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爱平
【摘要】《我从书院门走来》是宁夏大学历史学教授白述礼先生的自传。传记用温和而又敏感的视角,纤细而又锐利的笔触,客观地再现出了接近百年的家国更变和人世沧桑,同时真实地反映了先生自树立不因循的学术品格和温润宽和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书院;自传;学术品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宁夏大学教授白述礼先生的自传《我从书院门走来》(2014)在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作为晚辈后学,闻之十分感慨景仰。先生于耄耋之年仍旧笔耕不辍,《大唐灵州镇将》《走进灵州》《大明庆靖王朱栴》和《史学探微》等多部地方史研究著作相继问世。每于灯下细读,获益良多。《我从书院门走来》是先生自述平生之作,读来更觉亲切可感。
白氏郡望虽在太原,前清时其中一支寓居关中池阳,开枝散叶也算繁盛。印象中的书院门祖居比较模糊,总是一片青砖灰瓦的比较宽敞也比较破旧的院落。倒是祖居所在的地名颇有一番文雅翰墨的气息。元延祐七年(1320),邑人于城西清河南畔建立学古书院。其后年久,逐渐颓废又多次重修。至清道光初年又于北城宏道书院旧址重建,虽仍名“学古”,但那已经是“宏道”的故事了。于是祖居所在之处只留下了“书院门”“书院巷”两个地名而已。
当年的学古书院古色古香迂腐陈旧,难以与现代的文化教育机构相较。但每次回想起来,总是夹杂着一缕微妙的情绪。几辈先人,众多乡邻,幼为童生,长为教习,虽然时光荏苒旧时不再,那世代耕读淳朴无邪的浓浓乡音,令人不觉悠然神往。学古书院是私学,邑人自建院舍自聘教习,府县享其教化民治之功,而无车薪斗粮之费。更因其私学的性质,主讲、协理诸人均可自彰其说,更有生员继起以为羽翼。明清时期乡贤又于北城东西街和鲁桥镇分别建立了宏道、嵯峨、正谊三书院,学问声名更是略盛于学古,由此形成了关中理学中的三原学派。本邑风移俗易文雅大盛,而志士学者各自树立不事因循的学术品格尤令世人钦慕。
关中文化如砥如石,厚重坚实。关中学人浸润其中,品格自然温润质朴。述礼先生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代表。先生是“其言蔼如”的仁义之人,数十年致力于史学研究,尤勤于世界近代史和宁夏地方史方面,相关著述严谨笃实,考证精当,自成风范;文章风格素朴流畅,翔实亲切,读来如沐春风,如临其境;教导后学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兰蕙桃李布满天下;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关学人生理念,更宜于我辈始终秉持。
先生以史学家写自传,给自传这种文学体裁注入了深透细致的历史真实感、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域文化风情。传记用温和而又敏感的视角,纤细而又锐利的笔触,客观地再现出了接近百年的家国更变和人世沧桑。那些已经逝去的往事,带着拂之不尽的尘烟,在书页之中鲜活地碎末一般地存在着,将时空的永恒记忆变成不可磨灭的铅字印迹。那些或著名、或微末的旧时人物,在这个世界的某时某地如同偶然一般地生存着,把他们最真实的神情和声调恍然留在了浮世的某个瞬间,汇聚成为似曾相识而又迥然不同的生命痕迹。掩卷遐思,仿佛香山九老或立或卧,酒隐浮屠,适意当前;一抹夕阳洒满了金银花藤盛开的旧家庭院,空气中弥漫着黑瓷蒸碗傲娇的芳香;省立三中圆门深院古槐掩映,同学少年庆祝解放的秧歌锣鼓回荡良久余音未歇;一顿吃掉十个懒龙肉菜卷的男生,似乎还在北京二中的操场上憨憨地做着还算标准的投篮动作;而那位无限风华的北大混血女生五十年后却再也不能放下手中的半个苹果;最有信仰的事情,是来到已经是最艰苦的塞北江南,仍旧自愿申请分配至其中最艰苦的县区;最怪诞的群体,是北大牛棚里的三十四位牛鬼蛇神,本身不曾修炼旁门法术,却担负着非人乃神的声名,于是只能慨叹“流水何曾洗是非”“岂容青史尽成灰”了;最骄傲的物件,是银南地区革命委员会东干渠工程指挥部吴忠民兵师师部颁发的奖状;最难得的品格,是无论困蹇还是畅达都始终保持的自然喜乐平和接纳的人生态度。
以先生的宽厚通达,其对众生百态的观照大多扬其善而隐其恶。譬如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的未名湖,于一片澄明之中陡然波诡云变,名师学友纷纷陷入非左即右不得其中的困境,先生亦不能幸免于劫难。如今追述往事,先生遵从诸位同门之言语,笔删春秋,彰显仁善,涵藏悲慨,使未名湖之梦趋于清净纯良,亦保持了全书温润平和的风格。只是我辈后生涉世尚浅,于当时情势变故颇多好奇追索。总忆元和年间白乐天作盩厔尉时,曾与陈鸿、王质夫相携游仙游寺。王氏曾言,“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1]于是乐天因为《长恨歌》,陈鸿为撰《长恨歌传》。今先生亦深于文,多于情者,若他日更作“未名湖之恨”一篇,则当年之事,可无“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之憾矣。
先生从书院门走来,古老的池阳留下了童年的希冀,未名湖畔青春少年风华依旧,塞北江南数十载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先生的传记,既有史家真实客观的实录精神,洞彻人生世态的了然灼见,又有真挚素朴的情感色彩,读来只觉“挽回清微风,笔有万钧力”[2](王之道《和张咏老》),冰玉风采,膏馥辞章,令人回甘不已。
参考文献
[1](唐)陈鸿.长恨传[A].鲁迅校录//蔡义江.唐宋传奇集[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3.
[2]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全宋诗卷一八零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