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宏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要学好语文需要积累语言,厚积薄发。传统的语文教学,“重分析,轻积累;重理性,轻诵读;重模式,轻个性”。学生对语文课渐渐失去兴趣,感到语文枯燥无味。不知如何学好语文。要想学好语文,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在阅读当中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点滴中感受语言文字内涵。针对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一、多读多背
语感的培养对学好语文的意义是非凡的。语文的很多东西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书面语言文字含义丰富,运用灵活多样,要使自己对语言的运用得心应手,就必须对语言文字进行不断的巩固练习。把死的语言文字材料慢慢转化为自己的活的语言能力。那要怎么去转化它呢?这就要靠语感的培养。多读多背是培养语感的最好办法。“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都很好的阐释了读书的意义。我想这里的“读”应该是放声朗读,而不是“看”。在放声读的过程中能调动眼、耳、脑的功能,更能强化记忆。古人读书的情景几乎是手拿一本书,跟着老师摇头晃脑地诵读文章。而我们当今教学中,学生则是默默端坐在教室当中,老师扯着嗓子拼命分析课文。如今的教学摒弃了古人优良的教学方法,把“读”去除,剥夺了学生在诵读中的乐趣。课堂中应多让学生朗读,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家的思想精髓,道德感悟,情感表达。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的背诵要求也有所提高。原来要求背诵50篇增加到现在的61篇。学生课外时间越来越少,如果按要求背诵完61篇外如果再加上小学要求背的75篇,总共136篇。要是能踏踏实实的背完这136篇,学生的语文能力肯定能得到提高,心中的文章多了,下笔也就有物了。
二、博览群书
《新课程标准》对于7-9年级阅读要求是:“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新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强调在读中积累语言。生活处处有语文,想要开拓视野,就要多读书。在阅读当中融入自己的理解,感悟。在阅读中获得新的体验,品尝阅读的乐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的“知新”也可以理解为在不断的文化积累过程中,不断领悟到新的内涵,新的知识。如果把学习语文单纯地视为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我想也是不准确的。语文积累应是全面的。它不可单纯的停留在语言文字的积累方面,还要包括文化积累,生活积累。这也是需要广泛阅读才能获得的。历来的大文人,哪一个不是在青少年时期博览群书的?我们的学生中只要是平时喜欢阅读的,语文成绩肯定差不到哪去。只有“博览”才能增长见识,丰富语言信息。完成语文积累的过程。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多留时间给学生阅读,每周的自习课可以大胆地让出来给学生阅读。当然,我们也不能直接放任不管。要帮学生挑选适合的书籍。推荐好书。布置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写好读书心得。并举行读书交流活动,促进学生阅读。每节课的课前三分钟留给学生,每次让学生轮流来介绍一篇美文。以各种形式的活动来带动学生阅读。让学生爱上阅读,自愿阅读。如果能这样,学生的语文成绩不怕不会提高。
三、习作练习
前面的两个步骤都是准备的阶段,要把积累的文化知识化为己有,还是需要通过写作练习来巩固完成的。在不断的写作当中,积累语言。诵读是动口,阅读是动眼,写作则是动手。不管学什么,实践都是最重要的。写作就是语言积累的实践过程。在写作中达到手脑合一的效果。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巩固和运用的目的。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写作练习。每周让学生写一篇短文这是很有效的。鉴于学生的时间不多,我们在命题方面要多做一些考虑,不可泛泛让学生写一篇周记了事。应帮学生确立该周要写的主题。可以是描写一个人物外貌的片段,描写一个人物的语言片段,描写下课教室场景的片段等。也可就课文后的练习为题,让学生根据课堂师生的共同分析,组织语言,回答问题。这可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每两周写一篇大作文,要求学生在课堂当堂完成。大作文可以是在小作文的基础上加工完成,使之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
至于学生的习作,老师不一定要篇篇详批详改,这样既大量消耗老师的精力,又达不到促进学生练笔的效果。因为我常常发现老师批改后的作文,学生只是看了一下成绩就翻过了。他们也不知道下次再写类似的文章要怎样才能写好。因此,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互评互议,然后推荐几篇好文章在全班朗读,这样的效果也许更好,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下次再写类似的文章,学生就比较懂得怎么写了。在相互的评改中,取长补短。完成新的语言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语文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积累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诵读和阅读,并动笔写作记录。当然,阅读不能只读不想“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思中学,才能真正领悟语文的精髓,完成语文知识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