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产业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5-01-14 18:26
居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产业化住宅建筑

住宅产业化引领下的建房模式,被形象地称为“搭积木式”建房,它颠覆性地改变了传统的建筑造房模式,通过模块化的现场材料拼接,实现从建造房屋到制造房屋的转变。

法国、日本、德国等工业发达国家住宅产业化起步较早,其发展程度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副主任文林峰表示,世界上许多住宅产业化先行国家的管理方式和建筑体量虽然不尽相同,但在两个发展契机上却几乎都保持了一致,一个是保障房的大量建设,一个是人工劳动力成本的上涨,而我国当前正好同时满足了这两个条件。

首先,保障房建设由政府主导、量大面广,适合推行标准化、产业化的建设模式。其次,劳动力成本的飙升也是促进行业“快马加鞭”向住宅产业化靠拢的重要原因,这种市场机制的作用比任何行政措施都有效。再者,从大环境来看,全社会自上而下对于建筑品质和低碳环保的追求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预期。最后,从推进意义来看,实现住宅产业化是建设“两型”社会、加速“三化”发展、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这也是从中央领导到地方的主管领导非常重视住宅产业化的重要原因,不仅仅是从我们建设领域自身考虑产业化发展情况。

纵然,发展住宅产业化的必要性和巨大潜力已日益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但理想和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近日,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召开的“中国住宅产业化联盟筹备会”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分析道,目前我国住宅产业化仍存在标准化滞后、软件非常缺乏、关键技术创新不足、住宅产业化与绿色建筑结合不够紧密、产业链脱节、场地和运输受到限制等问题,以及技术、认知、成本和客观发展规律等威胁。目前住宅产业化存在的明显欠缺,应该引起全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清醒的认识。

世界各国的住宅产业化各有千秋,成就斐然,但皆是建立在长久、有效、务实的积极努力下。目前,各地的住宅产业化项目也都在起步阶段,后起城市也都在向先行城市学习的同时不断探索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在宏观上,必须加强政府导向、政策支持、技术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力度,建立产业化住宅的研发中心,完善产业化住宅的各项地方标准。在微观上,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生产技术,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加强施工队伍、管理人员、设计人员和监理人员等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产业化住宅建筑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Jaffa住宅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建筑的“芯”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