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甘愿“为戏为奴”

2015-01-11 13:19詹同玲
东方电影 2015年8期

文/詹同玲

段奕宏甘愿“为戏为奴”

文/詹同玲

此次对段奕宏的采访是在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揭晓之前进行的,由他主演的影片《烈日灼心》是参赛片之一。在颁奖前的关键时刻,总免不了问及他对得奖的期待,那时他的回答中流露出了一番“得之吾幸,失之吾命”的淡然。就如后来他在接过奖杯的那一刻所表现出的那样,有恍惚、有兴奋、有感动,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表演得到认可的释然和感谢。其实对于像他这样的演员而言,奖项是锦上添花,没有奖,他也依旧是观众心目中的实力派。

演员,要厚积薄发

不是每个人都扛得住成功前的风风雨雨,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继续坚定地一步步往前走,所以抓得住梦想的人总是少数,段奕宏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作为一位演员,他走得比很多人更加艰苦,也更加坚定,因为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这一路走来,即便苦如黄连,他亦甘之如饴。

说起为何会爱上表演,段奕宏回忆道:“我从小就喜欢看《上影画报》(本刊前身)、《大众电影》,那时候总觉得杂志里那些老一辈的演员,比如上官云珠、王丹凤、张瑞芳等等特别神秘,我很向往那种神秘感,于是就慢慢有了自己的电影梦。”后来,在学校里担任文艺委员的段奕宏通过组织校园里的各项文艺汇演逐步培养着自己的能力。有一次,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被一位导演看到,那位导演称赞他:“这个孩子有去考表演的潜质”。于是年仅17岁的段奕宏兴冲冲地独自踏上了“考学之路”,但是这条“考学之路”却和他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其间的艰辛更是险些让那个斗志昂扬的少年中途放弃。

那时,段奕宏瞒着父母偷偷买了火车票,从家乡伊宁坐了90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北京,毅然决然地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他这一考就考了三年。“三年死磕中央戏剧学院,现在想想这得需要多执着的心理,但其实那会儿一点都不坚定。当时,外形还是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现在宽容多了,什么样外形的演员都有,只要你有能力、有才华,可那个时候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局限的。我不是天生丽质型的,没什么优势,只能苦下功夫,缺陷在哪我补哪。”到了第三年,好不容易考进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梦想学府,等待着段奕宏的却是更深的煎熬。“我身边的人都有机会,但是我没有被相中,没有影视实践的机会,那个时候的焦虑是非常严重的。”而且当时中戏有着一个“甄别期”的制度,如果第一年的成绩不过关,那学校会要求学生打道回府。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巨大的压力,段奕宏有过垂头丧气的时候,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倒,把压力化成动力是他唯一的选择。没有实践机会,他就认真钻研自己的作业。读小说读得少,看电影看得少,他就挤出时间拼命给自己充电。“时间长了,当作品被老师肯定、被全校肯定、被外面的社会观众肯定的时候,这种感觉好踏实。慢慢地,我就习惯了这样一种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变得不焦虑、不着急了。”

从一开始父母不理解、自己没机会、经济状况又拮据的窘迫状态,到慢慢受到专业肯定,通过口耳相传的口碑收获出演话剧、影视作品的机会,再得到家人以及观众的认可,段奕宏走得很艰辛,但是每一步都踩得很实在。学校的经历让段奕宏沉淀了下来,也让他在面对今后的人生起伏时能够沉着应对、冷静自持。当然最重要的是,这段一心一意和表演软磨硬泡的日子奠定了他作为一个演员的职业操守。“你选择这个职业,就应该竭尽全力干你应该干的事情。我认为真正的演员是活在演员的世界里,活在职业的世界里的。他不仅仅得有才华,还必须怀揣着善良的心和宽大的胸怀去跟别人合作,必须得有能力营造一个健康的创作氛围。”

我想起一部电影《为奴十二年》,那个男主角被逼成为奴隶,我愿意‘为戏为奴’,沿着我认为的演员的道路走下去。

最佳,他当之无愧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颁奖典礼上,段奕宏、邓超、郭涛三人凭借在影片《烈日灼心》中的精彩表现,共同拿下了最佳男主角奖,成就了本届颁奖礼上最令人惊喜的“三黄蛋”。在领奖台上,段奕宏的一番话,让在场的演员们格外动容。“我愿意为戏为奴,沿着我认为的演员的道路走下去。”

对于演员而言,每一部影视作品都有不同的挑战和困难,像《烈日灼心》这样一部较着劲的影片更是难上加难,用段奕宏的话来说,那就是“互相虐、彼此虐的过程”。片中,段奕宏出演的是警察伊谷春,为了走进这个角色,他特意前往厦门派出所体验了两周的警察生活,“每天,我和这些公安干警待在一起12个小时,有时候是白天,有时候是晚上,跟着他们一起出警,那两周的时间对我来说受益匪浅。”除了一如既往地做足前期准备,影片的拍摄过程也分外艰苦。在一场抓捕逃犯的戏中,伊谷春带领干警们追到了一幢废弃的大楼里,他们潜入地下室的陈年积水中抓到了逃犯。就如影片中呈现出的那样,现实中的拍摄地就是一幢废弃了七八年的烂尾楼,那些污水正是倒灌进地下车库的雨水,混杂着各种管道内的废水,恶臭难当。提到这场戏时,段奕宏一副不堪回首的模样,他坦言当时“差点疯了”,只能什么都不想,一门心思把这件事做好,拍完之后再拼命拿水冲自己。不过,片中令他印象最深的倒不是这场戏,而是伊谷春知道犯罪嫌疑人是谁后和叔叔交流的那一场,“我几乎要崩溃了,我坐在监视器旁边,曹保平导演把所有人都赶了出去,留我一个人,我痛哭流涕地对他说,我拍戏拍到今天第一次听不到自己的心跳,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后来,经过与导演的深刻交流,段奕宏才慢慢跳出了角色,找到了最合适的表演方式。

作为一个演员,段奕宏对自己的工作格外认真,每年他一般只会接两部电影,除非还有特别吸引他的作品。这样一方面他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陪伴自己的家人,另一方面他也可以更专心、更用心地去琢磨角色。“每个人的心力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边消耗的同时,也要有储备。现在的人习惯了快节奏,但是放慢脚步,你未必会错过机会。”对于每一个角色,段奕宏都保有“敬畏心”,很多时候就像出演伊谷春那样,他会为了角色去体验生活。“我之所以选择去体验生活,是因为我觉得一部电影的诞生,一个人物形象的诞生,尤其是一个陌生领域的人物,我更应该去接近他,不管收获多少。你一定要去靠近他,才有可能得到自己根本想象不出来的职业心理所带来的灵感,我觉得这是创造人物形象的正常流程。”所以,他会为了《爱有来生》前往寺庙静修,为了《爱情进化论》去海底学潜泳,对他而言,几乎每部作品都可以说出类似的故事。

如今的段奕宏早已不只是当初《士兵突击》里的袁朗,也不只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团长龙文章。这两部电视剧的确给他带来了成功,但是现在,段奕宏有了更多,也更丰富的实力标签。《西风烈》里的向西、《我愿意》里的王洋、《白鹿原》里的黑娃、《一九四二》里的陈布雷等等,他的每一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风格。他并没有被自己成功塑造的人物形象所束缚,而是乐此不疲地寻找着不同的尝试、不同的突破。这样一位全身心为表演事业付出的演员,如果他还没有获得成功,没关系,他会加倍地努力,并且耐心地等待,直到观众认可他的实力;如果他已经赢得了肯定,那么不用吝啬赞美,因为他一定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