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探讨

2015-01-13 19:02杨明霞晓荣
北方经贸 2014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关系和谐社会

杨明霞+晓荣

摘要:和谐的民族关系能够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民族经济发展;而民族经济的协调、平衡发展,将促进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形成。因此,基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目的,要推进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互助合作;转变发展观念;发挥比较优势;重视创新和人才培养。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经济;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12-0082-01

在几十年的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民族关系日益和谐稳定,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平等互助。实践证明,民族关系有赖于民族经济的发展,推进民族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实现民族关系的和谐;反过来和谐民族关系也将进一步活跃民族经济的发展。

一、民族关系与民族经济的关系

(一)民族关系影响民族经济的发展

首先,民族经济的发展需要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进行,只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够保障经济的良好运行;否则,就无法或难以开展社会生产活动,而谈不上经济发展。而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是保证社会稳定的关键方面;所以民族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民族关系和谐稳定。其次,和谐的民族关系有利于保证民族经济的稳定。和谐的民族关系下,各个民族的成员更愿意参与经济活动,推进经济的发展,从而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这就会使人们更渴望长期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最后,当产生民族冲突和矛盾,民族关系恶化时,人们会对社会治安、风气以及自身安全产生担忧,从而降低人们对开展活动的积极性,商业投资减少,市场萎缩,经济出现倒退。

(二)民族关系决定于民族经济

要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与和谐,就必须依赖民族经济的发展。邓小平曾经指出,要实现政治上各民族的真正平等,就必须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为前提,否则平等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民族关系当中,民族经济关系是处于核心地位,发展民族经济,缩小各民族之间的差距,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是改善民族经济关系的必经之路。

当前阶段,我国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和改善受到来自民族经济诸多方面的影响,能够解决好这些民族经济问题直接决定着民族关系能否保持稳定和谐。这些民族经济问题主要有:首先是少数民族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并有拉大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民族地区工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GDP只有全国水平的70%左右,特别是农村地区,农民收入严重低于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民收入;民族地区贫困状况严重,大部分国家级贫困县都在民族地区。其次,由于民族间的利益分配、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经济交往过程中民族纠纷增多,主要表现为在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权属问题上的资源纠纷以及在民族人口流动中由于经济利益摩擦所造成的纠纷。这些民族经济方面所出现的问题,很显然已经对民族关系的稳定与和谐构成了威胁;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进一步推进我国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二、促进民族经济发展,构建和谐民族关系

(一)推进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互助合作

面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统筹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推进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互助合作。具体来说:首先要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以及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发达地区使用民族地区的资源后,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补偿,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力度;其次,通过实施“促东援西、以西资东、互利互惠”的发展战略,推进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互利互惠、互补合作格局的形成,建立共同的市场,促进企业间协作;再者,通过对发达地区现有管理经验、生产技术、设备以及资金的整合,给予民族地区更大的支持,为其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引导其进行资源的科学开发、综合利用,使其能够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转变发展观念,抓住发展机遇

民族地区必须破除原有的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念,摆脱封闭、僵化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树立开放进取、改革创新的观念,积极主动地参与市场竞争,敢于不断调整和创新;并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审时度势,善于把握发展机遇。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区域间的协调发展更加受到重视,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政策,并且对民族地区给予了更多政策上的优惠;民族地区必须敏锐地抓住这样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外部有力的发展条件,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

(三)发挥比较优势,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民族地区要坚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生物资源和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的优势,并将其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大力推进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经济结构体系。同时要积极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服务业、信息业等第三产业的发展,实现第三产业的多层次化,并与农业、工业形成良好的协作,实现三产业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比如可以发展生态农业观光,这样在发展第三产业旅游业的同时,也能够促进农业产品的销售以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三产业的共同发展。民族地区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区域比较优势,利用科技进步,发展特色产业,创造性地结合三大产业,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四)重视创新和人才培养

民族地区要加大创新力度,推进全方位的创新,不仅要推进技术、管理创新,还要推进制度、理论创新。比如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从而提升经济的运行效益和质量。在人才培养方面,也需要依赖于教育制度的创新,改变单一的教育结构,给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更大的支持,推进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有机结合长期和短期培训,加大教育投入,提升教育效果,培养多层次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关桂霞.构建青海和谐民族关系的调研报告[J].青海社会科学,2007(1).

[2] 胡鞍钢,胡联合.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5).

[3] 吕永红,刘 闽,高永辉.社会资本在民族关系调适过程中的功能分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责任编辑:高 瑞]

猜你喜欢
民族关系和谐社会
论管仲的利益观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马克思主义信仰在构建中国和谐社会中的意义
群众文化在和谐社会建构中的作用与发展策略分析
新时期银川市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路径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
当前甘南藏族自治州民族关系发展中存在问题分析
论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对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捉箐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