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

2015-01-10 07:21
中国商论 2015年12期
关键词:皖北皖南差异

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的比较研究

安徽师范大学 陶成

本文针对皖北经济发展滞后于皖南的现象,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程度进行对比,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侧重方向与制约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皖北相比皖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前景进行思考。

皖南 皖北 经济发展差异 比较研究

伴随着各型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之间的作用日益显现。在城市经济圈高速发展的形势下,每个城市都具有各自优势,也面临着不同的发展问题。淮河以北的皖北地区与长江以南的皖南地区多市的经济发展就面临这种现象,两个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特色也面临着不同问题。总体来看,皖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与速度明显滞后于皖南地区。比较两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对实现安徽省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对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比较分析

1.1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方向差异

图1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

根据图1可知,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商业与重工业,占比分别为21.30%与21.10%;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交通与商业,占比分别为21.81%与18.33%。两地区经济发展共同点为均以商业作为主要方向之一。

1.1.1 重工业方面

芜湖的奇瑞汽车是著名的汽车企业,带动了当地与周边地区的重工业发展。皖南地区铜陵与马鞍山两市矿产资源丰富,带动了冶金业的发展。皖北地区虽有两淮煤矿,但近年来过度采矿已造成煤资源相对枯竭,难以对皖北经济起指导性作用。

1.1.2 交通方面

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与水路枢纽,带动了周边城市的经济交流,而皖南地区交通的发展程度不及皖北。

1.1.3 旅游方面

旅游业在地区财政收入中一般不会占太大比重,然而皖南地区旅游业比重高达16.70%,这是因为皖南地区的黄山市有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黄山,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大推动了当地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这是皖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而皖北地区不具有这样的优势。

1.2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距

根据图1可以得出,2012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26.73亿元,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4885.7亿元,相差441.03亿元;2013年皖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848.4亿元,皖北地区国民生产总值5398.9亿元,相差449.5亿元。

再对皖南皖北人均GDP进行比较分析:皖南六市人均GDP均在5000美元以上且都排在安徽省前十位,皖北六市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且排名前十的仅三市,阜阳、宿州、亳州三市人均GDP均处于安徽省中下等水平。

综上所述,皖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滞后于皖南地区。

2 皖北相比皖南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2.1 人才的短缺

皖北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是人才的短缺,占比为32.24%。在皖北以外地区受过高等教育的皖北人更愿意选择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工作生活,以便取得更为舒适的生活体验,造成大量人才流失。又因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皖北地区对其他地域人才的吸引力不大,造成皖北地区人才净流失。理论型与应用型人才的缺乏导致了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因缺乏高素质人才而难以创新突破。

皖北地区自身发展程度不高,与发达城市相比缺乏竞争力,所以许多人在受到高等教育之后愿意在发达城市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皖北地区对教育的重视和发展程度不够、高等学府较少也造成了人才的外流。皖北地区城市建设与教育建设的不足,是导致人才大量流失的主要原因。

2.2 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与政府政策偏向

根据调查,大部分人认为皖北地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般,有待进一步改善,这说明皖北地区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皖北政府公信力不足的问题;20世纪末的淮河污染严重,水生生物大量死亡,产生难闻气味,水质恶化,严重影响了皖北渔业、水路运输的发展。直至21世纪初,皖北地区淮河水域污染状况才得到缓解,这说明了皖北地区政府政策的颁布与执行存在时滞,政府治理能力不足。

皖北地区政府政策偏向农业,占比26.32%,重视“三农”问题理所应当,但如果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能兼顾其他方面就会导致经济发展方向失衡。由图2可看出教育占比最低,直接影响了人才的培养。

2.3 投资不足与投资环境较差

皖北经济欠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投资不足,而投资不足又是因为皖北地区投资环境较差引起的(见图2)。经济因素方面的不足是皖北投资环境欠缺的主导因素,占比达36.4%。

皖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建设一般,市场狭小,仅限于皖北地区,对外界吸引力较弱。样本普遍反映皖北地区外出打工的人较多,这就造成了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从而会引起皖北市场劳动力不足的情况发生。劳动力不足又会引起市场规模的不断削弱,许多劳动力适龄人口不得不外出打工,因此造成了恶性循环。

图2 皖北投资环境欠缺因素

3 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的思考

皖南皖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影响安徽省整体的发展。只有不断缩短皖南皖北经济发展差异,才能实现皖南皖北的协调均衡、共同发展。因此,本文对皖北经济发展前景进行了思考。

3.1 针对滞后原因进行调整发展

针对本文已讨论过的皖北经济发展滞后原因,政府应制定合理的政策进行调整,努力用实际行动提高政府公信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强个人与社会福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教育补贴力度,加强基础与高等学校建设;加快城市化建设,给当地居民较为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3.2 发挥优势资源,有效整合联动

皖北地区经济发展依赖于本土,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方向单一:皖北地区应该在矿产等优势自然资源继续发展的基础上,运用创新管理方式,吸引投资,开拓潜在市场,全面地整合有效资源。对于丰原、皖酒这样的皖北地区优势企业,应该加强品牌意识和宣传力度,使其作为龙头企业带动皖北及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

3.3 加大投资力度,加强辐射效应

皖北地区政府应对当地企业以政策支持,企业也需充分适应政策,把握机会,吸收民间投资,加大投资力度。市场经济强调以市场带动生产,然而皖北地区由于信息闭塞,传统的自给自足式生产方式仍占主体.企业经营者着眼的市场仅仅局限在本地区,以满足本地区消费需求为主。为改变这一现状,皖北地区应积极与周边地区进行经济交流,一方面吸收外界的经济辐射,另一方面加强本地区向外的经济辐射,促进周边地区共同发展。

3.4 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

交通是皖北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见图1)。皖北部分城市已有高铁,皖北中心城市蚌埠是重要的铁路枢纽和水路枢纽:蚌埠是京沪铁路和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哈武高铁的交汇点。蚌埠是淮河第一大港,是全国28个内河港口之一,能达到上千万吨的年吞吐量,是重要的水利枢纽。交通对蚌埠及周边地区的促进作用毋庸置疑。皖北地区应深化交通对皖北地区的带动作用,协调交通与其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5 合理利用煤矿等自然资源

淮南淮北具有著名的两淮煤矿,给重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但近年来两市面临着一煤独大,煤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的现状。因此,两地应该对矿产资源进行合理节制开采,扩大绿化面积,提高空气质量。此外,两市还应实现经济多样化,减少经济建设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3.6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经济交流

皖北地区应多与外部进行经济交流,多从外部获得经济支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解决当地资金短缺和部分地区劳动力闲置的问题。还应借鉴优质企业成功经验运用于本地企业,增大中小型企业数量与规模,鼓励大型企业“走出去”。

[1] 胡俊,张宜红,朱建军.安徽区域经济差异分析——基于泰尔指数的的分解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7,16(3)

[2] 刘芳.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1,8(2)

[3] 曾国良.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J].今日南国,2009(15).

[4] 周俊.浅析皖南与皖北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及对策.[J].产业经济,2012(7).

[5] 管卫华,林振山,顾朝林.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原因的多尺度分析.[J].经济研究,2006(7).

F207

A

2096-0298(2015)04(c)-122-02

猜你喜欢
皖北皖南差异
摄影·美好安徽
相似与差异
《皖南的秋天》《余晖》
《马头墙》、《皖南印象》之二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皖南印象》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淮北市在皖北六市中经济增长质量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