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
一、 设疑激问
【案例一】《鹬蚌相争》
师:“弱”这个生字,怎样写才好看?(映示范字)
生:“弱”字左右一样,竖中线把它们各分一半。
生:在写这个字的时候,注意左边略窄,右边略宽。
【案例二】《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映示刷红生字:“稠、瞻、搬、繁”
师:这是四个生字,笔画都很多,怎样才能写得好看呢?
生:笔画多的字,要写得紧凑些。
生:左右结构的字,要写得左窄右宽。
【案例分析】以上两处设计,均体现了教师对字情、学情的充分思考。“弱”字是《鹬蚌相争》一文中的生字,读音和字义都很简单,但书写美观相对较难。于是,教师要重点指导写好字形。《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共5个生字,教师在板书课题时,已经指导写正确“龄”字,而剩下的“稠”“瞻”“搬”“繁”四个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笔画较多。由此设计的教学目标不是指导写好某一个字,而是学习写好这一类的字。通过学生观察交流,不难发现学生对写好这一类的字缺少方法。两则案例中,教师都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在揭示写字要领前,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理论“喂给学生”,而是设疑激问,让学生自主探究,独立观察,尝试解答。
二、 精心指导
【案例三】《鹬蚌相争》
师:还记得二下《练习7》的“写好铅笔字”吗?(“朋、竹、斑”)
(映示小提示:一个字里有相同的部件,写法不一样)
写好这三个字的要领是什么?
生:一个字左右部件相同,要左收右放。
师:对。看老师写“弱”字。(注意左收右放)
【案例四】《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师: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写字方法,叫做“避让”。(课件映示)你们看,“稠”字由“禾”和“周”两部分组成,可是这样写不好看,哪一笔需要避让呢?
生:“禾”的捺要变成点。
师:请你仔细观察剩下的三个字,找出避让的部件或笔画。
生:“瞻”字,目字旁要写得窄些,而且位置要往上靠。(师演示动画)
生:“繁”字,左上角的“每”少了勾。(师演示动画)
师:横折钩变成了横折。为了避让谁?
生:避让“糸”底。
生:“搬”字中间的“舟”横不出头。
师:(演示动画)笔画多的字,不仅结构要紧密,还需要彼此相让,这样才能和谐美观。
【案例分析】中年级写字的重点,从低年级的基本笔画,转移到各部件的组合搭配上来。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学生实际写字的难处,对症下药。以上两则案例,采用的是提示要领的方法,侧重指导学生写好“这一类”的字。“案例三”中,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二下练习中对此类汉字书写的小提示,既复习了旧知,引导学生学会迁移,又提醒学生关注汉字的字形,帮助学生写好汉字。“案例四”中,有些字结构复杂,不可能面面俱到去分析,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学习“避让”的方法,即笔画多的字,不仅结构要紧密,而且需要彼此相让。通过“稠”字的演示,引导学生自主观察,从扶到放,掌握避让的方法。对于这些新学的汉字、难写的笔画、部件,通过教师的课堂范写或板演作重点指导,学生从中了解了笔画的变化,逐渐掌握关键笔画、重点部件的基本写法,达到了写一个字,带动写一类字的目的。
三、 学以致用
随堂练字,教师要在实际操作中,检验指导方法的掌握情况,达到学以致用。写字时要做到“一看二写三对照,一个要比一个好”。先摹后临,临摹结合,由浅入深。如果是描红,要求学生一笔一画,边写边体会、记忆范字的书写要领和字形。描红后,在田字格里进行练习,要求学生尽量写得像,以检测和巩固描红的效果。临和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写字指导中,多元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写字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观察、欣赏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比如,在《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生字教学片段中,教师把四个学生写的字,映示在屏幕上,让大家围绕“避让”进行“品头论足”。教师相机小结:你看,写字不就和做人一样吗?因为谦让,变得和谐。如此,学生不仅牢牢掌握了“避让”的写法,还感受到了汉字之美。除了学生的自评互评,教师的点评也十分重要。教师要抓住写字要领,进行恰当的、鼓励为主的评价,在点评后,可以适当安排再次练写,巩固方法。
(作者单位: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