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分析研究

2015-01-12 13:48侯会
大学教育 2014年18期
关键词:大学生分析

侯会

[摘 要]每一个大学生对自己都有一个认知度。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就是自我认同感。自我认同既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判断一个人情商高低的标准。只有在建立了比较充分的自我认同感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树立信心和自尊。一个人成功和获取幸福感的关键就是良好的自我认同感。认同指个人相对其他对象(个人、群体)在心理上的趋同过程。分析并研究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表现,制定相关策略进行激励,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未来完整规划自己的学业和职业生涯。

[关键词]大学生 自我认同感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61-02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注定了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社会进步的浪潮中,特殊的年龄加上对多元化文化思想和多变性社会因素的接触和学习,使大学生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观、生活方式、职业认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如何接受自己、树立信心、接受社会现实,建立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自我认同感的定义及偏差表现

(一)自我认同的定义

所谓的自我认同就是指个人在身处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之间存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和互动,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自我认同感就是指将自身存在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因素加以综合,从而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刻的自我剖析。它是一个人在和他人、群体交往时,将价值观和人生观融合到自己的人格魅力中的一种自我评价的表现过程。这种评价通常总结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和他人接触,日积月累对自我印象逐渐加深累积,并对自己进行评价,这就是自我认同感。

(二)自我认同感的形成

自我认同感在青春期早期就开始呈现萌发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受集体因素和他人因素的影响,个体在不断地经验积累和总结中对自我评价和认知越来越强烈。升入高中后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课程和鉴赏课程,阶段性成长和心理变化也越来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心理教育知识的接受力加强,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明显提高。当个体步入大学,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晚期,虽然这个阶段心理敏感度最为强烈,但这种心理敏感度也促进了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所以大学时期是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三)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心理学家将自我认同感获得认同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认同感混乱阶段。指对自我认知不做思考,或者无法思考,面对问题亦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和规划毫无目标性和条理性。2.提前结束阶段,即个体得到了有效的自我认知,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这种自我认同感并没有经过“认同危机”的考验。3.延缓偿付阶段,即个体主动提出了与生活、政治、价值相关的问题,并主动尝试思考和解决,在寻求答案的过程当中对自我认知水平有相当的提高。4.认同感获得阶段,即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在特定的目标、信念和价值观体现上完成了自我认知,并通过了“认同危机”的考验,确定了个人承诺并有效地实现了个人承诺,从而解决了自我认同问题,获得了自我认同感。

(四)自我认同的偏差表现

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期的大学生,通常会出现自我认同感偏差的现象,这突出表现为几种现象。1.自我认识混乱,敏感性强。具体表现形式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希望追求个性却做出标新立异的行为,将追求个性浅显的理解为行为和穿着的改变,导致自我意识混乱,给内心带来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感。2.自我角色混乱,容易失望和沮丧。渴望成功和表现自己,又对别人的成功耿耿于怀,嫉妒他人的成果和劳动,不断地尝试幻想将自己变换到他人身上,想象自己不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和掌声。3.自我挫败,容易消极。表现形式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常常冲动地作出决定,又在付诸行动后产生后悔和懊恼的心理,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因一点点小的事情影响自己的自信心。4.焦虑不安,缺少成就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处于焦躁状态,事事俱全考虑,却因此增加了心理负担,不知所措,没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二、自我认同感数据分析讨论

(一)数据调查

下面我们结合以往数据库中某次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浅要分析。[1]此次调查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式调查,学生性别、科目等都是随机抽取。

(二)数据分析

通过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姓名认同度还是很高的,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高达30.3%,而很不满意的几乎为零。性别方面大学生认同度也是非常高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达61.6%,基本满意的也占30.3%,很不满意比例也趋近于零。容貌方面比例分布差异相对较大,不太满意的就占据了23.2%,而基本满意的也占了47.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容貌认同感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健康、人际和方面在此不作具体分析。但从总体趋势来看,还是满意率所占比例较高,很不满意的占少数比例。

(三)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总体接近正常水平,绝大部分人的总体自我认同感是比较高的。姓名认同和性别认同处于最高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身外在因素的在意程度并不高。对学习的自我认同最低,这表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已经形成并成熟,对于自我内在原因已经可以有效地认知并接纳。

三、自我认同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重要性

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统一表现在自身对宗教、政治、职业以及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认知。自我认同感存在于个体内部,整体状态复杂多变,并且包含了多个方面。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校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感获得阶段中的第四个阶段,即由青春期早期自我认同感的萌发到过渡,再到大学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受过不自信、自卑等各种问题的考验,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将来走出社会的压力会更为巨大,现阶段良好地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对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认同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的本质体现了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它使人由内心产生一种自主的连续感。达到自我认同阶段,获得了自我认同感的人,对自己存在一种欣赏态度,而且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对较强。据以往的研究分析,自我认同感比较充分的大学生,不仅能够正面欣赏自己,还能够对自我进行加工和包装,并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容易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并和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三)自我认同对学业的重要性

高中和大学教育模式的巨大反差,导致学生无法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由刚进校时信心满满到后来经常逃课、缺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同感降低,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可见,自我认同对大学生的学业以及人格健全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自我认同对社会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感不仅对自身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群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还是宗教信仰,都与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有着重要联系。和谐社会的建立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自我认同感强的人才会将正能量和积极效应带入社会。因而良好的自我认同对社会群体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自我认同感是个体真实性自我认知的体现。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认同感是自我意识的主要体现。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认同感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认同感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大学时期所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参 考 文 献 ]

[1] 桂守才,王道阳,姚本先,等.大学生自我认同感的差异[J].心理科学,2007(4).

[2] 郑嘉曦.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认同感的相关研究[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

[3] 王楠楠.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异化现象[J].大学教育,2014(15):68.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大学生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在线教育与MOOC的比较分析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