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作文教学求解

2015-01-13 14:09刘静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郭涛美文母爱

刘静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2-0075-02

在当下的教育背景里,数理化被学校重视,英语被家长重视,音体美被学生重视,唯有语文是后娘养的被排斥在人们的视线之外处境惨淡。语文教师怎么教语文才能让学生重视呢?夹艰难中我是这样摸索的:

1.依据课本找准写作点

平时学习课文,讲完课文内容之后就基本上过去啦。学生没有把学习教材与写作进行有效的勾连,从而导致教和写两张皮。我认为"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用",不会"用"的"学"和不能"用"的"学"都是徒劳的。如何"用"大有讲究。如果既能结合课文内容又能兼顾学生生活实际,找准二者的结合点。就会使二者联系起来,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例如:我们学过《老王》之后,文中的"老王"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小人物"有相似之处。去发现捕捉生活中"小人物"的凡人善举。既符合农村生活的实际又切合学生的现状。于是我布置作文:写身边的"小人物",学生作文写的很实在:有写沿街收泔水的老爷爷,有写缝纫铺手艺精巧的阿姨,有写自己聋哑的叔叔,有写摆地摊的小贩。就连讨厌写作的赵益豪都会用对比的手法写自己对拉泔水的老爷爷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转变。从厌烦他的叫喊声到同情他的生活处境,从写作到思想都有了大的改观。肖安勇《我的大爹》,苏继勇《叔叔,你在哪》被我们地州级报纸刊登,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可见,认真的研读课文,依据课文内容找准写作的契合点,就容易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从而产生创作的冲动。用课本所学在生活中找对应点,用学到的写作技巧呈现生活中的美好。达到活用文本促发写作的目的。

2.借助活动激发创作欲

我认识到语文综合性活动对写作的巨大帮助。对课本上每学期列出的6次综合性实践活动相当重视。把每次活动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去筹办。班里共分六个组(因为学习杜郎口模式班级是按照小组排座位的)。例如:"献给母亲的歌",由顾亚楠组负责,他们组让从小缺少母爱的郭涛当主持,当时我还有点担心郭涛能不能胜任主持人这个角色,结果出乎我的意料,郭涛以一段精彩的开场白,一下子把同学们的情感调动起来:马若平讲述自己重组家庭的辛酸悲苦几度哽咽,是同学们的掌声让她有勇气面对不幸。战娇娇描述父母离异后的坚强与孤独,体味了母亲生存的不易。王小磊说父母打工挣钱的艰辛和自己的不孝顺,家里改善生活时父母把大块的肉藏在他的碗底。巴音历数母亲因为肥胖、糖尿病高龄孕育自己的艰难,从自己生命的来之不易倍感母亲的伟大。活动过程,主持人郭涛有点评,有串词,同学们用情感呼应,这种真实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这些母亲手心里的宝贝们,用自己真切的感受诉说着母亲一桩桩一件件平凡琐事。从细节中体察母爱的博大。课后催生了几篇优秀作文。战娇娇的《坚强母爱》、李娟的《感动源于母爱》、钟文斌的《留在心底的母爱》、任洁茹的《心灵的触动》、欧西塔的《守望母爱》。都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一改过去作文课那种"热闹是她们的,我什么也没有的漠然和冷清。"

3.积累资料补充正能量

我们知道,作文是"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平时的大量"输入"作文就缺乏源泉和后劲。为了补充学生素材方面的能量,我布置学生每周写一篇摘抄,这篇摘抄是有要求的:字数必须在500字以上且必须书写工整。内容要求积极向上,文笔优美,对人有教育意义。特别要强调的是每篇摘抄还评出ABC三个等级,如果得"A"的话,就得1分,分数可以加到单元测试成绩之中,这样把学生的积累转化成平时的考分,并且和测试卷的分数挂钩,学生就很认真的对待摘抄,特别是和分数联系起来,就相当于考试分解到平时的积累之中了,这样学生既有积极性又感觉不到压力,在轻松愉快中积累课外美文,补充写作正能量,以备用时之需。这种坚持不断的摘抄,让学生收获颇多,学生的课外阅读作为课内的自然延伸,最终应是学生超脱文本的自发的个人行为,成为生活的常态,在有限的课堂里,引导学生学会研读,提高阅读鉴赏力是难点所在。

4.赏析精品培养鉴赏力

学生摘抄文章的质量如何?如何让每位学生积累的美文做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呢?我又使用我的分数杠杆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每周的两节作文课,我都用来让学生读自己摘抄的美文,具体操作过程是这样的:全班六个组,每个组推举一名学生读美文,推举的学生必须读自己摘抄的美文,读别人的无效。全班共有6人读摘抄,每组再选派一位学生进行点评,为了公平。只点评其他组学生读的美文,并且打分。教师可先对点评做出要求:从所读美文的内容、主题、写作、表情、声音方面按5、4、3、2、1来打分评判,最后语文老师则对6位学生所读美文进行综合点评,给学生们做示范,也指出其他学生点评时的不足。让学生了解和把握点评鉴赏美文的要点和方法,读选文的学生分数则计入单元测试作文分内。我认为"分数"只是个杠杆,它撬动了学生摘抄的积极性,被美文滋养的孩子们个个温润阳光内敛奔放。知识背景如此广博的学生是不怕作文的,内涵如此丰富的美文,让潜能充沛的学生锻炼了口才,拓宽了思维,改变了性格。这是用好用准用巧"分数"杠杆的神奇功效。

5.宽松写作鼓励出佳作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如此的铺垫,"输入"就是为了有朝一日的"输出",平时的单元测验我要求学生把摘抄拿出来,在写作时借鉴,学生会根据本次作文的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到摘抄中去找相应的例子或哲理性的句子嫁接到自己的作文之中。在这种宽松的考试环境下,让学生感到平时的摘抄有用,可以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分数。这种为实用而进行的摘抄,由于有以上的优惠政策做保证,学生抄的认真,抄的情愿,抄的兴趣昂然。从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中,我认识到:教师平时干嘛要那么苛刻学生必须要在两节中完成一篇满意的作文。没有平时的大量积累和铺垫,没有优惠政策作激励,学生带着情绪给你凑出来的文字你能看吗?想让课堂精彩。任岁月流转,我们一定要锲而不舍扎根生活的沃土。宁静的"输入",宽容松绑昂扬蓝天。学生会在你的付出和期待中--浩然"输出"。李娟的《圆梦》,袁振彪的《漂亮妈妈》频频被地州报刊登载,在课改的春风里,在作文这块重灾区里,奇葩绽放了。

有一种素质叫成长,牵手生活,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让外部的挤压在我们语文教学蓬勃升腾中唏嘘惊讶吧!

猜你喜欢
郭涛美文母爱
美文欣赏
美文阅读
母爱大于天
母爱
动物园里真热闹
传“电报”
母爱的另一面
Novel attribute-based framework for halftone watermarking
特殊的母爱
HYBRID AIRFOIL DESIGN FOR FULL-SCALE ICE ACCRETION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