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住宅景观风格的发展”

2015-01-12 23:20王瑞鑫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14年12期
关键词:文化发展

王瑞鑫

摘要:居住环境与居民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影响着居民的心理健康、精神生活,居住区景观风格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成长变化过程,从刚开始的借鉴西方文化,逐步发展成了有自己文化底蕴的居住景观。主要从阐述了从建国初至今居住区景观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居住区景观;发展;文化

一、概述

居住区景观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四个过程,两个阶段是以上世纪90年作为界限,建国初至上世纪90年以前是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启蒙阶段,景观设计的概念不明显。上世纪90年代以后至今居住区景观设计才开始真正的繁荣发展阶段。四个过程是指居住区景观设计发展中所经历的四个过程;从生存要求—生活需求—个性追求—文化沉淀的过程。

二、上世纪50~70年景观发展的生存要求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刚刚成立,我国处于一个经济、技术、思想都落后的时代,各方面都处于萌芽阶段,由于当时“一边倒”的政策方针,学习苏联成为那个时代强力口号。于是在整个50年代,全国上下都弥漫着一股学习西方文化的热潮,居住景观也自然不会例外。

上世纪60~70年代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景观设计的概念明显与其格格不入,从根本上否定了景观设计,对于景观设计的发展来说是一场灾难,景观设计一度处于停滞状态,所以说上世纪60~70年被称为“灰色的二十年”。

三、上世纪80~90年景观发展的生活需求

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的力度加大,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居住区建设规模扩大,受当时计划经济的影响,采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建设模式。住房建设体制以分配制、低租金、福利型为主要特征,居住区多表现为“单位大院”形式,也就是小时候我们所熟悉的家属院。

这个时期还没有明确的“景观设计”,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认识还不全面,处于满足了居住需求之后对居住环境的简单渴望。

四、上世纪90~98年景观发展的个性追求

上世纪90年代,中国正经历着一次大的社会转型,商品经济的形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整个社会的住房制度由福利分配式住房向商品住房转变,单位分配的制度渐渐退出生活的舞台,住宅可以自由买卖并属于居民私有。居住区景观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

居住区景观可以说是从90年代之后才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的居住区景观,景观只是建筑规划的附属品,以简单的绿化形式存在,不能够被称为景观设计。9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逐渐安稳,经济水平也有所提高,于是对于住宅的要求也大大增强,住区景观才得以发展。

五、98年至今景观设计的文化沉淀

早在1958年梁思成先生就提出“中而新”的理论,然而这个理论在景观设计中却没有基于中体的本质发展,居住区景观呈现一种盲目复制的状态,淡化了传统造景手法,长此以往必然会走上一条文化被吞没的道路。在经历了盲目在追随到生活迫切需求再到个性化的展示,中国的景观发展迎来了对文化缺失的思考。

中国古典造园艺术对于自然的追求是不懈努力的,景观环境并非要制造出多么恢弘的气势,最重要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可以体会到的景观内涵。古诗有云:虽由人作,宛若天开。表示了中国古典园林所追究的精神境界。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于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设计更倾向于氛围的营造,景观设计也趋于专业化。 在景观设计的构思中考虑的因素逐渐成熟,景观设计满足了功能性的需求,接着开始寻求精神层面的体会,追求住区景观的氛围营造,身处其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景观设计师所要传达的意境。

全球化的趋势下,如何去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保持住属于自己的文化,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景观设计师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地理环境以及居民生活习惯、各地历史文脉的不同,营造出属于城市独特的景观氛围,给各个城市增添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性的特征。极大程度的削弱了全球化景观对地域文化的侵蚀,身处于每一个城市中都能够感受到这个城市独特的魅力。

在园林的建设上,更加注重生态性和人性化的需求。居民生活品质提高之后人们更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需要什么,对生活环境有了高层次的需求。“绿色住宅”“生态小区”等设计理念横空出世。居民需要更多的绿化,更全面的生活设施来满足自己生活的需求。小区的配套设施可以拥有更多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空中花园、立体绿化得到普及,居住区尽可能的增加绿化面积,给居民性早一个舒适温馨的居住环境。宅间绿化、入户花园以及私家种植园得到了广泛的喜爱,在一系列浮华之后,中国的居住景观得以沉淀,文化性、地域性与生态化相辅相成的景观发展趋势。

六、结语

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关于居住区景观的学者以及参考书目是寥寥无几的,上世纪90年代之后景观设计方面的学术论文、书刊越来越多,开阔了国人的眼界,在理论中寻求新生。

居住区景观设计经过了需要多思考,价值观从传统造园手法的“天人合一”中解放出来,提倡以为人文本,尊重地域文化,力求地域文化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新兴设计方式。打破了中国传统园林“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主义造园思想,在传统中国园林寄情山水的基础下糅合进西方先进景观设计思想,探索出基于中国本土文化下的特色居住区景观设计模式。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并不能从一个人的空想或者抄袭别人的成果中得出,而是应该切实的去感受使用者的生活习惯,社会地位、心理需求。不同地域文化、生活背景所需要的景观设计都是具有其独特性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居住区景观得到了与社会、文化、艺术、审美、自然相结合,景观设计师在追求自然与技术的同时达到与人文情感的共生。居住区景观所追求的美不再是单纯看到的美,转而上升到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人与城市、自然与城市相结合的美。

【参考文献】

[1]赵纪军.新中国园林政策与建设60年回眸(一).风景园林.2009.102-105

[2]赵纪军.新中国园林政策与建设60年回眸(三).风景园林.2009.91-95

[3]朱丹.栖居之境[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4]费卫东.居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演变[J].华中建筑.2010(08)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文化发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谁远谁近?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