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复习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环节,其承担着巩固强化、拾遗补缺的职能,是提升语文教学成效必不可少的重要流程。教师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研究,提高复习教学的技巧性和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提高复习教学成效。笔者对初中语文复习教学技巧进行了专门的研究,本文试作简要论述。
一、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格局,给予学生参与的平台
传统的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都是采取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模式,这一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够将知识点“一网打尽”,只要教师教学设计周密,一般不会遗漏知识点。但是其最为明显的弊端在于费时耗力,学生复习的兴趣低下,参与性不高,复习的巩固效果也处于低位徘徊。笔者从教学模式改革入手,让学生在复习教学中不再成为旁观者,不再成为被动接受教学的对象,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复习教学成效的提升。在一些语文基础知识点的教学中,笔者除了自己主持复习教学活动之外,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走上讲台进行复习教学,以新颖形式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笔者定期安排一些语文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将自己所要复习的知识点筛选出难点与要点,站在自己理解与思维的角度进行阐述,走上讲台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是如何记忆和巩固的。这样的新颖教学模式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感官体验,而且站在学生角度开展的重难点突破阐释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巩固这些知识点的掌握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二、结合记忆法,指导学生高效地记忆
初中语文复习教学中,涉及记忆方面的内容也较多,尤其是文学常识、基础知识、课文背诵等等,而记忆也属于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难点之一,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对提高复习教学成效具有积极意义。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在语文复习过程中面临着记忆效果不佳的困境,前学后忘,影响了复习的综合成效。对这样的现象进行分析,导致学生记忆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并非完全因为记忆力方面的原因,更多时候与学生学习活动的科学性不足有关。笔者立足于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对学生开展科学记忆的指导性训练,以此为抓手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更好地开展复习活动。指导学生在记忆力最佳的时段进行相关学习,以提高记忆的牢固效果。笔者还向学生介绍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研究内容,指导学生科学合理地安排好首次记忆学习、二次复习巩固以及再次记忆巩固等不同轮次记忆活动的时间间隔,科学地开展记忆,花费最少的时间获得最佳的效果,让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
三、借鉴各种先进的复习技巧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成效
各种教学媒体、刊物中介绍了与复习教学相关的多种经验,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强化这一方面的信息搜集,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与能力状况,有选择地推荐和消化性运用,提高学生的复习技巧性,以增强学习成效。笔者在教学中一方面搜集整理了多项与复习技巧相关的学习经验,提供给学生进行参考。如“知识框架构建复习法”,指导学生将语文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性的框架结构,在脑海中进行条理化记忆,前后联动、牵一发而动全身,较好地形成了知识点的联动体系,有助于学生进行全面复习巩固和有效掌握。再比如“点评复习法”,要求学生以小组或者同桌为载体,针对某一方面复习的内容进行相互点评活动,相互出题、点评答案,借鉴技巧、共同提高。这样的合作复习活动能够缓解学生独自复习的孤独感、枯燥感和乏味感,使复习过程变得更为生动。笔者在向学生推荐先进复习技巧的同时,侧重于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消化吸收与运用,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总结和交流先进的复习技巧,在全班语文复习教学中予以推广,这也是提高学生复习成效的重要措施。
四、开展语文教学知识点逐层过关,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
许多教师在语文复习教学中习惯于“大一统”,每一轮的复习教学都是从头开始、从始到终。这样的复习教学模式客观上有一定的制约,首先是复习时间不允许,其次是学生对于已经牢固掌握的内容再次复习,会产生乏味感,也难以突出重点。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在复习教学中采取“段段清”的方式,每一阶段的日常教学结束之后开展一次复习检测,将其中的难点、遗漏之处筛选出来,带着这样的目标任务进入到下一阶段的教学之中,同步予以巩固和强化,采取“化大为小”的方式逐步拾遗补缺。在期末总复习教学中,首轮复习中对不同类型的复习内容进行逐项过关,确保第二轮复习的重点是首轮复习时未能解决的内容,这样就避免了已掌握知识点的重复复习,提高了教学时间使用效率,也提升了学生的掌握效果,实现了重点突出的目标。这样的逐层过关复习模式,能够逐步缩小重难点的“包围圈”,最终实现“聚而歼之”的目标,最大化提高学生复习巩固的效果。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技巧研究,提高学生复习的实效性,促进教学效率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