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创新 方得始终

2015-01-10 10:55李芫
纺织科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纺织信息化企业

文/本刊记者 李芫

如果把一年一度的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春季调研看作对行业经济运行情况的“把脉”,那么紧随其后的理事会便是“会诊”。3月31日,我国纺织行业趋于新常态后的一次重要“会诊”在北京举行,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等为与会者剖析了行业痼疾,并提出了一系列诊疗措施。

今年怎么过?

去年,我国纺织行业经济增长呈现出由高速转向中速的新常态。纤维加工总量达5000万吨,占全球纤维加工比重达55%,依然保持全球纺织大国的地位。

针对去年的运行情况,王天凯提出两大需要关注的问题:一是终端好于产业链前端,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市场支撑了整个行业发展;二是原料市场一路下滑,对产业链前端带来较大影响。

而这两大问题今年仍将继续存在,纺织行业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棉花问题、环保问题、产能结构型阶段性过剩问题、综合成本上升、区域布局调整、市场消费方式转变等难题。日前结束的春季调研显示,虽然今年我国纺织行业压力较大,但各方面情况或将略好于去年。今年前两个月,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复苏带动,我国纺织品出口大幅回升近20%。

王天凯分析道,虽然国内市场压力比较大,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将经济增长稳定在7%左右,纺织行业经济运行也会随之保持平稳。调研显示,今年以来,招工难“顽疾”有所好转,相当一部分地区认为今年招工情况好于去年;同往年一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反映比较集中;纺织服装行业出口退税率提高,以及安徽、江苏、浙江、河北、河南等地区推行棉花“高征低扣”改革,为企业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棉花新政推行一年多来,国家1100万吨储备棉如何处理一直悬而未决,牵扯着棉花市场的走势和涉棉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王天凯表示,中纺联将一方面力争避免棉花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另一方面全力支持棉花质量的提高。

针对企业发展压力加大、分化加快等情况,王天凯指出,虽然现阶段中小企业增长困难,资源向大企业集中,但是终端产品规模化、同质化的企业一样面临较大挑战。要将压力转换为增长动力,创新驱动是关键。企业亟须解决创新和人才问题,行业向生产服务型转型。

谈到产业集群工作,王天凯高度肯定了地方政府、产业集群在促进行业转型升级,化解行业运行所遇矛盾和问题中作出的努力。特别是在企业集中反映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以及企业之间互相担保出现的资金链问题方面,泉州等地方政府的有效对策应该在行业推广。

纺织行业怎么适应新常态,今年的日子怎么过?王天凯说,产业发展还是要把科技进步、品牌建设、生态文明和人才培养等发展战略落到实处,按照国家关于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纺织行业要全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主动适应和引领行业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有进,着力提高行业发展质量和效益,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行业发展向中高端水平迈进。

2020年怎么过?

去年以来,市场需求低迷成为制造业不景气的原罪。即便如此,中国消费者在欧美市场依然贡献出强大的购买力。同时,大量国际品牌继续前赴后继地涌入中国,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市场的潜力仍然不可小觑。“中国仍是全世界市场扩张进程中最大的驱动力。”林毅夫分析道,中国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如果维持7%的增长,每年对国际GDP增长的贡献达0.9%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全世界每年扩张的市场当中有25%~30%来自于中国。

在这种状况下,纺织品、成衣或纺织机械产品的需求一定会大幅增加,同时也会面临很大挑战——工资水平的迅速提高。记者在刚刚落幕的2015中国国际面料及辅料春夏博览会上了解到,人工成本成为众多纺织企业压力最大的部分。现在一线工人的月工资已经达到五六百美元。到2020年,如果实现十八大提出的两个翻一番目标,一线工人的月工资将达到10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制造业靠人口红利快速扩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技术水平低、产品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将难以为继。

到2020年,纺织业日子怎么过?林毅夫从三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

一是纺织业。由于本身规模经济较大,资本密集度、技术密集度较高,在工资水平持续上升的情况下,产业技术升级的空间也相当大,可凭借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实现未来10~20年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纺织机械行业。同样作为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纺织机械行业的人工成本在各项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低,依靠资本深化、技术深化、自动化等手段,纺织机械业在国内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成衣业。由于其成本构成中最重要的就是劳动力成本,因而成为最具挑战性的产业。如果劳动力成本达到月工资1000美元,成衣业在国内的比较优势将大量丧失。一部分成衣企业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靠品牌和渠道管理闯出一条生路;其他以代加工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企业出路便是“走出去”,将产业转移到工资水平较低的地区。

近年来,不少企业转移到东南亚的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然而随着这些地区工资水平的上涨,也将无法适应中国规模庞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需求。林毅夫认为,非洲或将成为“走出去”的最好选择。非洲有10亿人口,发展水平与我国上世纪80年代初非常相近。当地农村有大量的年轻剩余劳动力,“非洲可能是劳动力密集型加工的最后一站,如果说非洲国家的工资都上涨了,全世界都找不到工资水平低的地方”。

“互联网+”时代怎么过?

自从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提出“互联网+”概念后,各行各业迅速推进。“互联网+”一夜之间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王天凯在会上强调,“互联网+纺织”在“十三五”期间一定是重点工作,全力推进行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夏令敏说,前不久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部署如何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这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机会。需要明确的是,“互联网+”并不等于纺织工业4.0,而是其中最核心的内容。

从行业创新来看,无论是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品牌提升到营销模式创新,都是基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应用所产生的。而互联网技术也正是新世纪对社会、经济、生活影响最大的技术,影响力最深的技术。企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反应能力的提升都跟信息技术的提升密切相关,会内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从产业流程、供应链上看,纺织互联网是研发设计的网络化,包括在线设计、协同,以及研发的公共平台;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借助物联网、智能设备、网络化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实现;在信息化改造的同时,提升自身创新能力。目前行业信息化应用体现出整体性、协同性、智能化等特点,同时催生了新的模式——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和产业链的协同创新。

会上,夏令敏还总结了纺织行业在信息化、推进“互联网+”过程中的关键点:一是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纺纱全流程的在线监控、服装的智能吊挂生产、织机在线监测、染色的过程监控等;二是移动互联网为企业管理、营销等方面带来新变革。

作为最早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行业,纺织行业在生产经营模式创新方面也体现出先人一步的敏锐。目前,不少纺织企业已经在推进“互联网+”进程中迈出实质性步伐,并收获了喜人收效。

在大数据使用方面,无锡一棉在管理过程中与江南大学合作,改造了细纱单锭监测系统,设置了9万多个信息采集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该项目在对细纱车间的单锭监测过程中,对每一根纱的质量进行可跟踪、监控,对质量水平提高影响最大。公司利用在监测过程中产生的大数据,降低了残次率,能耗水平下降,劳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

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北江纺织通过调整管理系统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北江纺织是韶关一家牛仔布生产企业,在各个环节都配备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在线监测系统、织机监测系统、智能验布系统等,对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最终产品质量水平的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通过信息化管理,公司有效增加了一等品率,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原料损耗和用工成本、能源成本等。

红豆集团在信息化管理方面更加超前。除了生产、营销环节的信息化外,红豆集团申请了工信部的虚拟电信运营商牌照,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移动电商、互联网金融、中小企业服务等专业化、行业性的平台。

创新驱动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施品牌、科技、人才、可持续发展强国目标的关键。在行业调整升级的关键时期,正是这些积极创新、不断提升自身软实力的领军企业和领军人物,带动更多企业走上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会上,中纺联授予刘琳等20位行业精英“2014年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年度创新人物”荣誉称号,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培育创新人才,以带动产业的提升与发展。

猜你喜欢
纺织信息化企业
澳洋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