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县域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研究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2015-01-12 01:12杨庆媛樊天相冯应斌
中国土地科学 2015年8期
关键词:长寿区居民点城镇

潘 菲,杨庆媛,樊天相,冯应斌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广西 南宁 530012;3.成都大学人事处,四川 成都 610106;4.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县域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研究
——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

潘 菲1,2,杨庆媛1,樊天相3,冯应斌4

(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广西旅游规划设计院,广西 南宁 530012;3.成都大学人事处,四川 成都 610106;4.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研究目的:以空间相互作用为着眼点,结合“居住场势”评价,对重庆市长寿区农村居民点体系进行重构,以期为科学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研究方法:运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测算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之间的作用引力,从外部环境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选取指标建立“居住场势”指标体系,评价农村居民点的发展实力。研究结果:(1)长寿区223 个农村居民点的引力值介于0.21— 52.32, 运用Natural breaks 方法将农村居民点划分为16 个就地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和20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2)以20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的“居住场势”值进行聚类分析,依此构建县域“中心村—基层村—迁并村”3级农村居民点体系,研究结果符合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规律。研究结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较好地揭示了城镇—农村居民点这一层次结构中各要素间的联系,是从空间结构优化这一角度拓宽了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思路。

土地整治;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居住场势;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

1 引言

农村居民点体系是在一定地域空间内,农村居民点在经济、文化及交通等多种因素作用下组成的具有层次结构和功能分工的有机系统[1],是整个社会生产生活的空间基础。农村居民点体系不仅反映了生产力与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组合[2],而且决定了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利用的功能结构与综合效益,其体系优化重构是乡村聚落空间研究的重要内容[3]。当前,农村人口非农化转移和经济社会发展要素的重组与交互作用频繁,当地参与主体(包括村民和政府)通过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和配置格局以适应这些作用与变化,从而导致了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的整治与重构[4-5],并对传统的农村居民点体系等级结构造成冲击,传统农村居民点体系格局已不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新型城镇化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是促进中国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并不是对原有居民点组织结构的摒弃,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对原有体系等级和空间结构的优化[6]。当前,大量学者在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机理与途径[7]、等级规模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8-9]、居民点体系的演变过程及特征[10-11]、居民点重构的模式对比[12]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这些研究重点在城镇体系或城市体系的发展进程、现状分析上,对农村居民点的发展模式和空间重构只做了一般性展望[13],在规划层次上缺乏基于村镇体系视角的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引导,在发展模式上没有较好地统筹不同等级居民点(城镇、中心村和基层村)间的空间作用关系。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人地关系互动的核心和农村社会的基本单元[14],其体系重构不仅要考虑居民点自身的发展实力,更需重视聚落空间相互作用下各等级居民点布局的空间适宜性[15],定量化分析居民点间的相互作用有利于明确各居民点间的相互联系与发展特征,进而指导居民点体系重构[16]。基于此,本文从城镇与农村居民点的空间相互关系入手,运用引力模型衡量农村居民点受城镇的影响程度,同时结合“居住场势”对农村居民点经济发展水平及外部环境进行评价,确定农村居民点的等级结构,并以重庆市长寿区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实现县域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优化,以期为科学开展农村居民点规划和综合整治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与数据基础

2.1 研究区域概况

长寿区地处重庆市中部,地跨东经106°49′22″—107°43′30″,北纬29°43′30″—30°12′30″,渝宜高速从西南至东北贯穿全区。长寿区地形以丘陵、低山为主,低山区海拔在800 m 以上,地势起伏较大,中部为丘陵和岭谷相间平行构成平行岭谷地貌。2012 年全区总人口90.63 万人,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8487.12 hm2。受地形地貌影响,农村居民点呈现“整体分散,相对集中”的分布特点,西部低山区分布较零散,中部平行岭谷区分布相对集中。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68.18 m2,超过国家规定的最高标准,且空置率较高。

2.2 研究方法

2.2.1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引力模型 (1)引力模型。引力模型可用于测算一定地域范围内两地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表达式为:

式1中,K 表示经验常数;Iij表示i、j 两地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力;Mi、Mj分别表示i 地、j 地的“质量”,通常用区域GDP总量或人口数量单一值表示;Dij表示两地之间的距离,常用空间直线距离表示;b表示度量距离的摩擦指数。

(2)引力模型的修正。随着现代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区域间通达度不断改善,原有模型质量和距离的表达已不符合实际发展,需对模型进行修正。首先对区域的“质量”进行分析,以多个规模因素指标代替原有的单一指标,建立规模因素指标体系,从而计算出区域的综合“质量”值。其次深化对距离内涵的认识。居民点与城镇间的引力扩散是沿着不同轴线,即联接点的现状基础设施,包括交通干线、通讯设施线路、供水线路等工程性线路进行扩散的[17]。这种扩散会受到自然屏障(如河流、山脉)以及行政边界障碍等的影响而快速衰减[18],也会因公路、铁路等通道的建设而迅速增强。因此,城镇对农村居民点的辐射与空间直线距离的增加并不是简单的线性递减关系,而是选择障碍最小的路径或方向扩散[19]。因此,引入成本加权距离[20]更能真实地表达公式中的距离概念。

“成本”即城镇的能量和要素流在向外传输时遇到的阻力[19]。根据农村居民点与城镇的空间距离和传输过程中多个障碍因素阻力的叠加, 得出该农村居民点与城镇间的最小成本加权距离。计算公式如下:

式2中,Cij表示i、j 两地之间的加权阻力;Wm表示第m 个阻力因子的权重;Am表示i、j 两地第m 个阻力因子的阻力值;n 表示因子总数。

距离是阻碍空间相互作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引力测算时应首先考虑农村居民点与最近城镇的引力作用。通过加权阻力分析得出各个居民点与15个建制镇镇区、3个中心城区的成本加权距离,选取与各农村居民点成本加权距离最小的建制镇(城区)进行引力测算。根据上述方法,修正后的引力模型为:

式3中,Iij表示居民点与最近城镇的相互作用力;Wi、Wj表示i、j 指标的权重;Cij表示居民点与最近城镇的成本加权距离;通常情况下K 和b 取值为1和2[21]。

2.2.2 居住场势 “居住场势”指居住主体在综合考量一定空间范围内各居住位置多种维度功能的基础上, 所反映的各居住位置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所处的位序、优势功能和吸引力[22]。“居住场势”越高的农村居民点,居住环境相对较好、规模越聚焦,整体居住水平较高,对居民有着更大的聚集力和吸引力。由于农村居民点体系等级划分通常是以人口规模为标准进行划分的[23],指标的单一性容易忽略经济发展基础及环境因素的影响与作用,而“居住场势”则综合考虑了生产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可以从多角度、多维度综合分析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适宜性和科学性。本文主要从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两个角度,构建二维空间单元以反映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高低。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的计算公式为:

式4—式5中,Nij表示第i 个农村聚落的第j 个因素所决定的“居住场势”;Uij表示第i 个农村聚落的第j 个因素的分值;n 表示参与计算的农村聚落个数;m 表示因子的个数;Hi表示第i 个农村聚落对应的“居住场势”大小。

2.3 数据来源和处理

2.3.1 数据来源 本文所运用的社会经济数据包括《长寿统计年鉴》(2010 —2013年)以及长寿区各镇《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2012年长寿区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同期遥感影像数据。利用长寿区2012 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经Arcgis 9.3 提取图斑后按座落单位名称dissolve,获得长寿区农村居民点223 个,15个建制镇镇区,3个中心城区。

2.3.2 数据处理 (1)根据引力模型中“质量”的特征,选取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建设用地规模指标反映农村居民点的综合质量(表1),3个指标的取值分别为村域年末人口数、年GDP量、建制镇镇区或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运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综合测算出各个建制镇镇区、中心城区和农村居民点的“质量”。

表1 修正后引力模型指标现状值、平均值及权重Tab.1 Actual statistics, mean and weight of indices calculated for revised gravity model

(2)长寿区建制镇镇区辐射力主要受地形地貌与交通条件的影响,因此选取坡度和道路通达度作为影响建制镇镇区辐射扩散的阻力因子。坡度信息从长寿区DEM数据中提取,道路通达度由居民点到达该镇主要公路(除渝宜高速公路外的二级以上公路)的最短距离来衡量。权重分别取0.6和0.4,代入式2确定居民点的加权阻力值。

(3)将综合测算出的“质量”和最小阻力距离进行标准化,代入式3,计算得到各居民点的引力值。

(4)构建“居住场势”评价指标体系。经济发展状况与当地的农村收入水平及产业发展密切相关,选择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粮食产量和工业/农业产值比重反映农村居民点的经济发展水平,记为He;长寿区的自然灾害以小型为主,有轻度的面源污染,但影响范围较小,经过近几年的治理生态环境已得到较大改善,因此居民点的建设主要考虑自然环境、交通便捷及外界辐射的影响。选择平均海拔、路网密度和到建制镇镇区距离三个因子表征外部环境条件,记为H(r表2),其 中平均海拔反映自然环境对农村居民点建设的支持与限制,路网密度反映居民点本身的出行质量状况,到建制镇镇区距离反映镇区对农村居民点的辐射影响能力。将数值标准化后代入式4和式5即可计算出“居住场势”。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村居民点空间相互作用分析

根据修正后的引力模型,计算全区223个农村居民点的引力值,长寿区农村居民点引力值最大分值为52.32, 最小分值为0.21。由Natural breaks 方法,将长寿区农村居民点分成就地城镇化型和非城镇化型两类,分界值为10.96,即分值>10.96为就地城镇化型,<10.96为非城镇化型(图1(封三)、表3)。就地城镇化型的农村居民点共16个,主要位于晏家街道城区、凤城街道城区、新市镇建制镇附近,这些居民点对中心城区或建制镇镇区产生较大的向心力,劳动力、资金、技术与信息等物质流将通过各种渠道由农村转向中心城区或建制镇镇区,由于该类农村居民点从外界获取的物质流远远小于向中心城区或建制镇镇区输出的物质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外延式扩张,极易被城镇吸纳,逐步由农村向城镇转换,成为城区的一部分,实现就地城镇化。非城镇化型的农村居民点共207个,因其与最近城镇有一定空间距离,城镇对其吸引力相对较小,从周边居民点获得的物质流大于其向城镇输出的物质量,部分发展潜力较强的居民点,会在不断吸取物质流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扩大规模,并在新农村建设等相关政策、资金的扶持下,系统功能逐渐完善,成为一定地域内的中心村落,实现乡村都市化。

表2 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指标体系Tab.2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 “power of the residential feld”

表3 长寿区各乡镇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数量统计Tab.3 Statistics of local urbanization type rural settlement of Changshou District

3.2 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评价

在划分出就地城镇化型和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的基础上,运用“居住场势”模型计算20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的居住场势,并进行等级划分。选取居民点“居住场势”差异较大,且居民点分布较均衡的龙河镇为例,镇内17个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的相对大小及位序见表4。图2表示其“居住场势”的高低情况,在图中越靠近左下角的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越低,而靠近右上角的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则越高。九龙村、龙河村以及仁和村整体“居住场势”较高,反映出其具有吸引其他村庄农户不断向其迁居的中心区域优势。盐井函村和堰塘村“居住场势”则处于较低水平,盐井函村和堰塘村由于耕地不足、缺乏工业生产形成低势能区。运用SPSS 16.0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17个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值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可将17个农村居民点划分为三类,Ⅰ类型包括九龙村、龙河村和仁和村,Ⅱ类型包括保合村、长安村和合兴村等12个农村居民点,Ⅲ类型包括盐井函村和堰塘村。

依据计算的各镇内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的大小,对“居住场势”值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全县Ⅰ类型农村居民点包括渡舟镇保丰村、八颗镇丰胜村、万顺镇万顺村等在内的41个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长寿区中部及南部。这些区域地势平坦,交通通达度高,外部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均处于较优水平,其中部分村庄正在建设新农村集中居民点,将成为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人口、经济要素聚集地,符合中心村建设的要求,因此将这41个村划定为中心村。Ⅱ类型包括渡舟镇白果村、邻封镇上坪村、长寿湖镇大石村等在内的133个农村居民点,此类农村居民点发展能力一般,属于自给自足型,但基础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较差。此类农村居民点在发展中处于劣势,对信息、资金、劳动力等物质流的吸引力不强,其向外界输出的物质流大于从外界获得的物质流,人口规模将逐渐变小。将此类农村居民点划定为基层村予以保留,当规模减小到一定程度时可合并到周围中心村。Ⅲ类型包括八颗镇水井村、洪湖镇表耳村、葛兰镇湾坵村等在内的33个农村居民点。此类农村居民点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由于居住环境的不适宜和发展基础薄弱,大力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及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不利于资源的高效配置,极易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将该类型村落划定为迁并村,可迁并到附近的集中居民点,有效地整合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三类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布局见图(3封三)。

图2 龙河镇17 个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的评价结果图Fig.2 The results map of the “power of the residential feld” of the 17 rural settlements in Longhe Town

表4 龙河镇17 个农村居民点“居住场势”的评价值Tab.4 The appraisal value for the “power of residential feld” of the 17 rural settlements in Longhe Town

从空间分布来看,中心村多分布在长寿区中部及南部地区,且呈现以渝宜高速公路为轴向的分布特征,因中部及南部为浅丘平坝区,地势较平坦,且依靠交通线布局具有交通便捷、吸引力强等优势。基层村分布范围较广,无明显规律。迁并村多分布在西山、铜锣山附近,这是由于该区域为丘陵低山区,“居住场势”较低,地貌条件及地理区位的劣势限制了农村居民点的发展。

将确定的农村居民点体系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中所确定的41个中心村,其中部分农村居民点已是发展较好的中心村,如黄葛村、青云村等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人口规模较大、基础设施配套较完善且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还有部分农村居民点已列入长寿区中心村建设规划中,如罗围村、新市村等地理区位优越,具有良好的与城镇物质交换和要素互通的能力,是重点发展的中心村。研究确定的133个基层村中,部分农村居民点配套设施较落后,如洪湖镇坪塘村、普兴村,正在相关政策、资金支持下建立村卫生室、村民活动中心等,从而改善生产生活条件。迁并村中的洪湖镇芦池村位于重庆市“四山”管制规划①重庆市“四山”管制规划:为保护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的森林资源,重庆市规划局编制了《重庆市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管制分区规划》,将“四山”管制区划分为禁建区、重点控建区和一般控建区,并对三个区域分别制定了建设管制要求。区范围内,发展受地形限制,在政府引导下人口逐步搬迁。上述分析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果具有实践性,可用于指导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工作。

4 结论与讨论

本文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居住场势”理论用于农村居民点结构体系分析,确定农村居民点各等级体系的数量及空间分布,为长寿区农村居民点综合整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空间相互作用论适用于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分析,运用引力模型模拟农村居民点空间结构中各要素间的联系强弱,从空间结构优化这一角度拓宽了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思路,并结合“居住场势”对农村居民点进行评价,划分农村居民点类型,明确农村居民点发展方向,对农村居民点空间重构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2)在对引力模型修正的基础上,测算出各农村居民点与中心城区或建制镇镇区之间的作用引力值,将农村聚落分成就地城镇化型与非城镇化型两类,就地城镇化型(分值>10.96)的村落共16个,这些村落对城镇产生较大的向心力,随着城镇的扩张,极易被城镇吸纳。非城镇化型(分值<10.96)的村落共207个,因与城镇有一定空间距离,城镇对其吸引力相对较小,不易被城镇所吸纳。

(3)引入经济地理学区位研究中的空间场势理论,建立包括经济发展水平和外部环境条件因素在内的居住场势模型,计算县域农村居民点的居住场势。对居住场势值进行聚类分析,将207个非城镇化型村落细分为中心村41个、基层村133个和迁并村33个。研究结果符合长寿区农村居民点发展实际,为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是实现中国土地利用战略目标的系统工程,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要与城乡一体化建设、农民长远生计紧密结合。本文基于农村居民点相互作用视角,结合“居住场势”评价对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进行了探讨,但对于重构过程中的政策因素、经济成本及农户意愿等因素考虑不足,如迁并村的农村居民是否愿意迁移,被迁移宅基地权利的归属与调整等问题都影响着农村居民点体系的重构,在以后的研究中应在农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一套更符合区域实际情况和体现政策支持及农户意愿的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农民、农村、农业层面,从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的转移,农民社会保障提供与公共设施的配套等角度进行更深层次地探究。此外,在实际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过程中,还涉及产业结构调整、交通体系支撑和生态保护等内容,因此,应加强产业规划、交通规划和生态规划等“多规合一”的研究,才能保障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陈国阶,方一平,陈勇,等. 中国山区发展报告:中国山区聚落研究[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30 - 33.

[2] 张娇慧. 丘陵地区乡村聚落体系构建研究[D]. 北京:北京建筑大学,2013:5 - 6.

[3] 何仁伟,陈国阶,刘邵权,等.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J]. 地理科学进展,2012,3(18):1055 - 1062.

[4] Long H L, Li Y R, Liu Y S, et al. Accelerated restructuring in rural China fueled by“ increasing vs. decreasing balance”land-use policy for dealing with hollowed villages[J]. Land Use Policy, 2012, 2(91): 11 - 22.

[5] Long H L, Zou J, Liu Y S. Differentiation of rural development driven by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eastern coastal China[J]. Habitat International,2009, (334): 454 - 462.

[6] 李兵弟. 乡村重构中的“匠人”思考[N]. 中国建设报,2007 - 03 - 30.

[7] 王成,费智慧,张玉英. 统筹城乡进程中丘陵山区村落空间重构机理与途径探讨[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6(7):96 - 102.

[8] 胡张武. 基于RS 和GIS 的巢湖流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分析[J]. 测绘通报,2011(,3): 69 - 71.

[9] 钟业喜,陆玉麒. 基于铁路网络的中国城市等级体系与分布格局[J]. 地理研究,2011,3(05):785 - 794.

[10] 刘耀彬,王英,谢非. 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特征[J]. 经济地理,2013,3(34):70 - 76.

[11] 刘振灵. 资源基础型城市群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J]. 资源科学,2011,3(36):1118 - 1125.

[12] 刘建生,郧文聚,赵小敏,等. 农村居民点重构典型模式对比研究——基于浙江省吴兴区的案例[J]. 中国土地科学,2013,27(2):46 - 53.

[13] 赵思敏,刘科伟.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体系重构模式研究——以咸阳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3,3(38):121 - 127.

[14] 孔雪松,金璐璐,郄昱,等. 基于点轴理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8):192 - 200.

[15] 焦鹏飞,张凤荣,李灿,等. 基于引力模型的县域中心村空间布局分析——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J]. 资源科学,2014,3(61):45 - 54.

[16]范强,张何欣,李永化,等.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县域城镇体系结构定量化研究——以科尔沁左翼中旗为例[J]. 地理科学,2014,3(45):601 - 607.

[17]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92 - 494.

[18]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 城市地理学[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91 - 193.

[19] 吴茵,李满春,毛亮. GIS 支持的县域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定量分析——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2(22):73 - 77.

[20] ESRI Inc. Using ArcGIS Spatial Analys[tZ]. ESRI Inc.,2002.

[21] 李新运,郑新奇. 基于曲边Voronoi 图的城市吸引范围挖掘方法[J]. 测绘学院学报,2004,2(11):38 - 41.

[22]庄伟,廖和平,潘卓,等. 基于居住场势理论的农村建设用地整治分区与模式设计[J]. 中 国生态农业学报,2014,2(25):618 -626.

[23] 金兆森,陆伟刚. 村镇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51 - 54.

(本文责编:郎海鸥)

Research on the Reconstruction of Rural Settlement System based on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at County Level: A Case Study in Changshou District, Chongqing City

PAN Fei1,2, YANG Qing-yuan1, FAN Tian-xiang3, FENG Ying-bin4
(1. 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2. Guangxi Tourism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Nanning 530012, China; 3. Human Resource Department of Chengdu University, Chengdu 610106, China; 4.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Guiyang 550004, China)

The purpose of the study is to reconstruct rural settlement system of Changshou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based on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analysis, and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planning and comprehensive improv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 Method employed is to improve gravity model for estimating the interacted gravity value betweenrural settlement and county towns, and establish indicator system for the“power of rural residential field”to assess the developmental strength of rural settlement over aspects such a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the interacted gravity values of 223 rural settlements were between 0.21 — 52.32, which were classified into local urbanization type(including 16 rural settlements)and non-urbanization type(including 207 rural settlements)according to Jenks natural breaks method. 2)The 207 non-urbanization type rural settlem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including central village, basic village and transitive village based on the“power of the residential field”with the help of 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 The three ranks of rural settlements were more reasonable for develop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is suitable for revealing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elevant factors of town-rural settlement, the study broaden the thinking of rural settlement system reconstruc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spatial interaction theory; residential field and power; rural settlement system; reconstruction

F301.2

A

1001-8158(2015)08-0089-08

10.13708/j.cnki.cn11-2640.2015.08.012

2015-01-05

2015-06-09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内陆开放区农村土地整治关键技术研究”(201311006-4)。

潘菲(1989-),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国土规划。E-mail: panfeilr@163.com

杨庆媛(1966-),女,云南腾冲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经济与政策及区域规划。E-mail: yizyang@swu.edu.cn

猜你喜欢
长寿区居民点城镇
基于GIS的金海湖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长寿区成立“女科技人才之家”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长寿区科协入户走访结对帮扶对象
文化边城镇远
基于遥感技术的轩岗矿区农村居民点时空格局变化研究
人口与就业
三江源玉树藏族自治州寺院和居民点分布特征与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
地理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长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