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艺术设计需要本土化语言

2015-01-13 08:50张咏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本土化艺术设计理念

张咏

摘要:自古以来,文字就是传播思想的载体,文明的传播需要文字。人类的思想也是包含在文字中,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而对于自己的思想最准确的表达当然是自身所熟悉的语言文字和表达方式,即我们所说的本土语言。运用非母语表达容易产生误解,这不是我们艺术设计的依据,要想找到依据,我们的艺术设计需要本土化。

关键词:平面设计;本土语言;处境;整合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333-01从我们学平面艺术设计的那天起,我们所熟识的一些设计大师,一些出名的作品就是国外设计家的。自从近代中国衰落,我们被半殖民化以来,诸多东西都是学习的外来"舶来品",我们值得骄傲自豪的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衰落,我们学会了"崇洋媚外"。我们张口就说的是那些外国设计,而相对于本国的传统的设计、传统图案、传统艺术我们却充满了鄙视,不去欣赏。我们用自己的嘴来抨击自身的设计,称赞别人的东西。我们以能说出别人的优点而沾沾自喜。我国的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奈何没有传承,没有发扬。我们的设计怎么会沦落到今天的这种地步呢?我们的号召力呢?我们的凝聚力呢?经过反思之后,我认为,我们需要为我们的设计找到依据,我们需要用我们自身的本土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

1.本土设计艺术语言的处境艰难

就像教师传授学生知识一样,虽说非专业的教师也会,但只有专业的教师才能更好的传授知识;就像我们的唐诗宋词翻译成其他语言就失去了它的美感一样,我们的平面艺术设计也需要以本土语言为依托才能更好地发展。在今天,西方世界主宰了话语权,他们掌握着更多的主动权,我们虽然承认艺术的多元性,文化的多样性,但是我们由于不能掌握主动权,加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我们的文化不能产生共鸣,以至于学习人家的设计成为主流。今天的西方几乎影响了世界上的所有的民族,当然也包括我们中国。在这种强大的影响下,我们要想有所突破发展,发挥我们自身的影响就显得举步维艰。更有甚者,用包含有西方思想和价值观的意识来判断我们本土的语言设计。举个文化上的例子,我们中国的文学家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为最高荣誉,可是尤他们西方的思想判断我们中国的文学就是准确的吗?这只会迷失我们自己的方向。当然,文化的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我们能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再谈谈艺术品,我们在大街上、商店里、橱窗里看到的工业艺术品,它们或粗制滥造,或精美无比,但是都丧失了古典的生气灵动,它们只有一个名词,那就是"山寨"复制品,真品可能只有一个,但"复制品"却可以有"私人定制",想要多少,有多少。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产品的无穷复制,使我们的生活被无情地同化,我们失去了特性。"中国制造"就是对我们的廉价艺术印刷品的最佳写照,我们可以在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方看到我们的畅销廉价货。如今大工业生产所带来的便利,我们深受其利,也深受其害。因为这种无选择地商品化掌握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手中,我们没有主导权。西方国家的思想意识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甚至是无意识领域,它使我们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僵局中,我们无力改变,只能接受,从而造成了世界上最深刻的分裂。我们的艺术设计理论在今天看来是被压迫的,是处于弱势的,在这种设计处于主流影下的情境下,我们的设计理论是处于缺少的状态。因为,他们把自身看成是"超文化"的理论,其他的意识形态都必须臣服于他们的价值下。在这种现状下,又有何公平可言。相反,我们还习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批判我们自身的设计理念,而对于不懂得则不予置评。所以我们的设计理念陷入了模仿,自身没有创新的窘境。

2.艺术设计的"本土语言"需要发展

"本土语言"指的是由我们本身的特定历史文化、生存环境和民族、民俗等因素基础上所形成的属于我们的话语方式和表达习惯。只有"本土化"的设计才是适合我们自己的设计语言和表达方式。前面提到文字语言是文化的传承的重要载体,我们的设计者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所设计的作品思想要适合他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来体现,这种习惯的表达方式即我们的中国化的本土表达方式。我们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渊源流转历经千年而不衰,中国虽说被半殖民化过,但本土文化的影响力依然深远,凝聚力依然强大。我们可以想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本土的设计理念将形成一种独立的形态展现在世界舞台上。

"本土语言"设计的强大生命力在于他的"求同存异",不单单是"哗众取宠"的流于形式,也不是简单地是排除外来设计理念,而是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状况,只有在多种话语的多元共生中,我们的本土设计理念才能保持活力,才不至于是一潭死水。

3.本土设计语言的提升

古代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的精髓历经千年而不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本土设计语言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的设计者拥有着无比宝贵的资源。我们在设计中应该继承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对传统文化倍加珍惜。另外,不是所有的中古文化都是优秀文化,我们只有继承优秀的部分才能提升本土设计语言。

"本土设计语言"的提升还有赖于外来文化的吸收。我们在建设"本土语言"设计理念的过程中,应该抱着质疑的态度,质疑西方外来文化为何能作为一种"超文化",我们该怎样找出它的局限性,他们为何能解释判断我们的本土情况?毕竟西方国家评价我们本土的设计理念,是站在西方国家的立场上,都是西方化,不属于我们本土。怎么才能提升本土设计语言,这就需要重新构建,这个重构的过程就是我们吸收外来优秀理念,把他们内化整合为我们本土设计的过程,这个过程提升了我们的本土设计,成为我们自己的风格。 艺术之所以被称为"艺术",在于它独特的审美性,只有能够被人欣赏才能称得上是审美,而这种审美性来源于我们所熟悉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即本土化的语言,也就是我们的母语。只有运用我们的母语,我们创造的设计才能被我们自身欣赏,找到自身熟悉的东西,成为我们表达情感的寄托,引起与之所熟悉的人的共鸣,成为真正的不可被淹没的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本土语言的提升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可急功近利,不可简单地模仿,只有共同的努力探索才能走向成熟。

猜你喜欢
本土化艺术设计理念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星.云.海》
《花月夜》
诉前强制调解的逻辑及其本土化建构
美乐家迎来本土化元年
论电视节目的本土化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困惑·解疑·感悟——评《嘀哩嘀哩》兼及奥尔夫教学法“本土化”实践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