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薇
摘要:通过对甲骨文的历史起源和文字特征的分析,提出将甲骨文应用于现代设计的思想,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际设计案例重点论述了以甲骨文为设计元素的设计作品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特点,以便能使甲骨文融入现代设计,使现代的人们了解甲骨文独特内涵。
关键词:甲骨文;构形特点;经营位置;中华民族的智慧
从某种角度说,甲骨文是汉字的起源,来源于刻符记事,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发现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文字,距今已有3400年的历史。 虽然甲骨文和现代文字已有千差万别,但现代文字却来源于甲骨文,基本造字法是一脉相成的。甲骨文记载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史与思想史。
源于甲骨文字主要是作为殷商王室占卜记录之用,商朝人大事小事都要卜问,内容丰富庞杂、无所不包,气候变化、农耕犁地、看病问医、军事作战等,所以甲骨文成为殷商历史与文化的记载与梳理。如果说西方文字的特点更多是装饰化与便于书写,中国文字的特点则更上了一层,在于“立意”与象形,其实文字正如刘增兴在《甲骨文口诀》中所说:“象形开宏旨”。其实,可以说在甲骨文的“立意象形”中我们可以窥探到中国美学的本源。
现代文字在经过几千年的演变,虽然和甲骨文已有很大的不同,但却并没有失去“立意象形”的本质,所以甲骨文和现代文字的结合是顺理成章的。而能使甲骨文融入现代设计,使现代的人们了解甲骨文独特内涵却是必然的。
一、甲骨文构形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进行临摹,深刻理解了文字发展的过程,也更理解甲骨文是汉字起源的原因。汉字的特点是立意象形,这也是从甲骨文发展起来的,在临摹的过程中,学生对甲骨文构形特点进行了再次整理:
从一定的视角对所示物体整体轮廓进行线条式刻画[3],正如“身物近远取”[2],如人字,鸟字 ,这种构形法刻画生动、简练,源于对事物内在属性特点的分析,具有较强的象征性。 另外,还可以从一定的视角对所示物体的局部轮廓进行线条式刻画[3],“牛羊全是头[2]”,这种构形法具有较强的难度,需要找到物象最有特点的部分,用最合适的角度,具有“以小见大”的表现效果。再者,从一定的视角对所表示物体的整体轮廓和该物体周围的环境轮廓同时刻画[3],这类构形法对环境的概括是“极简”的,而且主要用于对物象性质的辅助说明,这种构形法通过经营位置提高字的象形写意性。如
二、甲骨文与现代字体的结合
从构形特点总结可以看出,甲骨文的立意象形性是很强的,其实是古人对赖以生存的事物或活动的“再思考”,最后凝练成简洁概括的符号。符号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因此,甲骨文具有极强的象形会意的特点,在与现代字体设计结合中可使“鲜为人知,远离生活,几乎死亡”的甲骨文重新找回其重要价值,所以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结合极为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归纳其设计方法,分为以下几点:
(一)突出其象形、会意等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甲骨文酒字和羊字的应用,
(二)疏密
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组合,注意其疏密组织,姚孟起《字学臆参》曰:“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邓石如《论书》曰:“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正如《黄宾虹画语录》中云:"疏处不可空虚还得有景,密处还得有立锥之地,切不可使人感到窒息”。无论绘画、设计均要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得体,方能相宜。如甲骨文笔画复杂,现代文字则可通过调整字形结构,呼应甲骨文,做到整个字体设计疏密有致。
(三)整体性
甲骨文与现代文字的组合,仍然要注意整体性,虽甲骨文和现代文字有较大不同,但注意整体性仍然是字体设计的基础,例如甲骨文的笔画特征在现代字体上可以有所呼应,才能达到造字的整体性。
(四)形状
“小宇宙中大精神,方寸之间趣味万千”,现代字体设计可以进行各种变形,与甲骨文形成有趣的形象字体,使字体设计组织更为生动。
(五)经营位置
经营位置,是甲骨文构形的一大特点。在一个字中有方圆、粗细、曲直、长短、虚实、疏密的变化。甲骨文因是手工刻画,用笔以尖方为主,转折以方为主,字体纵长,而且甲骨文的曲直线条变化是现代字体无法比拟的,直线与曲线的结合,正如王澍《论书》中曰:“以收为纵,然无纵不擒”。而长短变化在结构位置上的整体布局是尤为重要的。如
三、结语
这一课题应该延续,汉字的设计应”源于汉字,而终于汉字”.而汉字源于甲骨文,终于“立意象形”,甲骨文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积淀,是“中华之魂”.作为教师,我理应尽我所能,使这一中华之宝在设计教学中重放益彩.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甲骨文的设计,重点培养学生从古文化和古文字中发现具有鲜活生命的元素,让他重回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学生通过字体的设计,与古人进行意识交流,贴切理解中华民族先人的智慧,艺术家不仅要发现美,还要引导美,通过对古文字的设计,引导人们去认识中国古文字的美。
【参考文献】
[1]刘增兴.甲骨文口诀[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7
[2]景洪军.甲骨文象形字研究[D].广州大学论文.2010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