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武器库”,家教不再“技穷”

2015-01-13 10:02骆昌芹
家庭百事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分科马虎家教

骆昌芹

不少家长在教子方面已有“黔驴技穷”之感。用“黔驴技穷”一词,可能有点不妥,“技穷”却是事实。谈——训——吵——打,是一个系列;夸——哄——捧——奖,又是一个系列。家长有时一筹莫展,对孩子该说的说了,该做的也做了,“软”的用了,“硬”的也使了,但就是不管用。考试的时候,孩子依旧不及格;事到临头,孩子照样惶恐不安……家教方面的困惑,是家长难言的苦恼,多多少少暗示自己无能:怎么人家孩子的学习就没这么费劲?怎么两个大人管不了一个孩子?家教方面到底有多少“技”可施?能不能给父母提供一个教子方面的“武器库”?

《家教问题集》

一对中年父母讲过这样一番话,大意是,他们小时候读过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方方面面的问题,分门别类的回答,问得具体,答得翔实。如今,他们的孩子读起《十万个为什么》,也津津有味。他们在教子方面遇到问题后,便想,家教方面能不能编《十万个怎么办》呢?达不到十万个,弄出一两百个“怎么办”也是可以的。碰到家教方面的问题,像查字典一样查找一番,手中不就有了“武器”吗?

从《十万个为什么》想到《若干个怎么办》,它启发我们家教指导需要问题化。我结合自己和亲友的经验,编了一本实用的《家教问题集》,列举了许多问题:孩子念书学了后头忘前头,怎么办?怎样帮孩子制订学习计划?小小年纪学了喝酒、“吐烟圈”,怎么办?书包里发现了男孩、女孩之间的“小纸条”,怎么办?孩子偷看杂志上的性知识介绍,怎么办?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怎么办?孩子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带到家来,怎么办?孩子见到客人就往屋里“猫”,怎么办?父母回答不了孩子提出的问题,怎么办?两口子吵架,孩子看着落泪,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家教指导也好,家教研究也好,都应从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出发,以解决这些问题为归宿。

在家教过程中,我们需要“查字典”。《家教问题集》的目录和检索方式,应该以问题为纲目。有些问题,不可能答得十全十美;有些问题,也不存在标准答案。但只要把家教中的苦恼归结为问题,又能从中寻找到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家长至少有了精神依靠,叫方法也好,叫对策也好,叫“武器”也好,怎么使用和怎么操作,心里就有“谱”了。

《分科门诊集》

我知道,仅有《家教问题集》是不够的,家教问题虽然五花八门,但毕竟是分散的,零乱的,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味道。如果把共性问题集中起来,请专家研究、会诊,那制订出的方法就向科学化靠近了。

在这方面,医院的分科门诊对我颇有启发。到医院看病,分科门诊,各挂各的号,各拿各的药。我认为,家教方面的“分科门诊”也是可行的,有病例、有症状、有药方,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顺着这条思路,我归纳出一些孩子的常见坏习惯。

厌学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厌学;上学惦着娱乐,念书惦着挣钱,也是厌学;坐在教室里,一心想着“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同样是厌学。

健忘症。丢三落四,是生活上的健忘;说了不做,五分钟热度,是进取上的健忘;考试前,该记的、该背的都记不住,这是更常见的健忘。

马虎症。题都会做,可就是一做就错,出于马虎;错字连篇,不仔细检查,同样是马虎;大大咧咧,办不成一件可心的事,也大多出于马虎。

懒惰症。办事拖拉,明日复明日,出于懒惰;桌上乱、床上乱、地上乱,出于懒惰;交办的事,虎头蛇尾,也出于懒惰。

说谎症。把两分说成四分,这是学习上的撒谎;钱物不翼而飞,这是生活上的撒谎;早出晚归,编造出一天的活动,“谎”越说越没边了。

失礼症。见父母,不叫不敬;见师长,能避就避,能躲就躲;见学友,不冷不热,独来独往。

青春烦恼症。男孩女孩之间,自有“心中的秘密”;两代人之间,“代沟”油然而起;师生之间,免不了出现许多隔阂,这些都在烦恼之列。

诸如此类的症状,我还可以举出不少。当这些问题处于自发状态时,家长拿不出更多的办法,可一旦梳理清楚,分门别类预防和解决时,我们就主动多了。

如果把《家教问题集》比喻成我们手中的“家教字典”,那么《分科门诊集》可以看成是“家教手册”。把《分科门诊集》放在我们的床头,那“武器库”就完备了。

《一理一例集》

如果《家教问题集》《分科门诊集》更多的是资料的收集,那么《一理一例集》主要依靠家长编撰、总结、归纳了。教育子女,如果家长仅讲道理,不讲事例,那么孩子很难听进去。如果家长既讲道理,又讲故事,在娓娓动听之中寓理于例,那就会有良好的效果。那么,这里所说的“事例”是指什么呢?

要有一大把故事——常讲常新的故事。讲故事不难,但老掉牙的故事孩子听着没劲。同样一个道理,如果伴有一个新鲜的故事,那么效果就大不一样。比如,讲做人要谦虚,要有自知之明,不妨讲一个故事。作家秦牧在庆贺自己文学创作50周年的时候,他说一生警惕两点,一是物质上的贪婪,二是精神上的自大。在谈到第二点时,他说:“世界上的事情多是‘四舍五入,四和五虽差距不远,但逢五可进为十,逢四则退为零,实际不见得公正。”他接着说,“我不过幸而处在‘五入。一个人有了点名气,常会取得比别人有利的位置,并不是每篇文章都写得好……”秦牧关于“四舍五入”的一番解释既通俗,又深刻。当我和孩子促膝谈心的时候,讲几段这般精彩的故事,孩子就往心里去。

要有一系列新话——常讲常新的人生用语。家长谈话的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不能说出新鲜的生活道理。孩子在这方面可是先知先觉,如果我们只会老生常谈,他听起来就会觉得不过瘾。汪国真在诗中说:“不要总说‘好吧,我们毕竟不是池塘里只会单调重复的青蛙。”“理解万岁”,这是一句很有分量的话,但理解我们的孩子并不容易。一旦我们说出孩子特别能理解的话,那么两代人之间的距离就大大缩短了。

类似秦牧的哲言、汪国真的诗句,我们要多收集一些,制作一些卡片,做一些剪报,积少成多,就不难编出我们床头的第三本书——《一理一例集》。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科马虎家教
小马虎又错了
再见了,马虎猪!
糊涂的小马虎
小马虎的糊涂演讲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家教短评
高考改革的关键不是科目多少与是否分科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