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研究

2015-01-12 05:52陆惠新
中外医疗 2015年19期
关键词:明显降低引流术开颅

陆惠新

太仓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太仓 215400

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比较研究

陆惠新

太仓市中医医院神经外科,江苏太仓 215400

目的比较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颅内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颅内血肿量(16.27± 5.42)mL和5 d颅内血肿量(11.63±3.55)mL均明显降低,术后2周NIHSS评分(1.24±0.75)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82.63±13.6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作用。

微创钻孔引流术;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高血压脑出血发病近年来不断提高,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影响[1]。而当高血压脑出血发病后,脑内血肿应及时清除,否则将会进一步诱发周围组织的液化或坏死,从而增加了致残、致死的机率[2]。因此,该研究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对该院于2010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0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颅内出血,且30mL<出血量<90mL。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肺、肝、肾等脏器重症疾病及恶性肿瘤患者;②脑干及小脑出血患者;③脑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引起的出血;④颅脑外伤引起的出血。血肿部位:基底节区血肿46例,外囊区血肿23例,脑叶血肿7例。依据患者手术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46~74岁,平均年龄(59.72±9.68)岁;高血压病程3~12年,平均病程(6.59±2.31)年。对照组中男19例,女21例,年龄47~75岁,平均年龄(59.58±9.47)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51±2.27)年。且两组患者在性别比率、平均年龄、平均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组间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进行治疗,即患者在颅脑CT模拟定位下,确定穿刺靶点和穿刺深度,局部麻醉下行皮肤切口,于颅骨上钻孔并。根据靶点坐标,将穿刺针置入血肿腔内,首次穿刺吸取血肿液量50%左右,剩余血肿则可分次反复抽吸,同时可注入2万U尿激酶,促进血肿液化以加速引流。若血肿全部吸除后仍有新鲜血液流出,则可采用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进行反复冲洗,最后注入止血药。对于血肿破入脑室患者,应依据脑室内血量确定侧脑室穿刺引流的必要性。术后经引流管注入生理盐水+ 2万U尿激酶进行冲洗和液化,1~2次/d,同时给予适当的脱水药物和抗生素进行治疗。当复查CT无再出血,且残余血肿量 <15mL时,可拔出引流管。对照组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即患者在全麻下行气管插管,依据患者出血量多少以及昏迷程度等选择手术切口位置,术中应充分减压,尽量避开脑组织的重要功能区并减少不必要的牵拉性损伤。术后常规抗感染以及预防应激性反应等治疗。密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3d、5d时颅内血肿量,以及术前、术后2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

1.3 评价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颅内血肿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颅内血肿量的比较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3 d以及5 d颅内血肿量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颅内血肿量(16.27±5.42)mL和5 d颅内血肿量(11.63± 3.55)mL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颅内血肿量的比较(x±s,ML)

2.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N IHSS评分和ADL评分情况的比较

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2周NIHSS评分(1.24±0.75)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82.63±13.6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前、术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情况的比较(x±s)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极易引起一系列较为严重的继发性病理性损害,其作为脑血管疾病中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危害[3]。高血压脑出血一旦发生,血肿对机体将造成严重危害:首先,血肿扩大会产生占位效应,甚者会继发脑疝的形成;其次,由于血肿周围脑组织血液供应受到影响,会进一步造成脑组织的变形、出血,甚至坏死;最后,血肿内大量的血管活性物质能够引起脑组织局部缺血缺氧,给血脑屏障带来了极大的影响[4]。因此,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的及时有效清除,对于缓解脑组织的压迫状态,恢复血液供应,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统临床上,以开颅血肿清除术为主要治疗方法,该方法虽能够较为彻底地对颅内血肿进行清除,但由于对患者脑组织造成较大的创伤,使得患者术后康复不尽理想。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创钻孔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韦茂军[5]通过对1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临床效果的比较,结果表明,与开颅组患者相比,微创组患者肺部感染,脑梗死、再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死亡率也明显降低。

该研究结果表明,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1d、3d以及5 d颅内血肿量均明显降低,术后2周NIHSS评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颅内血肿量(16.27±5.42)mL和5 d颅内血肿量(11.63±3.55)mL均明显降低,术后2周NIHSS评分(1.24±0.75)分明显降低,术后6个月ADL评分(82.63±13.65)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崔颖等比较分析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与开颅组相比,术后第1、3、5天时,微创组血肿量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2周,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3个月,微创组ADL评分明显升高(P<0.05)。马涛等[7]比较研究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与开颅组相比,微创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P<0.05)。

综上,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但由于微创钻孔引流术对患者创伤较小,对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起到进一步的改善作用。

[1]李树祥,崔杰,乔柏林,等.开颅手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56-57.

[2]杨红伟,李坚,农奔,等.微创及开颅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的影响[J].广西医学,2012,34(12):1674-1676.

[3]陈养川,钱水清.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1):48.

[4]陈唯实.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吉林医学,2015,36(7):1430-1431.

[5]韦茂军.开颅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8):143-145.

[6]崔颖,张志田,黄俊杰,等.微创钻孔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4,18(5):926-927.

[7]马涛,张玉磊,孙政,等.微创钻孔引流术与小骨窗开颅术治疗中等量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比较[J].安徽医药,2013,17(12):2114-2115.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reatment to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 ith 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Drainage and Hematoma Evacuation

LU Hui-xin
Departmentof Neurosurgery,Taica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Taicang,Jiangsu Province,215400 China

ObjectiveTo compa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treatment to 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drainage and hematoma evacuation.Methods76 inpatients with hypertensive cerebral in our hospital froMMay 2010 to August2014 were seclected,and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36 cases,and control group,40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and drainage,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ith hematoma evacuation.Intracranial hematoma volume,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ect score(NIHSS)and daily living activity score(ADL)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pectively for the two groups before surgeryand postoperative.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3 days after operation,intracranial hematoma volume (16.27±5.42)mL and 5 days after operation,intracranial hematoma volume (11.63±3.55)mL,bot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NIHSSscore 2 weeks after operation (1.24±0.75)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ADL score 6months postoperative (82.63±13.65)significantly increased,the differences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drainage caused less trauma to patients,the prognosis and quality of life p layed a further improvement.

Minimally invasive drilling drainage;Hematoma evacuation;Hypertensive cerebral hemorrhage

R743.34

A

1674-0742(2015)07(a)-0091-02

2015-04-07)

陆惠新(1980.11-),男,江苏太仓人,本科(研究生在读),神经外科主治医师,主要从事神经外科工作。

猜你喜欢
明显降低引流术开颅
沙利度胺对IL-1β介导的支气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的影响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
运动训练能够抑制异丙基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脏炎症反应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