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开芸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作教学被人为地扭曲了。为了升学考试,学生成了应试的工具、写作的奴隶。他们为了得高分,不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唯恐它低级、不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唯恐它肤浅、不全面;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唯恐它幼稚、不深刻。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却唯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虽然有的学生作文,中心也明确,结构也严谨,语句也通顺,可就是拿不到高分,究其原因,是缺乏灵性、生气。文中无“我”,没有个性,这就像一个人少了灵魂、思想,只剩下完整的躯壳,哪还有什么生命可言?
这样一来,有人就会问:我们的学生咋成了这样的了?他们刚诞生时,可都是用一种多么新奇、纯真的眼光来迎接、看待这个世界的呀!
不错,孩子是纯真的,而这份真情不但没有被成人用心呵护,却为了使他们的作文具有某种“意义”,不惜扼杀他们真诚的天性,让灿烂的笑容戴上伪圣的面具,将他们往世俗、矫情、虚假的歧路上赶。
记得孩子上二年级时,写了两篇日记,一篇是《热死人的天》:现在已经快到了7月的的中旬,天气越来越热,天上的蜻蜓四处乱飞。树上的知了就这么乱叫,从早上叫到晚上,不知疲倦地叫着。唉!还要骑车去上兴趣班,天上的太阳又能热死人!唉!真受不了这天!
另一篇是《我会打字了》:星期五电脑绘画班的徐老师教我们打字了,我很快就学会了打我自己的名字了,还有键盘上的所有字母,而且我也知道大小写的转换。就是我现在的指法不对。我现在会打字了以后,这几次上网聊天再也不用让妈妈帮忙了。妈妈很高兴,我也会努力练习打字的。
这真是我手写我心,天然去雕饰,孩子纯真的心跃然纸上,可任课老师却只打了60分,评语是“没有意义”。
孩子的另一篇作文《妈妈带我吃烧烤》:被老师在班级不点名批评,“有的同学,吃烧烤就写吃烧烤好了,却为了吃烧烤不想上学了呢”,害得孩子以后在作文中再也不敢写真话了。
唉!正如鲁迅所说:“呜呼,我说不出话……”这些教师完全不尊重学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的权利和意愿,将“政治性”凌驾于语文的“工具性”之上,要把学生的言语变成政治的传声媒介。如此进行作文教学,必然会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人文精神被摧残,个性被窒息,创造性被扼杀。
也许有人会说“这很正常的呀,大家不都是这么做的吗?”由此可见:由于教师的“引导”不当,学生作文中套话、假话的现象已经成了普遍现象。那么,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呢?他们可能是出于善良的愿望,可能是无奈的,也可能是违心的。其根源是作文评价体系的悖谬。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的头脑里就有一条“思想第一,主题第一”的作文评价标准,总认为文章首先必须有意义的主题,否则,全文将“满盘皆输”。中高考的考试说明中对作文要求的“思想健康”一条,也被曲解,好多老师还宁“左”勿“右”,在主题上,使劲把学生往“高、大、全”的方向引导。
其实,作文是以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他人的沟通,发现问题然后解决问题,从而创造新意思的语言使用行为。美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一种记忆、交流、组织和发展自己思想和信息的工具,写作应是一种享受。学生应学习独立地就自己感兴趣的和一些重要的题目进行写作”。他们的课程标准中对老师提出的建议之一是“应鼓励学生对各种目的的写作充满信心,建立自己鲜明的且具有独创性的写作风格。”我们的新课标也强调作文评价应该以人为本,不应该就文评文。学生的作文首先是包含了个人情感在里面,还包括准备过程,占有材料过程,对材料的分析运用过程,动笔成文过程等等。
所以,我们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勇于表现自我,首先要重视作文的评价标准,“应重视写作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其次,教师要更新观念,倡导立诚求真的写作人格,为学生的自主写作创造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立意、构思、选材、表达等方面为他们“松绑”,力求让学生敢于张扬个性,表现自我,敢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真正把写作当成他们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里应该提及的是,讲真话、诉真情的“潮流”已逐渐掀起,这固然是好事,但有的老师认为学生只要写真情实感,实话实说实写,能够书写灵性、张扬个性就行了。因而有的学生作文中不断出现“金钱是万能的”、“只要能出名,无所谓对和错”等不健康的观点。
因此,作文教学绝不应仅仅注重于引导学生“讲真话”,我们更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张扬健康个性,注重自身的修养,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牢固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阜宁县明达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