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北平》教学设计

2015-01-12 12:19:16陆萍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北平老舍文本

陆萍

【教案设计的整体构想】

基础年级的文本教学往往侧重文本本身,对文本的挖掘很深很细,但往往在设计教学过程时会忽略高考中阅读能力的体现,而对于高中生的文本阅读教学课的终极目标应该培养其阅读课文文本的能力。如果仅从文本教学出发,没有为高考服务的意识,这样就不能和高考有效地衔接,失去了基础年级教学的很大意义。出于这点考虑,我把本课的课堂教学环节就设计成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层级而服务的过程。根据江苏考纲的规定,阅读应体现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鉴赏能力和探究能力。我在本课教学设计中就以课堂活动来体现高考能力的训练与提升。其中能力的层级也是由高到低逐步体现,从理解能力到分析综合能力,再到鉴赏评价和探究能力,其中以培养高一学生阅读时分析综合能力为重点,鉴赏评价能力中着重体现描写,并能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以之为难点,真正实现教学为运用存在。

【活动一】作者介绍及本课教学目标展示

老舍,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杰出作家、语言艺术大师。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风尚,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据统计,在老舍的作品中共有240多个北京的真实地名。老舍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一生67年中在北京度过42年,最后在北京去世。不论是在济南,在青岛,在纽约,他都在写北京。

为什么?因为北平是他的故乡。家园之思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我没去过北京,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走进老舍笔下的北平,领略文本的魅力。

在阅读文本之前,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三组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这三组词是江苏考纲中要求文学类文本阅读中我们同学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所以在这节课上,我希望同学们和我一样,能很好的达成这些阅读需要的能力层级。

【设计构想】对作者的介绍没有必要在课堂上花很多的时间,但与本个文本内容相关的知识必须要介绍,因为这有助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如果简短的介绍能激发起学生对作家的兴趣的话,学生会在课后有了解作者的愿望,那就把语文的外延有效地拓展到课文之外。

课堂目标的设置衔接了江苏高考的考纲要求,对高一学生来说,我想能让他们掌握阅读一篇文本需要的基本能力,真正的能把阅读和能力联系起来。整个课堂环节的设计就是围绕文本解读,来体现学生在现代文阅读需要的三种能力,并且能有效提升这些能力。

【活动二】初步感知文本,解决阅读中涉及的基础知识

1.组合成小组,要带着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建议几种不同的小组朗读形式】

明确学习任务,注意奖惩。

(1)阅读时注意一些重要字词的音和形,小组同学内部都不懂的,可以查字典解决。

课文诵读5分钟

(2)读完后请小组讨论,文章的每一个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简单的概括。

分钟小组讨论

2.达成检测

【设计构想】阅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在阅读中遇见的一些现代汉语中的常见、常用字词需要积累,但这个过程应该需要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教师起适当的引导。这个环节就体现阅读中理解能力的贯彻。

【活动三】与文本对话,理解文章的结构,达成分析综合的目标

1.以学生“开火车”的形式逐段概括每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完成对文本的分析。

2.要求学生根据每一自然段的写作内容,把相同写作内容的段落归纳在一起,完成对整篇文章层次的归纳和综合。

3.总结快速阅读一篇文章的要领。读文章是要读出作者写作的主要内容,进而读出作者主要表达的情感倾向,最后归纳出主旨。其实这一过程就是体现阅读时时的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4.利用具体的问题,深度解读文本,读出文本中作者蕴含的感情,完成对文章主题的总结归纳。

(1)这是怎样的一种爱?(回归文本,找出原句)

想说却说不出来,这是一种真挚而深沉的爱,炽热的爱。

(2)爱北平的什么?(回归文本,从文中找到依据)

(3)思考这样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古都——北京,作者在文中“想”了它哪些方面?各有怎样的特点?请分别概括它的总体特征。

(4)总结文章基本内容。

【设计构想】阅读的本质应该是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文本,真正领会文本的内涵,读出作者的感情倾向,观点态度。这就是阅读中的分析综合能力,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往往会忽视这个能力的培养,由于课堂的忽视,导致在课外文本的阅读中,还有多少人会仔细的揣摩文本,读懂字面,读透字后的含义。所以课堂上应该重在引领学生去读文本,形成阅读的良好思维习惯,并能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分析综合能力的养成是阅读中其他能力形成的基础,应该成为语文文本教学的本真。

【活动四】品读与鉴赏,形成基本的鉴赏能力

1.北平可写的东西很多,为什么老舍专挑墙根、院子、花花草草来写呢?正因为他对北平的熟悉与热爱,他才写出北平的与众不同。如果是北平的匆匆过客,恐怕除了感叹历史的悠久、建筑的雄伟之外也就没什么了。

【课外衔接】散文《从北京到北京的距离》节选:

“在北京,在任何一个角落里,只要你安静地凝望,时间长了,你会感觉这里潜伏隐蔽着的一种无形的力量,每一个人都与这座城市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那种生死不渝的维系,以及,坚守下去的那份信心,是我这样一个匆匆过客难以理喻的。”

【设计构想】借助与课外文本的衔接,目的是能带领学生能深入理解老舍对北平的情感是来自他与北平的关系。

2.赏析文本所用的写作技巧

导入:用普通事物入题,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主观感情,就称得上好文章。那种“你不讲别人也知道,你讲了别人也不知道”的文章就算不上是上乘之作了。

(1)用类比的手法来写爱。(教师分析,归纳)

“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要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想讨他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

点评:老舍先生把对北平的爱比作对母亲的爱(老舍的孝母之心在文坛中也是传为佳话的),他因母亲的欢心而笑,因母亲身体不佳而欲落泪。母亲牵动他的心神,对母亲说不出的爱就在这笑、泪之中,作者用这一类比恰当地表达了他对故乡北平的爱显得那么不同寻常而又那么的深刻,从而“说也说不出”。

(2)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学生讨论生成)

(3)生动细致的描写。(师生共同讨论,重点咀嚼)

①“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②“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至“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

点评:老舍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画面,描写愈是具体,愈能见出感情之真、感情之诚。这么多日常事物竟能深深地留在作者脑海中,不很能说明作者对北平的爱恋之深吗?这样的描写细致入微地写出了事物的状态,真实地表现了北平“接近自然”的特点,真切地流露出作者热爱北平的情感。

(4)用比喻的修辞。(略提,课后整理积累)

①“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

②“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③“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似的美丽。”

3.总结:

(1)选材角度:选取生活中平凡细微的事物。“一切景语皆情语”。

(2)艺术手法:作者运用类比手法,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将对北平深沉而炽热的爱蕴含在字里行间,让我们真真实实地触摸到了那颗游子的赤子之心。

【设计构想】在全面理解文本内容与作者的情感之后,再进行深度阅读,从选材的角度和写作的技巧上对文章进行鉴赏,培养学生的鉴赏评价能力。在分析写作手法时,侧重点不一样,学生能掌握的,让学生自行解决。在本文运用的多种写作技巧中,教师重点分析描写这种手法,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描写中要注意的地方,并能运用到学生的实际写作中。

【活动五】探究文章的最后一段,实现拓展阅读

1.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再度体会作者的情感。

怎么读:没有悲,只有愁;没有恨,只有爱。

2.“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

3.教师简单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那时日本帝国主义已经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的签订,适应日本侵略需要的“冀察政务委员会”的成立,都说明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者作为一个热爱北平的知识分子,忧心如焚,思念家乡之情较平日里更为强烈,这一声呼唤,充满了民族忧患意识,震人心弦。相关历史事件:1931年,“9.18事变”,东北沦陷。1935年,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4.阅读衔接:

在《想北平》一文中,作者为我们展现了和谐美好的城市生活,虽然物质条件并不丰富,但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北平的深情眷恋。这种爱,我觉得不是简单口头上说说的爱,文章的结尾更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忧思,这是一种深沉的爱。

我最近读了张恨水《五月的北平》,郁达夫《北平的四季》,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一段话:“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我想起这段文字,再加上今天和同学们一起阅读了老舍的这篇文章,又想到我听说的现在的北京:雾霾天气,拥堵的交通,高额的房价,我想让我们同学课后思考一下,探究一下,面对北京的现在,面对我们自己家乡的现状,我们如何更好的爱自己的家园呢。我化用郁达夫的一句话作为我本堂课的结束语:祝北京平安进展,永久地成为我们炎黄子孙所保有的新都城,愿我们的家乡更美好。

【设计构想】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但人文素养和人格的培养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责任之一。对文本的解读不能仅仅停留在文本本身,更要能激起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的热情。如果能实现课内文本和课外阅读的有效衔接,这才是真正实现阅读教学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海门中学。

猜你喜欢
北平老舍文本
北平的秋
周恩来与老舍肝胆相照的友谊
华人时刊(2020年19期)2021-01-14 01:17:04
十路大军进北平
河北画报(2020年3期)2020-06-24 06:03:50
十路大军进北平
河北画报(2020年5期)2020-06-10 01:50:20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老舍的求婚
北广人物(2018年10期)2018-03-20 07:16:02
想北平
学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14
老舍给季羡林“付账”
华人时刊(2016年1期)2016-04-05 05:56:22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