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杨文静
借助六大城市群优势,纺织行业集群化发展已十分普遍
近期发布的《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2014》(以下简称《发展报告》)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六大城市群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出炉了2014年中国六大城市群排名。
《发展报告》中,各大城市群综合指数水平依次排名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那么,六大城市群中,纺织行业在其中分布如何,所占分量如何,记者做了分析与对比。
据了解,此次《发展报告》从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均衡性五方面,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山东半岛、中原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六城市群进行综合考量和客观评价,并确定了前述最终排名。
排名中,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优质人口集聚、居民生活质量和文化发展水平上走在前列,位居第一阵营。山东半岛城市群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位居第二阵营。中原经济区和成渝经济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城市一体化程度较低,与东部城市群仍存在较大差距,位居第三阵营。
专家分析称,长三角在我国城市群中一直经济排名第一,此次以综合排名第一跃居我国城市群之首,表明其在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上已有所建树。这不仅对长三角,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一个好信号。与之相比,珠三角地区2007年~2011年的综合指数值持续波动,是其在2014年排名中退居次席的主要原因。其中固然有诸多现实原因,但与珠三角自身发育不够成熟密切相关。而新加入排名的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综合指数增长幅度较小,2011年甚至出现回落,这与中西部城市群发展基础薄弱、抗干扰性差是一致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综合指数除2008年有所下降,一直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是体量不大但在总体发展水平上却超过成渝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的主要原因。
从基本格局上看,三大城市群垄断前三甲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撼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综合发展水平处于绝对优势,代表了中国城市群发展的最高形态和方向。
目前,我国仍处在城市化发展的高速时期,科学、富有层次感的城市群规划至关重要。据相关人士透露,我国已开始正式编制城市群规划,初步从重点培育国家新型城镇化政策作用区的角度出发,确定打造20个城市群。包括5个国家级城市群、9个区域性城市群和6个地区性城市群。在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引导下,我国各大城市群都在加快发展,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
因此,从长远看,未来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仍存在诸多变数和想象空间。
由于纺织服装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以及非常便利的物流条件,所以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纺织服装行业萌芽之时,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就曾达到空前的发展。如名震一时的上海宝成纱厂、天津东亚毛纺厂。
如今,我国的纺织服装业的分布呈现十分普遍,又有一定程度集中的态势,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纺织工业区,泛珠三角纺织工业区,环渤海纺织工业区(京津冀)。其中,效益好的纺织企业集中在浙江、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地区,销售收入占全行业的76%,实现利润占全国的90%,市场和效益的区域集中化明显。
权重最高的应属长三角地区,其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体制比较完善,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已成为全国发展基础最好、体制环境最优、整体竞争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在全国主要纺织企业中,长三角地区所占比例超过50%。近几年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的出口总额亦占据了全国近半壁江山。
作为国内纺织服装业最活跃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已形成了多个服装服饰产业集聚地,如宁波和温州的男装、常熟的羽绒服、杭州的女装、海宁的皮装、桐乡的羊毛衫、织里的童装等等。与珠三角地区承接“洋品牌”加工不同,作为我国传统纺织服装生产基地,长三角是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焕发生机的产物,产生了许多本土品牌。如杉杉、雅戈尔、波司登、三枪、海螺、红豆、雅鹿等被消费者熟知的品牌都来自长三角地区。
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着人力成本、原材料、融资成本的快速上涨以及无法阻挡的产业迁移,产品的单价却一直相对稳定,没有大幅度增长,盈利难度越来越大。纺织服装产业正在经历着新一轮的洗牌重构。
因此,纺织服装业又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层现象,其中一批高端服装品牌开始出现,这些企业由于自身的高收益性以及对于生产者的高要求,已经转变为具有市场导向性的企业。由于企业资本密集型的特征,所以这些企业大都把自己的设计基地和生产基地选择在东部等经济发达地区。而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需要大量的低价劳动力,所以不得不选择将生产部门搬到中西部去,以更加靠近原料产地,利用当地相对低价的劳动力以及其他优势。
然而,纺织服装业新一轮的重构也必然不是无序的,它将伴随国内城市群的发展而改变区域分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强调,要从“一群城市”向城市群转化,顺应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趋势,着力提高城市群质量。这将使得人流、物流、资本、信息流进一步在各城市群中集中,进而带动行业或企业更多地向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城市群集中,纺织服装产业也将在这聚而更聚、强而更强的马太效应中进一步提高其在各大城市群中的集中度。随着新常态下的优胜劣汰,以及企业自身管理、技术、产品等方面的进步,纺织服装行业的集群也将对城市群的发展起到更多的促进和聚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