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评价方法研究①
宁波大红鹰学院 徐萍
开展以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评价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现有的综合低碳竞争力指标由于其可操作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评价省域低碳竞争力研究的需要。本文以投入产出法为基础,采用基于碳生产率的低碳竞争力指标对我国其中的30个省(区、市)的低碳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和排名。选取了经济总量前五的省份及京津沪地区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低碳竞争力 绿色经济 碳生产率 二氧化碳排放
最近几年来兴起的碳生产率概念及在此基础上定义的低碳竞争力概念,有助于对绿色经济的本质做出准确的解释。碳生产率用来计算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单位碳排放量的经济产出,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强调的资源生产率概念的拓展与深化。低碳竞争力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碳排放成为约束的条件下为本国或本地区居民提供物质财富的能力。在碳排放成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制约因素的背景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需要通过提高碳生产率实现低碳化的发展和以提高低碳竞争力为特征的绿色经济,即用较少的二氧化碳排放获得较高的经济产出。
“十二五”以来,我国各省(区、市)相继提出了低碳经济发展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依赖于省域层面低碳竞争力的提高。而省域层面低碳竞争力如何衡量是问题的关键。国内有些学者提出了低碳竞争力的综合指标,由于体系过于复杂,定性、定量分析没有加以区别,所以衡量标准很难统一,可操作性不强。而且这些综合的低碳竞争力指标是从宏观的、国家的角度来考虑低碳竞争力,不能很好地满足省域低碳竞争力评价的研究需要。
本文在研究这些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法的碳生产率方法,对我国的30个省(区、市)进行研究,并对采用两种低碳竞争力指标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讨论。研究结果可为省域低碳经济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低碳竞争力的概念最初是由澳大利亚气候研究所和英国第三代环境主义组织在其发布的《G20低碳竞争力报告》中提出的。其指出低碳竞争力就是指在未来碳排放受到约束的情况下,各国提高其创造物质繁荣的能力[1]。《G20低碳竞争力报告》从国家的角度界定的低碳竞争力,采用低碳竞争力指数、低碳提升指数和低碳潜力指数来评价各国的低碳竞争力程度。其中各个指数中的结构指标既包括数量型的定量指标,还包括需要打分评价的定量指标。国内的低碳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大多数根据这种方法延伸而来。卢愿清、史军(2013)[2]以低碳生产、低碳科技、低碳生活、政府作用几个方面,建立了低碳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各指标又分别由若干二级指标组成。本文只论证了指标体系的显著性,没有具体应用。潘文砚、王宗军(2013)[3]在“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层次分析法的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将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响应作为低碳竞争力的准则层,准则层再分解为几个主要因素层,每个因素包含几个具体的指标。最后,层层加权得出低碳竞争力分数。衡量的角度全面,理论上讲是严谨的,很难在实践中推广和应用。付加峰等(2010)[4]也从低碳产出、消费、资源、政策、环境等多个方面,构建低碳竞争力评价框架,定量和定性指标结合,没有探讨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没有应用研究。陈晓春、陈思果(2010)[5]提出的评价低碳竞争力的框架,同样是定量和定性指标结合,以能源结构、消费需求、产业结构、竞争战略规划、政策导向、参与机会等为观测点,仅做了理论探讨。
可以看出,上述这些综合指标试图全方位地反映经济社会的低碳竞争力情况,但却忽视了作为评价指标的最重要的问题,即实践的可操作性问题。从这方面考虑,这些指标至少存在以下几点局限,一是指标体系过于复杂,力图囊括经济、社会、科技、资金、政府等各方面,但针对性并不强。二是同一指标内定量、定性指标不好区分,降低了可操作性,而且数据较难获得。三是二级指标选取不够严谨,例如有作者采用科技人员数、科研经费、申请专利数、高新产业出口额几个二级指标来组成低碳科技竞争力指标,这些指标用来反映科技投入是正确的,但是作为衡量某地区的低碳科技竞争力指标是值得商榷的。因为科研经费可能投入到非低碳行业,部分科技人员也是从事高耗能的产业等。综上所述,这些综合指标还不能成为有效地衡量地区低碳竞争力的指标。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强调的是以劳动生产率与资本生产率为基础的竞争力。这样的竞争力研究方法无法应对限制碳排放这一新局面。对于碳约束成为刚性条件的低碳型绿色经济不能带来系统性的认识和解决方案。国外学者Kaya等(1990,1999)[6]最早提出了碳生产率的概念,将碳生产率定义为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的经济(GDP)产出。麦肯锡全球研究所(MGI)(2008)[7]发展了碳生产率的概念,认为碳生产率概念反应了绿色经济的两个目的,一是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二是促进经济增长。2009年以来,国内一些学者也敏锐地感觉到了碳生产率问题对于绿色经济理论与实践的根本性意义。何建坤等(2009)[8]从单位碳排放的效率方面界定碳生产率。诸大建(2009,2011)[9]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非经济意义上的碳生产率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碳生产率的概念,认为广义的碳生产率是绿色经济变革的核心概念。
3.1 方法
以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绿色经济评价指标实际上就是以碳生产率为基础的,一般从两个方面考察。一方面从经济的角度出发,衡量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另一方面,从人口角度出发,考察人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3.1.1 经济低碳竞争力指标法
宏观的经济角度低碳竞争力指标来源于碳生产率的概念,即低碳竞争力等于二氧化碳排放量/GDP。这个公式还可以分解为如下公式:
3.1.2 人均低碳竞争力指标法
衡量低碳竞争力的另一个宏观指标是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人均指标既可以反映碳生产率的地高低,还可以反映碳排放的公平效应。因此,国际上在比较各国低碳水平时会采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作为衡量指标。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的《中国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
3.2.2 CO2排放的计算
本文各省(区、市)CO2排放数据的计算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参考方法,计算了各项燃料能源的二氧化碳排放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
(1)CO2排放量为各省(区、市)实际二氧化碳排放量。
(2)能源消费实物量i表示第i种燃料能源消费量。
(3)转化因子是指根据净发热值将燃料转换为能源单位的能源折算系数,我国采用平均低位发热值系数。
(4)CCi为单位能源含碳量。
(5)非燃碳是指用做原料和非燃料用途中的碳,《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指明排除的种类有:沥青、润滑油、石蜡、油溶剂、石油焦等。
(6)COFi(碳氧化因子)是指碳被氧化的比例。因为燃料在燃烧过程中99%~100%的碳都被氧化,通常该值为1。
(7)44/12是指二氧化碳和碳的分子量比率。二氧化碳的分子量为44,碳的分子量为12,一吨碳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大约44/12=3.67吨二氧化碳。
3.2.3 各产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的计算
《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各省(区、市)产业终端能源消费量给的是实物量数据,为了能够进行比较和进一步作为指标计算,需要将各品种能源的实物量统一折算成标准煤当量值。折标煤系数来源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3》的附录4。
3.3 计算结果
3.3.1 经济宏观指标
经济角度宏观低碳竞争力指标主要包括单位GDP的能源消费和单位GDP的CO2排放量。本文用该指标对我国四个直辖市、四个自治区(未包括西藏自治区,因为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数据中没有统计西藏自治区)、22各省(不包括港澳台省、区)进行计算和排名(见表1)。
在能源消费上,还区分了能源消费总量和终端能源消费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能源消费总量指一定地域(行政或地理区域)内,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消费的各种能源的总和。能源消费总量在消费环节上分为三部分,即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和损失量。其中,终端能源消费量指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各行业和居民生活消费的各种能源在扣除了用于加工转换二次能源消费量和损失量以后的数量,在实践中两种能源消费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地的能源效率。经济低碳竞争力指标结果见表1。
从经济角度看,北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等省(市)属于低碳竞争力水平较高的区域。这些省(市)的单位GDP总能源消耗、单位GDP终端能源消耗和单位GDP碳排放都低于全国的其他省(区、市)。
表1 2012年各省(区、市)经济低碳竞争力指标及比较
3.3.2 人均宏观指标
人均角度的低碳竞争力指标主要以人均能源消费指标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指标为主。国际上在比较各国低碳水平时也常采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指标。本文采用人均能源消费、人均终端能源消费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指标对上述30个省(区、市)进行比较,结果如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采用人均指标,江西、安徽、海南、广西、云南、河南、湖南等省排在前列,是较低碳的地区。而排在中间位置的省(区、市),人均能源消费指标和人均CO2排放指标变化较大,说明一个地区如果按能源效率看可能是低碳的,但是如果能源结构不同,那么低碳竞争力也是有差异的。
多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石化能源消费与CO2排放量也同步增长,(见图1),我国的经济大省,同时也是排放大省。以2013年数据为例,全国经济总量前五强省份为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再加上京津沪地区,这八个省、市的GDP总量占到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1.2%,为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人口占全国的36%。因此,这些地区的能源效率和CO2排放情况高低,势必影响着全国的低碳竞争力水平。本文鉴于篇幅所限,只分析讨论上述八省、市的低碳竞争力情况。
4.1 广东省
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和人口大省,近十年GDP领跑全国。从经济角度看广东省的低碳竞争力较强,经济低碳竞争力指标排在全国第二。实践上看,广东省主要以高附加值的产业为主,高能耗产业较少,居民生活低碳情况也处于中等偏低碳水平。因此,本文的测算与实践是契合的。
4.2 江苏省
江苏省的能源效率排名第三,单位GDP的CO2排放排名第四。(见表1)近年来,江苏省高科技产业和创新型企业发展迅速,产品以高附加值为主,第二产业低碳竞争力较强,而且二产比重为79%,对提升本省经济指标的低碳竞争力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倡导打造文化大省等一系列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举措,使第三产业产值增长较快,单位能耗下降。但采用宏观人均低碳竞争力指标反差较大,人均低碳指标排名在全国后三分之一。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人均CO2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费等指标是按常住人口指标计算的,而江苏是人口流入省份,因此人均指标可能被高估,见表2。
表2 2012年各省(区、市)人均低碳竞争力指标比较
图1 2000~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及能源消费增长趋势
4.3 山东省
山东省也是我国经济实力较强省份。经济低碳竞争力指标显示,山东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处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在十四、五名左右。而从人均指标上看,排名靠后。属于低碳竞争里较有潜力的地区之一,见表1、2。
4.4 浙江省
浙江单位GDP终端能耗排名第四,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排第二,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中小企业集聚省份,也是非国有经济发达的地区,生产方面比较重视资源的产出效率。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实行产业升级和淘汰高能耗产业的政策。从宏观指标看,竞争力指标处于领先位置。(见表1,表2)。
4.5 河南省
河南省也是我国的经济大省,但经济宏观低碳竞争力排名在中等位置。总能源效率排十七位,终端能源效率排第十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排第十二。人均指标排名在第六位和第五位。主要是河南产业的效率与全国相应产业的平均数相比,分布比较均衡,出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指标排名靠前,主要原因是河南也是我国的人口大省。
4.6 北京市
从经济产出的能源消耗看,北京市是最低碳的,三项指标均排在第一 (见表1)。但是从人均角度衡量,北京的指标分别排在十九、十二位。主要原因是北京居民生活用能在全部能源消费中占的比重最大,占全部终端能源消费的20%。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为525千克标准煤,高踞全国第二,仅次于排第一的内蒙古的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
4.7 天津市和上海市
天津和上海两个直辖市的经济低碳竞争力均排在全国较前列水平,见表1。但人均衡量排在全国后三分之一。主要原因是天津市和上海市是人口流入城市,所以宏观人均低碳竞争力指标也存在被高估的可能(见表2)。
第一,经济前五强的省份与其他省(区、市)相比,低碳竞争力相对较好。主要得益于这些地区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第二,京津沪直辖市低碳竞争力的基础是较高的能源产出,低碳竞争力的挑战主要来源于如何使居民的生活更加低碳化。
第三,由于任何研究和方法都有其局限性,本研究可能没有反应的情况是,选取的八个省、市主要位于东部及沿海地区,它们用了西部地区输出的高能耗产品,把能耗留在了西部,一定程度获得了排名上的优势。
研究显示,选择不同的指标评价地区的低碳竞争力水平是有区别的。本文采取的宏观低碳竞争力指标在描述能源生产率、碳生产率和人均消耗方面比较直观,在进行实践应用时,标准也较容易统一,可操作性强,但也存在不足。可能因为宏观,不能真正反映产业中的低效环节和指明改进路线。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一,应在低碳竞争力研究中引入福利的资源生产率问题。在绿色经济新常态下,从福利增长的角度考虑低碳竞争力问题,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第二,随着经济的发展,相对的能源强度和碳排放会下降,但绝对能源消费量和CO2排放量则会继续增长,因此,有必要研究规模约束条件下的低碳竞争力问题。
[1] The Climate Institute and E3G.G20 low carbon report[EB/OL].2013-10-15/2015-04-25.http:// www.climateinstitute.org.au/articles/publications/ low-carbon-competitiveness-report.html.
[2] 卢愿清,史军.低碳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13(01).
[3] 潘文砚,王宗军.低碳竞争力的国内外差距评价研究[J].情报杂志,2013(07).
[4] 付加峰,庄贵阳,高庆先.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08).
[5] 陈晓春,陈思果.中国低碳竞争力评析与提升途径[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9).
[6] Kaya,Y..Impact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Control on GNP Growth[WP].Paris: IPCC,1990.
[7] Beinhocker E.,et al.The Carbon Productivity Challenge:Curbing Climate Change and Sustaining Economic Growth[M].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2008.
[8] 何建坤,苏明山.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碳生产率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9(10).
[9] 诸大建.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科学与管理的生态经济学[J].经济学动态,2009(11).
F205
A
2096-0298(2015)04(c)-180-05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以提高低碳竞争力为核心的浙江绿色经济发展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12JCJJ03YB)。
徐萍,宁波大红鹰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