湖风光片)西湖风景迷人,四季如画。每个时期的西湖都美得令人沉醉。可诗人杨万里却偏偏认为,只有六月的西湖最美、最与众不同。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六月中的西湖吧。
生:我仿佛看到碧绿的荷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红艳。
师:诗句中的哪个词最能激发你的想象?
生:“接天”这个词,让我看到了荷叶无边无际,面积非常非常大,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生:“碧”这个字用得特别好,写出了荷叶像碧绿的翠玉一样油亮油亮的。
师:在“碧”字之前,又加上了“无穷”二字,带给你什么新的感受?
生:那绿无穷无尽,像绿色的海洋。
师:把你看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吧!
生:接天莲叶无穷碧。
师:西湖的荷叶面积之大、范围之广,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在这一片碧绿之上,同学们还看到了什么?
生:荷花分外娇艳,在朝阳的映照下显得特别红艳。
师:你觉得它红得像什么?
生:红得像火。
师:那么热烈,那么绚烂。
生:红得像孩子们的笑脸。
师:有没有想过花儿为什么这么红?
生:因为是在朝阳的映照下,早晨的太阳红彤彤的,不那么刺目,在它的映照下,荷花显得特别红艳。
生:因为荷花非常多,一朵荷花的红可能有限,但千万朵汇聚在一起,就显得特别特别红。
生:还因为是在荷叶的映衬下,俗话说“红花还得绿叶配”,有了荷叶的碧绿,就更加衬托出荷花的红艳娇美。
生:我认为因为这是六月的荷花,六月正是荷花开得最旺盛的季节,它仿佛要把它的最美的一面尽情地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
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在朝阳的映照下,在绿叶的映衬下,荷花显得更红了;而有了红的点缀,荷叶也显得更绿了。一红一绿,色彩对比那么大,给我们视觉带来强烈的冲击。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这些都表现出来吗?(配乐学生感情朗诵)
【评析】一首经典诗歌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广为流传,必定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文学艺术价值。朱老师敏锐地抓住了“不同”这一诗眼,先指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体会出作者对西湖“不同”的喜爱之情,再围绕“毕竟”“接天”“无穷碧”“映日”“别样红”等关键词语,具体品味六月西湖“不同”在哪里。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朱老师先是呈现了美轮美奂的西湖其他季节的景色,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激发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接着,朱老师出乎意料地只出示了诗句而非画面,用“诗中有画”这一古诗特点作为指导,帮助学生通过诗句去想象画面。这一画面与诗句的转换让学生感受到新奇和挑战,充分调动了学生想象诗境的积极性,并为学生指明了想象的路径。
[板块四] 质疑探究,想象拓展
师:下面请大家再来看看整首诗,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
生:刚看这个题目,我们都会认为它是一首送别诗,为什么诗中写的全部都是景色呢?
师:是啊,为何题目中有“送”而诗文中却只描绘了西湖的美景,只有赞美之情,没有送别之意呢?请大家大胆猜测,谈谈自己的想法。
生:我认为作者是想用西湖的美景来送别自己的朋友。
师:嗯,以美景相送,希望朋友能记住这美景,留恋这美景。
生:我来补充,作者是用美景来表达对朋友的感情。
生:从“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我体会到作者是希望他和朋友的友
课例展台
情能像这接天的莲叶一样永世长存。
师:真好,同学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很有见地,很有勇气。事情的真相到底如何,杨万里为什么以写西湖美景的方式来送别友人?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不过这个没关系,因为有了杨万里的这一送,给西湖留下了一首经典诗篇,给我们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而其中的秘密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探究,让我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吧!
【评析】“学贵有疑”。此诗在送别诗中独树一帜,朱老师大胆引导学生发现诗题与诗句之间看似脱节的关系,去猜测、理解诗人的创作心理与情感,形成作为读者的合理诠释。从学生的回答可以看出,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是合乎情理的,是深刻的、到位的。难能可贵的是,朱老师没有刻意地规定标准答案,而是尊重了诗歌创作的多元性与开放性,鼓励学生根据文本信息自主探究,大胆解读,让课堂教学成为了新的学习起点,让诗歌学习有了延续与拓展。
(作者单位:徐州市泉山区文教体局教研室、徐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