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团艺
摘要:乡土历史的发掘和利用是实践课改理念的途径之一,本文对我校历史组课改的概况,活动中遵循的原则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乡土历史;课改活动;原则;成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248-01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国情教育和民族优秀传统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实施这一目标的方法和形式多种多样,除了深入发掘教材内容,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渠道外,开展历史课外活动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1.课改活动的概况
我们历史组全体老师意识到灌口自古以来是八闽重镇,古迹文物众多,可以挖掘为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成为我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亮点。因此,我们历史组根据学校周围的环境资源和学生的特点,我们历史组的历史教学打响了以"补充乡土历史教学,加大教学课改力度,弘扬爱国精神"的第一炮。
我们的做法是"请进来,走出去;写下来,展上去"。主要采用"介绍灌口人文历史"、"古迹参观"、"实地调查"、"论文写作"、"作品展览"、"培养小导游"等几种形式。并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一步一步地实施。第一步是"介绍",请校外知情人士灌口镇侨联主席白玉盛老师介绍灌口人文历史状况,让学生初步了解家乡,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的兴趣。第二步是"参观",在"参观"中增长知识,发现问题;第三步是"调查",对不明之处或自己倍感兴趣的东西进行"调查",通过调查走访,收集资料,弄个水落石出;第四步是"作文",将参观、调查所获整理成文;第五步是"展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讲评,精选好的作品展出,第六步是"汇编",把比较优秀的学生作品分成各个小专题汇编成册。另外,为了更好地宣传灌口的深青古镇、深青古驿站,我们还特意培养"中学生小导游"。
在探究活动过程中,学生们知道了灌口的一些文物古迹,如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夕阳山;黄庄三宝、风仙庙、乐善好施的杜艮;东辉山口庙、九十九间、笔架寨山;李林的"小刀会"及首领黄志信、虎空山、鱼孚驿;双岭九十九间、嘉福寨、越尾山等等。
如在灌口深青古驿站、深青古镇的教学活动中:我们组请校外热心人士白玉盛老师专题讲深青驿站古镇的兴衰史,组织学生带着问题实地考察,学会写考察或体验报告,这次课改,收获很大,学生喜闻乐见,觉得新鲜有趣,亲切生动。学生身临驿站,面对文物,看得贴切,听得实在。通过耳闻目睹,亲自感受深有收获。有的说:原来古代邮驿是现代邮政的前身,没想到家乡还是邮政的娘家。有的说;当时驿道是国道,深青就在国道上,地处交通要道,难怪古深青能够成为繁荣的古镇。参观之后,我们安排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两周时间进行社会调查,给以一定的指导,并提供一些相关资料给同学们阅读。为了了解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家乡,同学们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
在参观、调查的基础上,我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乡土历史小论文或观后感或调查报告。同学们能抓住不同的问题,从不同角度论证自己的观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中不乏好的文章。对学生写的小论文,我进行了认真的批改和评讲。在批改和讲评的过程中,充分肯定了同学们写作的积极性,发掘出他们的闪光点,并将较好的文章在校公开展出。为了能够更好的把我们探究活动的成果展示出来,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我们开设了一间乡土文化展室,用来展示我们的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写家乡的历史,挑选出较好的文章,并汇编成册,以作为我校的乡土历史教材,以填补这项空白。
2.课外活动取得的成效
2.1 达到了预期的育人目标。学了乡土历史之后,学生变了,学生在乡土历史教学活动中收获了知的乐趣,汲取了民族精神与乡土文化的素养。他们成为历史文物的小卫士,也成了家乡的小考古工作者,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历史教学本身,学生能够向社会、向政府呼吁:社会要爱护现有的历史文物,政府要行为到位,保护文物,开发利用。让学生关心国事、关心社会、参与实践,这不正是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吗?这不正是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学生在不断成长,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的。
2.2 我们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这几年我们开展了以"知我灌口,爱我家乡"为主要内容的系列历史课外探究活动课,我们在宣传保护文物,宣传家乡历史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我们带学生到各村参观文物古迹,也得到村干部、村民的大力支持,很多村民都说给他们上了一课乡土历史课,使他们认识到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
2.3 老师在乡土历史课改教学活动中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传递者。我们历史组的全体老师都积极投入到如何利用乡土历史文物进行素质教育的探讨和实践的教研中。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大胆的提出了开放型、一体化乡土历史教学常识的做法,并拟出方向明确的教学思路: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尊重学生求知欲望,结合社会发展实际,立足地方乡土文化的特色,抓住灌口深青古驿站古镇具有丰富的、综合性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其为教学载体,突出素质教育,做到"抓活、升趣、重导、合成、深化",步步为营,达到爱乡、爱国的育人目的。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置身于"家乡文物我来讲,导游工作我来做,宣传报道我来写,历史古迹我保护"之中。历史课外活动课的开展,不仅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促使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强化自身的创新能力。老师对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平时也会会向周边接触的人员宣传保护文物古迹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也利用同学们所熟悉的家乡的乡土文化来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
我们觉得:历史教学补充地方文物古迹内容,只要引导得当,构思一种开放型的教学活动模式,创设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的教学系统,使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互动的过程,就可以完全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可以提高学生的主体能力。如此一来,把教学内容实践化,把实践内容教学化,求得了教育内部功能与外部功能的同步和谐;而且也做到了学校教育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而教,这正是我们的教育方针所要求的目标。
多种多样的历史课外探究活动,既可以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素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因此,我们要认真研究,勇于实践,积极探索,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闽南文化研究》 2002年12期
[2] 白玉盛 《宝贵的资源,生动的课改》 福建教育。2002年12期
[3] 吕准能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起来》
[4] 张熙峰 《改革初中历史课外活动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