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斌
福建省自2004年第一次自主命题以来,和全国各地的作文题相比,显得特立独行。当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材料提供了十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要求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是当年给考生自主选择的自由度最大的一道题,赢得了广泛的好评。2005年福建高考作文题目提供了两幅图:一幅是标准的圆形和一幅是带有棱角的不规则形,根据这两幅图产生的联想立意写作。这种以理性思维导向的作文确立了福建作文的命题领先理念。在闽派语文代表人物孙绍振、潘新和等的理论引导下,11年来,作文命题改革的探索始终没有停止。特别是近几年来,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闽派作文命题特色:
一、形式嬗变:限制性文体写作和观点型材料的确立
自福建省自主命题以来,经过多年地探索,实现了从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多种形式向新材料的写作的演变,从文体不限的自由写作到文体特征明确的规范性写作再到只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的限制性写作。
十年来,福建高考作文形式,经过不断尝试,从旧的材料话题作文到观点型的新材料作文演进,近三年逐渐定型。试题命制的选材,表现出从抒情材料到情理交融材料再到启发理性思考材料取向的发展趋势。正如《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所言“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以负责的态度表达自己的看法,激发表达真情实感的热忱,培植科学理性精神。”
二、从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看闽派高考写作试题材料选择的价值取向
这道题属于观点类话题作文。和2012年福建省作文材料提供的冯骥才的“人生的赛跑”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也有所不同,2012年材料本身没有矛盾冲突,考生只能选择赞同或者批判。几年有所进步,材料本身提供的两句话是一组对立的观点,且命题者没有明确价值偏向,没有明显的立意倾向,给了考生一定的选择空间。
材料的核心内容是对于空谷有两种决然不同的联想。“空谷”,字面义是寂静的、空旷的,隐含人迹罕至难以征服的意思。面对空谷,有人生想到悬崖峭壁产敬畏之心或畏葸不前的心结,有人产生征服的勇气。两类想法联想都有现实的依据,不一定谁对谁错,各有自己的理由。所以,从整体把握来看,材料的意思是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看法不尽相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是多元的。考生可以联系当下,打破一元论的枷锁,甚至走出二元对立的局限,基于不同的立场得出不同的认知。
从材料的具体表达来看,它提供了一组对立的矛盾。
第一类人“想到悬崖峭壁”,有合理的一面,因为这也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客观描述。有的考生认为“有些人会想到悬崖峭壁”是一种悲观心态,自然可以自圆其说,但“悬崖峭壁”有美学上的视觉意义,但蕴含一种“敬畏心态”,虽然于解决问题毫无裨益,但可以供我们仰视和赞叹。这里,我想提出一个另类的观点:现实中,有的空谷是无法征服的。唯其如此险峻,充满神秘色彩,成为最美的风景。人类的征服、进取精神固然可取,然而,敬畏大自然的“悬崖峭壁”,未尝不是一种生命的智慧。当然,也可以这样理解,空谷不可逾越,只是至今不可,谁知将来怎样。这是事实问题。要不要骚扰空谷,是情感态度问题。
第二类人“会想到栈道桥梁”,这是一种知难而上的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再大的问题人们总有办法解决,人们总有非凡的智慧、毅力,象征着人们征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刚健进取精神。人生没有绝对地空谷,我们要学会搭建自己的栈道和桥梁,实现人生的突围。预计大多考生会选取这一立意行文。
从材料的内隐价值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呢?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所处环境、成长历程有关。第一类人可能是现实的,可能是审美的,也可能是悲观的;第二类人可能是有勇气的,可能是征服主义的,也可能是积极进取的。
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体现了闽派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
1.设置矛盾因子,思维能力的关注与考察
除了2011年“袁隆平的梦”,材料是诗化的感性的、审美抒情味浓郁,虽然立意角度不单一,但感情判断的价值不容置疑,不能很好体现理性思维规训。说明命题者的作文命题导引的价值把握不准,探索之路举步维艰。比如2010的“格林童话”,以《格林童话》的命运浮沉,启发考生探究格林兄弟和朋友对同一事物的认知判断不同的逻辑思维。关注理性和思辨的导向已经确立。但材料内容较长,立意导向较单一。2012年“冯骥才的名言”,材料简明、富于哲理。有点法国高考作文的意味。“人生中的赛跑”是以时间还是以路程来评价,无疑值得考生质疑思辨,因此此题比起前一年的题目确实是一次质的飞跃。2013“顾城的忧天”材料以诗歌形式出现,情理交融,诗歌意象的多义性赋予了材料主题的丰富性,但“无依无附”的“自由”和“扎进地层”依然是提供的矛盾因子更有利于体现理性思维的导向。
理性思维提倡怀疑精神,这同样适用高考的议论文写作。即使高考作文命题材料中预设了价值判断,也必须是非“话语霸权”式的。应允许尽情的批判、否定。在作文立意的价值取向上,重点不在于追求结果,而论证的过程。
2.自由与限制:文体和立意先行的限制与超越
福建省是目前全国仅有的三个规定只能写“记叙文和议论文”的省份。这一点使得福建作文题颇有点“特立独行”。不少论者主张“文体不限”,认为有利于测评出考生在表达某一种文体方面的整体水平,认为限制问题未能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写作差异,显得有些僵硬。应试作文不同于自由写作,它有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它要接受统一尺度的裁量,考生所谓的自由是相当有限的,所以有人把应试作文形象地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
结合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对人才的要求,理性思维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有许多人认为,理性思维的培养是理科的任务,而语文只要培养学生的文学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就可以了,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恰恰相反,语文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语言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
有这样的思维活动就有这样的语言,有那样的思维活动就有那样的语言。思维有条理,明确透彻,语言也有条理,明确透彻。思维杂乱无章,含糊不清,语言也杂乱无章,含糊不清。正是因为语言和思维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作文正是测量学生理性思维的绝佳工具,高考作文测量目标就应该要体现出对学生理性思维的测量,要注重考查学生正确认识事物的方法,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定义和分类的能力,以及能否恰当构思、写出提纲的能力。
至今,有的省份的作文材料立意先行,用观点命题或价值倾向极明显的素材替代学生的思考与选择,剥夺了考生自由思考自主立意的权利,有道德绑架和话语霸权的嫌疑。
3.学生主体的凸显与张扬
高中新课标指出“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福建历年的材料都是指向生活思考和人生意义的,避免了“宏大叙事”的弊端。材料基本贴近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的自由。基于发现问题或将问题置于生活中去解决的立场。
比如2013年福建试题,充分考量了的学生心理、年龄、认知特点。引导青年学生思考“自由”“束缚”的关系,探索“无依无附”和“扎根地层”的矛盾。既提倡尊重个性、独特性、能动性,也不能忽视共识、规范的社会意义。有的省的命题大而空,脱离学生实际,刻意迎合时政热点。比如2014某卷,选材以“最美乡村”的“最美乡镇干部”的感触,更为直观地凸显主旋律。以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诠释了共产党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导致阅卷者往往从文章的表达形式和内容的展开与立意的关系入手评价,学生彰显自己生命意识和言语人格的空间逼仄,考生绞尽脑汁竭尽全力揣摩迎合命题者的意图。一些题目可以追寻“宏大叙事”,一些题目材料晦涩,一些题目“学院味”浓郁,我们不禁要问:
作文写作的自由是否真正意义上能带来考生自由的写作呢?过于宏大的题目是否会被简单的套作所代替,为宿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呢?缺乏适度限制的写作,是否给今后日常作文写作训练带来浮躁与懈怠呢?在太多滥情与虚浮的表述背后,是否会失却了思考的力量与写作的意义呢?
三、问题和反思
1.作文材料的选择仍然比较古典诗意
2010年,福建和全国其他试卷一样,执行材料作文的“三自”原则(文体、立意、角度不限)。材料“格林童话的命运”冗长,立意的晦涩给考生和阅卷者带来不少困惑和争议。从2011年高考,福建省首次明确只能写成记叙文和议论文。成为全国少有的限定文体的省份,引发了业内的热议。但令人遗憾的是,当年命题材料“袁隆平的梦”主题先行(是指在考试作文题中以显性的材料主题),剥夺了考生独立思考、质疑思辨、自由选择的权利。材料中呈现的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袁隆平,其远大理想、高尚情怀、诗意人生、卓越境界均不允许质疑。
以上问题于2012年得到一定地纠偏,2012年福建省高考作文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作文提供了冯骥才的“人生的赛跑”两句格言,允许考生质疑批判,反向立意,超越了立意先行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归还了考生立意的权利。但角度太窄,选择的空间有限。
2013年材料节选顾城的《忧天》,首次在材料中提供了一组矛盾:“自由”和“扎根大地”,允许考生自由选择角度,真正实现了理性思维的回归。标志着福建高考作文命题理念达到了全国领先的高度。.可惜,命题者考虑欠周,“自由”和“扎根大地”两者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矛盾关系,不利于考生从矛盾分析中层层演进,正反对比牵强,从考生答题的抽样分析来看,这个问题的确比较严重。加之诗歌的多义性,中学生难于把握,导致偏离题作文较多,影响了试题评价的效度。
2014年也有类似的问题:材料立意有点晦涩,不少考生考完后很难拿捏立意是否切合材料。表面上看充满人文色彩,实际上给考生设置了不小的理解障碍:“空谷”该做何解释?“悬崖峭壁”是比喻什么生活现象?“栈道桥梁”有何文化内涵?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想法?要弄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考生不断地去端摩出题者闪烁不定的意向。
由于对高考作文考试的目标意识模糊,命题者和评价者往往缺乏科学主义的理念,缺乏考试测量学的学术素养,高考作文题目中的材料往往“文艺范”十足。有很多老师甚至主张高考作文应允许诗歌写作,暴露了对高考这一大会模考试的性质缺乏学理性的认识。孙绍振犀利地指出指出了高考作文命题的几个存在的问题:“第一,多元化的题面被隐性价值的一元化所窒息,是一种典型的伪开放性命题;第二,显性的情感价值、或潜在价值有时仅指向唯一的选择,古典诗意的思维定式显然控制着命题者的潜意识。古典审美思维中的情感和理性不同,前者以极端片面、无视矛盾为特点。以这样古典的思维模式来命题,可以说从根本上忽视了当代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而存在;第三,严重忽视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诱导和规训。”
2.从经验主义走向科学测量的命题技术
毋庸讳言,从题目中很难瑞摩出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是一种进步,有利于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但材料的内容太诗性,材料的“学院味”较浓。如2013、2014年的材料,考生宿构、套作、模式化与文艺腔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虽然,我国的高考体式还处于经验主义的阶段。高考命题作文测试的目标测量走向了科学化的道路还很漫长:目前没有成熟的题库,没有严格的评分标准、合乎资质的评卷者与评价程序,科学测量谈何容易。我们离“科学测量”还远得很。今后,要逐步从过多依赖经验,转向适当运用先进的测量理论和命题技术。比如,如何提高语文高考的信度和效度,命题如何设定适当的区分度和难度系数,怎样的题更能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各种题型如何搭配,等等,都将会有更科学、更有可操作性的设定。
阎蓓蕾在《美国SAT考试与中国高考语文对比研究》硕士论文中论及,从美国SAT考试(大学入学考试)的作文评分标准来看,其作文测量目标在于:学生的作文是否能用合乎逻辑和恰当、清晰的例证支持自己的观点;能否用恰当的词语、句子和表现手法将观点阐释得清楚明白;材料是否能够很好的为中心服务,文章结构是否安排合理,使论题统一在焦点上、并且自如地演进,以及语词是否丰富,句法结构是否有变化等等。
希望命题者能以更朴实直观的语言,提供更多的矛盾因素,真正实现理性思维的导向。毕竟高考是大规模的统一考试,命题者要满怀对每一个考生个体心理和水平的了解尊重,只有学生被感觉到充分尊重,并且能够从题目中享受到自主表达的魅力和价值,并且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表达欲望,在重视体验感悟的同时加强高考作文对智性思考与理性反省的考查,在思考中舒展自己的心灵世界,这样的作文题目才能够深入学生的心灵,在赢得学生的同时超越题目自身,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忠实、诚恳的对话者,将“求实、去蔽、创新、包容”的“闽派语文”精神发扬光大。
作者单位:福建厦门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