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彬
(北京市第一一四中学,北京 100077)
这两年在相关专家的指导下尝试用积极心理学指导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以求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下面让我们以首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七课“保护合法财产”第二框题“遗产继承”一课的教学实践反思为实例,来适度解析初二法律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在教学设计中我们以“名人名言”开始,“我出于好奇和直觉而无意中发现的许多东西,后来被证明是无价之宝.——史蒂夫·保罗·乔布斯”(图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主观体验,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找到兴奋点、热情度与幸福感.
图1 名言导入
在成功地将话题转移到乔布斯现在已经离我们而去之后,过渡到导入环节的关键部分,“乔布斯死后的遗产该如何分配呢?”以学生最感兴趣的视频方式呈现出来,视频的内容主要是世间人们对于乔布斯遗产分配的猜测和乔布斯亲人的具体情况,通过课堂教学,我们发现这个设计既能高效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热情,既满足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积极心理的需要还具备了导入的实效性,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导入设计.
设计探索活动一:在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将乔布斯死后留下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房产、股票等5项内容进行展示,提出相关问题:哪些不是乔布斯的遗产?为什么?作为遗产应该符合哪些条件?让学生一目了然继而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这样有别于传统的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符合现代课堂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们主动思考碰撞,并达成一致,从而自行总结归纳出遗产应具备3个条件,实现教学目的.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设计探索活动二:本环节将进展到课堂教学的深入环节,在区分了哪些可以成为乔布斯的遗产之后,一项重要的内容需要学生们去完成,提出相应问题:乔布斯遗产的继承人是谁?这一教学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所在,为了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之初,便开始思考最后选择采取“非主导性”教学模式,教师不直接地教学生,而是创设情境把问题丢给学生(图2),把学生放在教学中心位置,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开放性合作探索,而我们只是促进他们的学习.
图2 探究问题
为此课前我们为学生们准备了相应的学案,包括:1.乔布斯相应遗产资料;2.乔布斯家庭关系图(图3);3.课堂各环节探究的相关问题.这样学生更加有的放矢,积极探究的热情得到更大地激发与满足.另外在小组座位编排上也特别采取了马蹄形分布和“无领导小组讨论”形式,这样对于讨论结果的丰富性和开放性以及学生参与和讨论的积极心理程度都是非常有帮助的.从讨论过程看,学生们有观点交锋,也有查阅课本资料,完全实现了“非主导性学习”的核心理念;从讨论结果看各具不同又各有特色,效果明显.教师对他们的答案并不做对与错的评价,所有小组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对法定继承进行相关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最后将相关探究问题一一分类,师生得出一致认可的结论.
这是本次教学中的一次尝试,应该说既满足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需求,又实现了新的教学模式的课堂实效性验证.
图3 乔布斯家庭关系
教学设计中分别设计了两个拓展活动,深度思考1【情与法】和深度思考2【形与意】.深度思考1【情与法】提出了三个问题:1.私生女为何会参与遗产分配呢?2.当法律与家族(人情、世俗)发生冲突时,应以谁为先?3.乔布斯接纳了私生女原谅了生母,你觉得乔布斯怎么样?而在遗嘱继承的探究活动之后也设计了一个相应拓展.深度思考2【形与意】同样提出两个问题:1.乔布斯留给家人的遗产是83亿美元,而留给世人的最宝贵遗产你认为是什么呢?2.我们分析乔布斯遗产的问题用的是中国的法律,这与美国法律是否会有不同呢?
学生们通过思考回答相应问题,能够发现情与法二者既有冲突又有有机结合的一面,从而形成既尊重法律又不能违背道德的积极观念.而乔布斯给世人留下的遗产更多的则是一种宏观的关于创新的精神财富.激发学生们对于伟人的积极敬佩之情,使其充分认识到学好法律在当今世界和时代生活中的实际必要性.通过此拓展活动也升华了学生们的情感,使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得以更好实现,最终使得课堂教学的实效得以更好地呈现出来.
除了从积极心理学方面突破课堂时效性以外,通过本课我们也发现案例教学对于初二法律课堂实效性的真实影响.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一再强调要“依据生活而教育”.观察身边生活,以生活实例为主题,恰恰是本节课实效性达成的关键所在.教学中以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的事例——乔布斯逝世留下的遗产为案例,更能激发学生的共鸣,整个课堂融趣味性、启发性、互动性、思考性于一身,整个案例一气呵成、贯穿始终,而学生的参与过程真正达到了由学会到会学,教师则做到了教是不教,整堂课通过案例与问题的有机结合达到了“活中有思,思中见学”的实际效果.我想这些对于今后初二法律课堂的教学一定会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我也会继续坚持,不断探索下去.
[1]齐建芳.学科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朱小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