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路周边影院的变迁

2015-01-11 13:19沈思睿
东方电影 2015年8期
关键词:光明上海

静安寺路周边影院的变迁

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是上海东西走向中一条非常重要的马路,也是近代租界当局越界修路的重要一笔。它的修筑使租界当局的管理势力向西大大扩张,同时也客观上带动了上海城区的发展。1862年,英租界越界修筑自泥城浜(今西藏中路)至静安寺的简易马路,因其终点接近静安古寺附近的天下第六泉,遂取名Bubbling Well Road,即涌泉路。而华人多因此路直达静安寺,称之为静安寺路(见图1地图)。文/沈思睿

(图1)地图——民国二年(1913年)商务印书馆实测上海城厢租界地图(局部)

独树一帜的夏令配克

20世纪初,随着租界的扩张和市政建设的发展,西侨、买办和富商纷纷在静安寺路两旁争购土地,营造私园、住宅和娱乐场所,开设店铺逾百家,商市初露端倪,周边的娱乐业也随之欣荣,影戏院的不断出现就是标志性的特征之一。

1914年,在上海早期电影放映活动中极为活跃的西班牙商人雷玛斯(Antonio Ramos)敏锐地嗅到该区域的蓬勃商机,果断置地布局,在静安寺路卡德路(Carter Road,今石门二路)口建造夏令配克(Olympic)影戏院(图2为开幕当天广告)。据《上海电影志》记载,1909年到1917年,上海共开业10家电影院,其中4家属雷玛斯名下,雷玛斯成立雷玛斯娱乐公司专理影戏事务,号称“电影大王”,而其中,夏令配克影戏院特别值得一提。在雷玛斯的商业战略布局上,它是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一家电影院,具有明显的地段优势。在商业运作上,作为放映西方影片的头轮影院,夏令配克以放映美国和法国影片为主。但当中国国产影片崛起时,它也为其保驾护航、卖力推广。该戏院首映片为法国无声影片《何等英雄》,而中国的第一部故事长片《阎瑞生》也是在夏令配克首映,时间为1921年7月1日。这部国产片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当时有评论称:“国人处事只要尽其心力,精研日进,安见不能与西人并驾齐驱哉?”《阎瑞生》片长100分钟,连映一周后,票房净赚4000多大洋(公映广告见图3,剧照见图4)。另外,中国第一部爱情故事片《海誓》、第一部侦探武打片《红粉骷髅》,分别于1922年1月23日、1922年5月10日在夏令配克首映。1926年10月,戏院整修后英文名称改为“Embassy Theatre”(图5),中文仍沿用“夏令配克”。1929年2月9日,中国第一次公映有声电影也是在该戏院,播放影片为美国故事片《飞行将军》。

1937年抗战爆发后,戏院一度成为难民收容所。1939年,夏令配克更名为大华大戏院,英文名称为“Roxy Theatre”(图6),由美国远东影院公司管理。而“Roxy”一词,也是借用美国加州西好莱坞地区一家知名的高档影院的名称,以显示其时髦的海外背景。此后大华一直以设施豪华、首轮播放欧美大片为特色,成为静安寺路上的娱乐地标,独树一帜。1951年2月,大华大戏院改名为新华电影院,直至1994年市政改造被拆除。

(图2) 夏令配克开幕当天广告

(图3)《阎瑞生》放映前一天,《申报》上的相关广告

(图4)《阎瑞生》剧照

卡尔登、大光明交相辉映

(图8) 卡尔登大戏院开业当天《申报》的广告

(图9) 1947年地图所标注的大光明大戏院和卡尔登大戏院位置

静安寺路东段,由于靠近跑马场和南京东路,各种高档食肆、饭店、娱乐场所林立,客流如织,这也为影戏院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卡尔登大戏院(图7),位于派克路(Park Road, 今黄河路)21号,近白克路(Burkill Road,今凤阳路),1923年2月落成开业(图8),业主为英籍粤人卢根。初为专映外国电影的首轮影院,共有座位909个,同时也利用舞台优势接待演出任务。1937年至1946年,卡尔登大戏院主要以上演话剧和京剧为主,期间偶尔放映日场电影。七七事变后,当时的经理曾焕堂积极参与话剧界抗日救亡活动,卡尔登大戏院作为主办单位之一。

“孤岛”时期,周信芳领导的移风社在此上演进步京剧。1933年成立的中国旅行剧团也以此为基地,前往全国各地旅行公演。1936年4月,剧团回到上海后,在卡尔登大戏院举行为期10天的第一期公演,剧目为《茶花女》和《雷雨》。因受观众欢迎,又续演3个月,并增演一些新的剧目,仅《日出》一剧就连演32场。上海解放初期,玉兰越剧团也曾在该场地演出。戏院1951年12月更名为长江剧场,1953年底由华东戏曲研究院拨款修缮,作为华东实验越剧团演出基地。1954年2月公私合营,1958年一度划归上海电影制片厂,作为上影演员剧团演出场所。1959年重归市文化局领导,1985年起归市演出公司管辖,是上海话剧演出主要场所之一。剧场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多次大修,20世纪80年代设120回路柜式可控硅电脑总控调光设备,为上海首家。长江剧场1993年4月停演,随后不久被拆除。现址为鸿翔大厦。

1928年,就在与卡尔登一墙之隔的静安寺路50号(后改为南京西路216号),又一座大戏院横空出世(图9),它的出现标志着上海影院业又一次巅峰时期的来临,而这座影院也成为划时代的地标建筑,这就是大光明大戏院。大光明始建于1928年,由潮州商人高勇醒以每个月6000两银子租下地皮,并以美国商人名义注册,请英国人当经理,中国著名鸳鸯蝴蝶派小说家周瘦鹃任广告部主任。1928年12月31日开业,首映美国影片《笑声鸳影》,特请梅兰芳等艺术大师为之揭幕。由于开业较晚,周边早已影院林立,又遇美片辱华事件,经营颇为惨淡。1932年,前文提及的卡尔登大戏院业主卢根与美国国际抵押公司合资组成联合电影公司,买下大光明戏院。他们的理念就是要让戏院重获新生,为此不惜推倒重来。重建后的大光明于1933年落成,它的设计者是匈牙利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由于他卓越的设计能力,使得崭新的大光明成为可以与同时代欧美建筑争艳媲美的早期现代派建筑的典型,有着远东第一影院的美誉。整栋建筑外观以粗细横直的线条和大面积的玻璃作强烈对比处理,以方形半透明灯塔形成不对称重心。门口建有乳白色玻璃板雨篷(图10、图11),舞台跨度当时是上海第一。观众座位分两层,设有2000多只沙发座位(图12),装备有当时极为先进的“译意风”,观赏外国电影戴上耳机可以听到中文解释,开中国西片译制之先声。

上海解放后,大光明仍是上海最具影响力的影院。1958年从当时的民主德国引进设备,改为上海第一家宽银幕电影院。1992年大修,除改变座位结构,其余保持原样。1989年,上海市政府将它列为优秀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其后随着中国电影市场化的进程,大光明本身设施老化,经营开始走下坡路。到1999年,上海首家多厅影院开业后,对老影院产生了巨大冲击,大光明也渐渐失去市场。2008年,为重振雄风,大光明影院斥资1.2亿元,对影院进行改造修葺,于2009年1月竣工。改造后的大光明形成一个大厅和五个小厅的放映格局,依然保持了其原本两层楼的设置。大厅一楼设800余个座位、二楼设500余个座位。此外,还新开发出五个小厅,包括一个VIP厅,使观众在影院中有更多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影院底层原本单独作为疏散通道的空间也得到利用,被精心设计成展示大光明电影院80年历史的文化长廊,供观众免费参观。曾经的远东第一,再一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平安、美琪——后起之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租界成为沦陷国土中的一处“孤岛”。1939年欧战爆发后,香港及东南亚周边的许多资金流入租界“避险”,使得1937年至1941年期间,上海租界出现畸形繁荣,处处呈现出一种“苟安”的状态。此时,静安寺路周边的娱乐业已是相当繁荣,平安和美琪大戏院的出现也是顺理成章。

平安大戏院位于陕西北路南京西路的西南角上,由美国雷电华影片公司(RKO Pictures)的葛安农(B.Geannang)、勃力登(M.Bailiden)联合投资。1939年2月,平安大楼底层被改建为平安大戏院(Uptown Theater)。戏院拥有504个座位,当时被定位为二轮影院,主要放映国外影片。1954年后,改称平安电影院(图13)。1980年后,随着日渐宽松的艺术氛围出现,在上海出现专门放映艺术电影的“探索影院”, 平安电影院就是其中之一。一些艺术电影如《黄土地》等, 几乎场场爆满,盛况空前。1989年3月,改为平安艺术电影院。1991年,又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设有艺术沙龙、咖啡厅等设施,并被市电影局定为“三星级”电影院。2005年后,平安电影院歇业,现为国际时装品牌店。

最后再来谈谈美琪大戏院,它是静安寺路周边出现较晚的一处专业影戏院,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出类拔萃,美琪以它典雅、独特的风格征服了大批观众,获得“琪玉无瑕”的赞誉。

该剧院于1941年由上海亚洲影院公司在原大华饭店旧址一角建成,由著名建筑设计师范文照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图14)。影院占地2650平方米,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整个建筑两面临街,入口在转角处。它的入口好似一座圆柱形的巨塔,气势不凡。门厅是圆形平面,厅内大型水晶吊灯灿烂缤纷,大小两座灯光喷泉流光溢彩,青铜艺术雕塑造型典雅,观众休息大厅富丽庄重,尤为壮观。观众大厅有1600多个座位,其中楼座有540个座位,视听效果极好,冷暖设备齐全。影院建成后,投资人本打算起名“大华”,因当时的夏令匹克大戏院重建后已用中文名“大华大戏院”,故放弃,向社会征名,取名“美琪”,英文名称使用“Majestic”。上海解放初期,苏联的著名芭蕾舞大师乌兰诺娃也在美琪演出过经典剧目。受时局影响,影院一度改名“北京影剧院”(图15),1985年复称“美琪”。该院还是上海市演出大型歌剧、芭蕾舞剧、音乐舞蹈的主要场所,也经常开展一些国内外文化交流活动。其后,还承办过上海国际艺术节。而今,经过2010年大修改造的美琪已成为静安区与上海文广影视集团(SMG)联合打造的江宁路文化街“一场两院”的重要一环,老戏院的新生指日可待。

(图14) 1941年美琪大戏院登记表

(图15) 20世纪70年代北京影剧院(美琪大戏院)

猜你喜欢
光明上海
遇见光明
用心听见光明
姚玉峰:给3万人带来光明
“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
欢乐上海迪士尼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洞悉光明(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