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顺贵 刘景锋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沿海地区快速崛起,海防任务不断加重,防卫模式发生深刻变化,对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推进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海防部队抓建备战的迫切需要。必须充分认清形势,抓住沿海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多措并举,乘势而上,努力推动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
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任务艰巨而紧迫,必须立足当前,放眼长远,依据海防部队独有的特点,强化建设观念,扎扎实实推进信息化建设。一是确立“平战一体”的建设观念。海防部队任务固定,作战地域固定,训练场就是未来的战场,常年担负作战值班和战备执勤任务,可谓“养兵千日,用兵千日”。这就决定了在信息化建设上应着眼现实军事斗争准备要求,贯彻建战一致原则,制定长远建设规划,树立长远适用的思想,提高筹划设计的起点和层次;紧贴实战需要,着力解决海防部队未来信息化作战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强制性的制度,使各类建设成果在作战指挥、战备执勤、军事训练、日常办公等工作中全面发挥作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不搞“中看不中用”的“面子工程”,确保建设成果拿出去能用、在实战中管用。二是确立“借力而为”的建设观念。海防部队点多面广、驻地相对分散、设施比较薄弱、技术力量不足,组织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多,为寻找出路、加快步伐,应大力开展军民共用、军地兼容的一体化建设,积极协调,主动作为。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将信息化建设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进程,充分依托驻地的经济和科技优势,提高建设起点、增强发展动力。要与电信运营商建立合作关系,充分借鉴地方成熟的信息网络技术,加速海防部队信息网系的完善发展;要与院校、科研机构签订技术协议,充分利用其完善的信息设施、丰富的科技资源、成熟的信息技术,积极开发研制实用管用的信息系统,有力推进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三是确立“人才先行”的建设观念。人才是推进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提高体系作战能力的核心要素。从目前情况看,海防部队编制小,懂理论、会操作、精技术、善攻关的复合型人才少,严重制约着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发展。为此,要打破军地“各自为战”“互不交流”的封闭式育才模式,建立军地双向互动、资源共用、军地互通的人才兼容体系。可委托地方院校、科研机构等为海防部队分批培养高科技人员,努力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高素质信息人才;利用直招士官和大学生士兵等政策,选拔优秀人才,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步伐,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带动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
海防部队要充分利用驻地兵种齐全、科技发达等优势,结合体系谋协调,针对需求抓建设,着力提高“全域能警、全程能控、全维能通、全位能打”的防卫作战能力。一是突出情报侦察能力建设。通过引接上级海(空)情报知网、海防委海防视频监控系统、海洋部门的渔船动态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对海、对空和对陆三位一体的侦察预警网络;依托“五个结合”(自主侦察与借力侦察、专业侦察与群众侦察、雷达侦察与光学侦察、固定侦察与机动侦察、联合侦察与群体防护)的多元化侦察预警体系,实现对海域(岛屿)及沿海重要目标(地段)、空域实施有效监视,满足海防部队海岸防御、重要目标防护和维稳行动等作战行动的情报需求。二是突出指挥控制能力建设。指挥控制能力建设,应以实现指挥系统一体化作为建设重点,紧密结合作战指挥需求,突出抓好一体化指挥平台建设、作战保障信息系统建设、武器装备信息化改造,通过提高硬件配置档次、软件功能升级和规范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方法,把作战指挥的各个系统有机地联结起来,实现信息网络一体化、指挥控制高效化、作业手段自动化、安全防护实时化。以信息化武器装备和指挥信息系统为重点,加强单装操作训练,使官兵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操作;依托合成营指挥与训练信息系统,进一步推进合成营对抗训练,为体系训练奠定基础;依托现有的通信系统,突出抓好要素集成训练,把指挥机关、各层次专业力量统合起来,进行上下贯通的联动训练;强化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控研练,提高部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指挥控制能力。三是突出信息传输网络建设。为确保海防部队信息化建设快速、集约发展,必须打开引进地方丰富信息资源的“通道”。把地方通信建设纳入国防通信建设整体规划,在自建的基础上,通过引接地方通信部门光缆建设连接各指挥所、阵地,各营区、训练场的光缆通信网;通过利用地方公网路由,与110动态视频监控、林业局森林防火监控系统对接,与水利局、气象局的水文气象信息分发联网调测,合理利用防区内的各种作战和非战争行动相关信息,为辅助首长机关实施指挥、正确决策提供可靠依据;通过与驻地政府有关部门协调,在宽带信息网、移动通信网、光纤通信网等建设规划中,考虑海防部队的应用需求,预留军用引接端口,以便战时迅速打通军地网络连接通道,实现军地信息查询、信息传输、辅助决策一体化;通过利用微波通信技术,建立起以固定中继站(点)为主体,机动中继站(点)为补充的无线通信网络,实现防区内无线信号覆盖,具备“动中通、海上通”能力。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必须以可行的机制和制度作保证,才能促进信息化建设的协调、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健全运行机制。信息化建设不是“拍脑门子工程”,必须遵循规律、把握节奏、分步实施、稳步推进。因此,要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立项论证、主官(管)负责、质量测评等制度,形成立项有可行依据、建设有专人负责、质量有专家把关、成果有机构审查的运行机制。二是健全激励机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竞争和激励机制,坚持把各级领导干部组织部队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作为衡量是否具备带领部队全面建设发展素质的重要标准,把创业有功、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信息化建设人才真正用起来;要从政治上、生活上体现关怀,充分调动信息化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他们把精力用到位、工作干到位、责任尽到位。三是健全保障机制。在信息化建设保障上,要全面优化内部资源配置,坚持重点倾斜、重点保障,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每年除了列入上级计划的信息系统外,大部分项目特别是部队自筹经费建设的项目,基本上没有后续保障经费,仍要采取部队自筹为主、上级适当补助的办法解决。这就需要拿出一定的资金作为信息化建设专项经费,每年有针对性地解决重点难点问题,有计划地落实重点建设项目,推动信息化建设持续、稳步发展。