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龚 野
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正当其时
文/龚 野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工业经济整体增速(8.3%)4个百分点;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传统产业陷入供给过剩的泥潭,而高技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产业结构调整的大幕已经拉开。从某种程度上说,新常态意味着新格局,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急需探寻增长新动力,重塑竞争新优势。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从高速变为中高速已是不争的事实,从表面看,新常态是经济增长速度的换挡,其本质则是经济增长动力的转换,进而倒逼产业结构调整。当前传统产业增长动力减弱,新兴产业的动力尚没有跟上,暂时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这很大程度上与产业结构调整相对滞后有关。
从产业结构看,传统产业产能大幅超出需求,产品价格水平持续走低,企业经营困难加大,投资意愿和能力不足,化解产能过剩、企业兼并重组势在必行;与此同时,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与传统产业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服务化特征日趋明显。
从发展动力看,生产成本持续上升,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必须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着力提升创新能力,通过供给创新激活消费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常态下,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去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推动建立了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出台了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与此同时,加速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工业设计、现代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发展,加大企业兼并重组、产业转移推进工作力度,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取得新进步。
按照工作部署,今年工信部将继续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工程实施,落实高技术船舶、民机科研计划和增材制造推进计划;出台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准入管理规定和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制定促进新材料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动建立新材料首批次应用风险补偿机制。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预示着经济结构将从增量扩能为主转为优化存量、做强增量并举,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与之相对应,发展动力也要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这构成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大逻辑。在此大背景下,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多方合力,协同推进。
创新驱动是促进产业升级的不竭动力。要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战略性领域发展需求,推进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继续抓好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等创新主体建设。
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要充分利用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市场优势,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大力推进产业化创新,继续实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新材料专项尽快实施。
技术改造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越是经济下行的时期,越要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围绕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工信部不断加强企业技术改造,今年将实施重大技术装备、高端材料及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创新发展、节能减排和绿色发展等五大技术改造工程。广东省也于近期启动了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未来三年计划安排75亿元技改资金,带动社会投资9000亿元。这是三十多年来地方支持技改力度最大、措施最强、政策最到位的一次。
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是解决制造业和服务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两张皮”问题的关键,即通过融合创新培育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尽快使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发展的主导力量。同时,还要加快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正如工信部部长苗圩所言,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结构调整是必须过的一道坎,调好了是机遇,调不好是挑战。引领工业发展新常态,打造中国工业升级版,必须持之以恒地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打造中国工业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