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军事历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维克多·加夫里洛夫
本文主要基于最新解密的有关俄罗斯档案、特别是二战期间在日本东京活动的“拉姆扎谍报小组”的有关档案。这些档案为学者们观察20世纪三四十年代波谲云诡的远东局势提供了重要机会。作为这个谍报小组的成员,左尔格不仅是前苏联间谍,也是20世纪的著名间谍。左尔格收集情报的范围遍布全世界,时间集中于1939~1941年。他的情报,以一个局内人的角度,较全面反映了远东在此期间的政局变换。
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极大地震惊了日本政界。9月,随着诺门坎战役的结束,日本关东军损失惨重,并从该地区撤军。一向对苏强硬的关东军也开始松动,讨论起苏日亲善和关系缓和问题。
希特勒非常关注日本的反英政策,同时也想要缓和苏日之间的关系。德国希望日本采取南下政策,进攻英国在太平洋的军队,迫使英国从欧洲抽调兵力特别是海军军力来巩固其在亚洲的势力范围,这样德国就可以在欧洲战场放开手脚。根据这一计划,德国外交部向驻东京大使馆发出特别的指示。
为与苏联改善关系,日军参谋本部从1939年11月起开始讨论一个计划,提议将中国分割为日本、苏联和蒋介石政府分别掌控的三块势力范围,其中满洲是日本的势力范围,新疆及西北地区是苏联的势力范围,华南地区是蒋介石政府的势力范围。这一计划并没有成功:一是苏联政府对此并不买账;二是1939年11月苏芬战争的爆发,导致日本国内的反苏情绪骤然高涨;三是美国为削弱苏联影响也在积极活动,在欧洲其试图调和德国、英国和法国,在亚洲也试图让日本和蒋介石政府之间达成某种妥协。
尽管这一计划失败了,但日本仍在继续谋求同苏联改善关系,其主要目的是减少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在1939年4月时,大约有5000多名苏联军事顾问仍在为中国服务,而且苏联空军也参加了部分对日的战斗。当时,日军已经占领了中国大片领土。为了尽快解决中国问题,日本采取军事、政治两手策略,一方面想在南京扶持汪伪政权来替代蒋介石政权,另一方面也在中国战场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势,截止3月日军共占领了中国1937个区县中的552个,达到30%。3月31日,日本支持下的汪伪政权成立,但日本的初衷并没有实现。德国的领导层非常怀疑日本的这一举动;美国也拒绝承认,这也导致了美日之间关系紧张;苏联政府也表示不承认汪精卫政府,尽管苏联和蒋介石政府之间有些紧张,但其仍全力支持蒋介石政府。
当时,德日之间也有博弈。德国外交部一度非常忧虑日本会倒向英美一边。而日本政府也很犹豫是否要冒很大的风险站在德国一边,所以决定静观其变。一方面,日本政府继续着手推进苏日之间关系正常化;另一方面,并不禁止国内叫嚣要报诺门坎战役一箭之仇的声音,其目的是想让美、英认可他在中国的利益。由于德国在欧洲战场取得一系列胜利,日本国内亲德情绪不断升温。而倒向德国,则意味着日本要在太平洋上挑战英、美的利益,为此其前提条件必须是与苏联进行和解。1940年7月2日,莫洛托夫和东乡茂德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双方决定改善苏日关系。东乡茂德认为苏日关系将稳定下来,但前提是双方必须遵守第三方进攻任何一国时,他们两国不会帮助第三方进攻另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在日本国内反苏情绪有所下降,尽管他们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来自美苏通过中国给日本造成的威胁。
1940年7月,英国屈服于日本的压力,准备关闭滇缅公路。这是向中国内地运送油料、军火、弹药的通道。这意味着中国只剩乌鲁木齐通往兰州的通道。这是条陆地物资补给线,是苏联帮助中国抗击日本的唯一补给线。1940年,近卫文麿内阁掌权,松冈洋右任外相。7月27日,近卫文麿政府通过了解决国际局势的一系列措施,他们决定继续扩大侵略范围。有一派主张“北进”,但苏联红军在张鼓峰、诺门坎痛击日军的阴影让很多人还心有余悸,所以主张“南进”的观点占了上风,要求争夺英美在太平洋的利益,暂时搁置“北进”问题。日军要尽量避免两线作战,所以与苏联签订和约成为近卫政府外交的重中之重。
与此同时,1940年希特勒决定进攻苏联。德国陆军总参谋长总结希特勒的演说---“英国的希望在于苏联和美国,如果在苏联的希望破碎了,美国将坐壁上观,任英国独立奋战,即使苏联让日本在远东放开手脚。”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同盟协定签订,其内容主要是针对英美,哈尔德将军也准备正式签订轴心国协定,他们要避免让美国加入战争。所以,哈尔德也是在进行一场巨大的军事博弈。11月,莫洛托夫访问柏林。这是一个有趣的事件,也反映了苏德之间的博弈。他们决定在德意日三国之间划分势力范围,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将承认苏联在英属印度的权利,而这又将与日本的利益冲突。11月14日,希特勒下令启动巴巴罗萨计划。此后,还有很多相关联的事件陆续发生。比如在萨哈林岛北部地区,苏日之间存在紧张态势。日本内部也存在松冈洋右和平沼其一郎两派激烈的争论,松冈洋右为此到访德国寻求支持。
1941年3月5日,德军最高指挥部发布24号命令---与日本合作。4月13日,苏日在莫斯科签订中立条约。此时,日本决定实施“南进”战略。这也是左尔格的情报链发掘的情况。日本外相松冈洋右一步步的举措,全部被左尔格的情报链所捕获。所以,莫斯科事先得知了这一切举动。需要注意的是,苏日中立条约并没有停止苏联对中国的援助,当然在德国进攻苏联之后,这一援助大大减少了。尽管如此,仍有几十名苏联顾问一直留在中国军队里直到1944年,特别是他们对中国军队取得1941年第二次长沙会战的胜利,做出了相当大的贡献。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战火正酣。《伦敦每日电讯报》报道:在远东阴云密布中,唯有长沙上空闪耀着光辉的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