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巴根那
摘要:体育应该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因为小学生爱玩爱动,体育正符合他们年龄与心理发展特征。但事实上,一些小学生对体育却不感兴趣,甚至厌学,究其原因,自卑心理是主要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矫正方法。
关键词:体育教学;学生;自卑心理;原因;矫正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0-0296-01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也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对于强者,跌倒了,大不了再爬起来,而那些心理素质差的人,却难以再站起来。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也常常会出现此种情况,有的学生遇到挫折或学习困难,往往会产生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了学习,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要在实践中努力矫正。
1.小学生负面心理的成因
1.1由于客观条件引发的。有的学生家境不好,吃穿谈不上讲究,只能稍做到有。由于习惯了这种生活现状,开始自己也不在乎,可日久天长,因周围的同学和一些不良的风气影响,逐渐注意到别人优越条件,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继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对自己毫无信心。还有的同学因自己的相貌产生自卑,总是认为自己太丑了,没有什么值得自豪,甚至于连抬头举手都小心翼翼,生怕会因为自己的一举一动而引来别人的歧视与嘲讽。
1.2教师不负责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的一句话很可能造成一个学生一辈子的跌落。前几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一个故事:一位教师在看见一名学生老教不会时,和蔼可亲的形象立即被粗鲁的辱骂声所代替: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活在世上还有什么用,不如死了算。这名小学生仅有的一点自尊心也在教师的辱骂声中撕裂,当晚,他便自杀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如果我们的教师对学生是抱着不负责的态度,动不动就以打击、谩骂来抵制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由极度的自尊变为自卑。
1.3学生的个性差异。个性是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个性的差异是指人们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小学生由于遗传素质不同,受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不同,因而在体力、智力、兴趣、气质等方面各有不同特点。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2.对症下药,积极疏导
2.1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最大特点是"互动"。互动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在教学中的相互活动状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对从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具有深远的影响。合作可以两人之间的合作,也可以是多人之间的合作。合作可以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帮助,产生更多的灵感,得到更好的体验,获取更大的收益。例如,小组教学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若干小组(每组2至10人)。运用小组教学组织形式,能充分发挥小组的自主性和它所有的互动、互助、互争之功能,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学习。在课堂上,怎样让体育委员或小组长在学习中参与示范、辅导和纠正动作等工作?是每位教师运用的关键。例如,小学四年级《篮球之运球》,尝试让体育委员或小组长做小小老师,对同伴进行辅导和纠正运球动作,教师在旁边加以引导和鼓励,从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既可以发挥他(她)们本身运球的特长,提高学习篮球的兴趣,同时与同学之间互帮互助,增加人际交往。从而加快教学进度,完成教学任务,减轻教师的负担。
2.2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每一个学生由于家庭背景的不同,自身的先天性身体素质的不同,那么,他们在进行各项体育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因而我们没有必要让学生千人一面地去练习同一个动作,同一项体育项目。比如,让腿部有残疾的学生练习跑步或跳远,就好像让鸭子学爬树那样是不容易完成的事,如果我们硬是让学生完成他身体完成不了的动作时,那么,就会给学生心理造成一种阴影,就会让他们害怕体育课。我们的体育课就要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与素质,在不影响体育教学目标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或者同一个练习任务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把尊重学生的新课程理念落实到实处。
3.按照体育学科特点组织教学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体育课是通过身体的各种练习,使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紧密结合,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技巧以及室外上课的特点,行之有效地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堂常规的组织教学。体育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常规教育。尤其是要抓好集合整队、服装、精神状态、组织纪律、场地器材的布置与收拾等常规训练与教育。在教学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变成自觉行动,以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各阶段组织教学。体育教育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实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忌出现先紧后松,虎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作好准备;上课开始时的组织教学特别重要,因为体育课前,学生大部分在操场上有各自活动的方式,他所注意观察的对象目标较多,思维比较活跃,注意力比较分散。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前,采用趣味游戏。如做反口令训练游戏,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使他们兴奋的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中的重点部分,教师应力求做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
总之,矫正小学生的体育自卑心理,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我们务必要潜心研究,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以有效的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树立自信心,兴趣十足地投入学习与锻炼,促进他们心理与身体的健康成长,为其今后的深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